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土园本课程的实施,最主要的是结合本园的特色,充分发挥幼儿园对课程管理的自主性,自主开发符合本园实际的园本课程,从而提高教师的课程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在教学中,要选择合适的本土教育资源来生成园本课程内容,选择民间传统的儿歌、游戏、舞蹈等引入课程的内容,适当将本土资源课程内容融入幼儿一日教育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林姗 《天津教育》2022,(21):72-74
<正>园本课程是在国家教育相关政策指导下,幼儿园结合地方课程,立足于本园的实际环境、条件和师幼的情况,以幼儿发展为目标而构建的具有本园特点的课程体系。我园立足于地处闽南,山海相依的地理位置,与教师幼儿在三年的实践中逐渐了具有本园特色的“亲自然”园本课程。  相似文献   

3.
钱祝英 《文教资料》2009,(23):163-164
完善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满足本园和幼儿发展的需要,使课程更贴近、更适合本园的教育对象与本园的发展的实际.本文作者从本园幼儿的发展现状,现实的需要,发展的特点,园长、教师、家长的状况出发,从管理上提出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的想法和改进措施,主要体现在课程组织、课程研园本训、课程评价体系上.  相似文献   

4.
张涛 《学周刊C版》2019,(1):171-172
幼儿自身的礼仪和习惯代表着整个幼儿园的精神风貌,并且直接影响园风的发展方向,所以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该渗透于其成长的每一个瞬间。学习礼仪是人生的必修课,幼儿园是幼儿处于启蒙阶段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的教育启发将直接影响着其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在该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幼儿园文明礼仪行为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42):183-184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幼儿园在贯彻国家文件的基本精神时应根据地方环境、资源等条件,从本园实际出发,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并实施适合本园的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充分利用文化特色等有效资源,将其文化融入园本课程的构建中,形成富有特色的民族地区园本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课程走向园本化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助于创造孩子主动学习和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而我园目前正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发展需要,以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切人点,结合本园的艺术特色,探索一条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体系,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探索与开发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7.
戴建芳 《海南教育》2014,(16):66-67
幼儿园园本课程是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法规为指导,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以幼儿园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为方向,符合幼儿实际,又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吸取已有教材或五大领域中适合本园的内容,还要结合自己园所特色和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生活内容,将其完美地融入到园本课程的设置中去,其最根本的特点是适宜性,应该适应自己的幼儿园、园所的幼儿、适应教师和家长。  相似文献   

8.
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文明礼貌是人必备的素质。机关幼儿园从2014年开始至今,在园方主持的省级课题"以月月节活动为载体实施德育地方课程《好孩子》教材的实践研究"大背景依托下,作为德育《好孩子》实践基地园,以各年级组为单位通过文明礼仪环境的创设、实践文明礼仪活动的开展、家园配合同步教育、星级美丽班级的评选,以及幼儿文明礼仪测评等多种途径,探寻属于本园实际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模式,为开拓社会领域教学找到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最大限度地促进本园幼儿的发展,幼儿园课程必须园本化,而为保证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的质量,幼儿园必须加强课程管理.借助专家的专业引领,以实验研究的形式探索课程园本化的具体途径与措施,重视课程审议的重要价值,以集体研讨的方式共同解决课程园本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鼓励教师合作互动,建构生成自己对幼儿园课程的深刻理解,是幼儿园课程管理的有效策略,能在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保证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园本课程与园本课程建设园本课程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园本课程的建设,对这个问题的误解则会造成虚假、错位甚至是反科学的“园本课程”的泛滥,对这个问题作任意的、错误的解释,有可能给幼教领域中过度的、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甚至是违法的商业化操作找到“理论支持”。园本课程不同于本园课程,本园课程一般是以特定幼儿园的人员为言说者时使用,这时,本园之“本”仅是人称指代,意为“我”或“我们”。本园只是确定了幼儿园正在使用或实施的课程,没有确定幼儿园课程的性质。本园课程可能是在多种课程中选择的…  相似文献   

11.
李寒 《华章》2010,(26)
幼儿园实施环保教育已是幼儿园必须面临的新的课题,幼儿园可以利用园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技术,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符合本园实际、具有本园特色的环保教育目标体系,从不同角度来加强对幼儿的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12.
浦燕芬 《早期教育》2011,(10):28-29
园本课程的研发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探索符合本园实际的幼儿科技教育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园本文化建设,挖掘科技课程资源,提高科技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与总结,探究科技课程的意义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课程审议是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园本化进程中的基本组织形式。在课程审议中,幼儿园需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教师在审议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课程审议体系,构建园本化的幼儿园课程,使课程审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进而使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更加科学、规范,更贴近幼儿的发展需要。下面,笔者以我园为例,谈谈课程审议对幼儿园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期。本文从我园开展国学教育园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出发,以如何将国学教育与幼儿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有效衔接,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为切入点,从规范为先、渗透为主、配合为辅三方面系统阐述了幼儿国学文明礼仪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旨在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国学教育之精华,以达到知行合一,为幼儿的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5.
<正>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了使我园幼儿养成"懂礼、学礼、用礼"的好习惯,全力打造幼儿园的礼仪办园特色,我们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一、礼仪教育园本课程研究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幼儿园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当前幼儿园园本课程理论倡导课程要来源于幼儿生活,着眼于本土本园实际和幼儿兴趣需求,立足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园本课程的开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家长参与课程构建、资料搜集、活动实施与评价,家园进行良好而有效的沟通合作,对园本课程的开展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一、让家长感受理解园本课程理念家长以构建者身份进入园本课程的关键在于课程观的正确与否,因此要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园本课程开展,观念的转变是关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主动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从中挖掘出其所蕴涵的教育价值.那么,如何结合本地区、本园特点,创造性地使用综合主题活动丛书,努力实现课程园本化呢?我园的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吴昀 《考试周刊》2012,(6):191+146-191,146
我园人格特色课程,首先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有价值的教育思潮、课程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技术,同时,我们必须根据本园地域文化和幼儿发展的实际构建自己的特色课程。而地域文化和本地区幼儿的发展情况,无疑是我园园本特质所在。本土的和地域的文化资源,能让我园人格课程更加鲜活、更为丰盈、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园本课程开发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探索符合本园实际的幼儿科技教育课程中,厦门市科技观儿园课题研究组明确提出了其园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原则,总结了其在课程内容选择、环境创设等方面的经验,揭示了其探索的意义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把环境教育纳入幼儿园教育范畴,是社会的要求和幼儿自身成长的需要。然而,由于幼儿年龄特点及认知度水平的制约,他们不可能从抽象的原理和规律的层面上进行环境科学的学习。因此,我们立足本园实际,利用我们独特的郊区地理优势进行了一系列生活化、游戏化的环境教育园本课程实践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园本课程体系。一、打造生活化、游戏化的绿色家园环境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不断互动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