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在文化逐步成为经济新增长点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选择。地方高校文化具有应用型、地方性和开放式等特征,它与区域经济密切关联、相互促进、共生共荣。当前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还存在着互动机制不健全、互动理念滞后、互动内涵单薄等问题。必须要坚持多元互动、互利共赢和特色发展的价值取向,以机制创新为保障提升互动目标,以文化传承创新为导向更新互动理念,以文化产品为载体深化互动内涵,构建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参与的全方位互动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宁波大学的继续教育在总结既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采用"以研促建、研建互动"的路径,进行了服务体制、管理规章、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实践资源、理论资源、人才培养体系及品牌培训项目等八个子系统的建设,已基本构建起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型高校继续教育体系,为同类高校探索继续教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应当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目前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依据共生学理论,地方政府应积极为地方高校与企业互动提供平台,依托平台企业支持地方高校的发展,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以高校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以区域经济促进高校发展,实现共生发展和互动共赢。  相似文献   

4.
构建高教资源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要以提升区域高教资源与区域社会经济互动发展,推进区域高教资源统筹发展为目标。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战略及其自身的深化,为高教资源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高教资源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构建凸显区域主体需求的协作机制;完善基于绩效具备区域导向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构建宏观调控与自主适应的学科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重视区域高等教育过程性质量的监控机制;构建引导高校毕业生区域分布合理的就业机制。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新工科教育理念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目前地方高校融入区域经济创新体系的过程受到地方高校与区域的协调机制、科技创新资源使用效率、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为此,应通过创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完善校企与校地合作机制、推进制度和体制创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等措施,深化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服务的力度,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助力。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与管理的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在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为经济发展服务、参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基础上,建立起促进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创新管理制度,并以此为保障,实现有效发展和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高校责无旁贷的职责与使命,地域资源是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培育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特色发展的优势条件,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互动双赢。地方高校要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办学特色,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区域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特色育人;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实现产学研合作;吸取地域文化精髓,打造校园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中的第一资源。深入分析总结了英国、美国、日本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总结了国外高校人才培养政策机制,借鉴发到国家得到经验,提出了深化发展高等教育、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规范金融财税政策,大力培养我国高校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9.
林克松  朱德全 《教育研究》2012,(11):102-107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关联,两者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双赢互惠的发展战略模式。我国长期积累着的诸多体制机制上的沉疴构成了阻碍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桎梏和顽疾。从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管理体制及其机制入手构建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体制与机制的框架,将为采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推动两者互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提升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是高校转型发展当务之急.安徽科技学院在提升服务区域经济能力实践中,转变办学观念,以服务求发展,创新运作机制,学科产业互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双能型"师资,有效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1.区域教育经济。本研究方向旨在探索我国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探索地方高校如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重点研究区域高等教育投资效益、地方大学经营体制与融资体制改革、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地方大学与城市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给地方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应在对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关系、人力资源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人力资源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的关系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从财政分配机制、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机制、人力资源职业生涯规划机制以及学校与政府、公共部门、企业、社区建立联合办学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地方高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物质支撑,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两者相互影响,互为依托。文章以湖南永州为例,用丰富翔实的材料,阐述了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良性互动的发展思路,提出只有加强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深化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多元的职教投资体制,才能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物质支撑,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两者相互影响,互为依托。文章以湖南永州为例,用丰富翔实的材料,阐述了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良性互动的发展思路,提出只有加强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深化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多元的职教投资体制,才能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国家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当今高校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地方高校应带头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创建区域创新体系作出贡献.地方高校的法律专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进行科学合理定位,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创建以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管理模式,实现专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  相似文献   

16.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对地方高校而言,服务社会这个职能主要体现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如何与区域经济发展建立起多赢、互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新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特点,来探讨新乡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运行模式,从而实现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能够与新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地区进入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农业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要确立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要积极探索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策略,创建共赢机制,促进地方大学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为地方高校提供存在和发展的空间。目前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依据"三螺旋"理论,地方政府应积极为地方高校和企业提供互动平台,依托此平台,企业可以支持地方高校的发展,地方高校可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是区域社会和谐发展中两个高度相关的生态种群,两者的和谐共生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应然走向。基于文化学的视角,深入剖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从办学机制、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及招生就业机制的文化创新入手,重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路向,为实现两者的和谐互动与联动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人才流动激发人才潜能,带动科研资源和成果的交流,促进创新和科学繁荣。人才流动乱象导致高校学术生态恶化,出路在于推动各级各类人才有序规范流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绩效管理,发展性应该成为高校引进人才的绩效考核理念。探索适应学术劳动力市场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围绕"建设信息平台,汇聚天下英才;评价流动绩效,导向引才理性"愿景,构建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体系。通过绩效评价指标,测算出工作绩效评价值、流动绩效预评值和人才流动绩效评价值,籍此衡量引进人才效果,对引进的人才和高校引才工作进行考核评价。以量化制度为内涵的流动绩效理念引领高校人才引进的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