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和道德同属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现实的经济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经济状态的产物。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观念。毛泽东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至于所谓‘人类之爱’,自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同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正如恩格斯在分析了当时社会上的不同的道德类型及其表现形态之后说的:“那么,我们由此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的阶级地位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所以,经济关系所固有的特殊属性和历史的演变必然会规定和影响着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和发展,每一种道德都一定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反之,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必定更改着人们的道德观念,使之在道德思维,道德准则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我国社  相似文献   

4.
《水浒》中的投降派头子宋江反复表白过,他的人生信条就是“忠义”二字,即对皇帝尽“忠”,对朋友讲“义”。特别是他把“义”鼓吹为超阶级的美德,欺骗了不少人。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揭穿这个骗局。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都具有阶级性。“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二个“义”字,在不同阶级那里,具有不同的内容。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奴隶起义的领袖柳下跖把在反对奴隶主阶级时,退却在后、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引出“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引出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一件大事。《纲要》是我国新世纪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为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必将使“以德治国”的战略方针落到实处,促进全民族道德素质的提高,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以后,解决了道德与社会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的关系,这是理解和实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  相似文献   

8.
光明日报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八日发表了林韦同志的文章《现行政策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文章指出,道德是要有物质基础的。费尔巴哈有句名言:“如果你因为饥饿、贫困而身体内没有营养物,那末你的头脑中、你的感觉中,以及你的心中便没有供道德用的食物了。”恩格斯明确指出,人们“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9.
共产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要求的反映,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尚的道德.当前,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好形势下,我党一再强调加强理想和纪律教育,大力提倡共产主义道德.那么,我们实有必要探讨一下,我国现阶段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具备不具备客观基础呢?一、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提倡共产主义道德的社会基础大家知道,共产主义道德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之中.当然,这并不是说,从无产阶级诞生之日起,就无条件地有了共产主义道德,而是说,只是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后,在无产阶级有了阶级的自觉以后,这才产生了共产主义的道德及其理论.  相似文献   

10.
真理有没有阶级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必须回答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文化大革命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曾进行过长时期的争论,多数人认为,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从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情况有了改变。一九六六年六月四日陈伯达之流在一篇社论中说:“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只有阶级的真理,绝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真理。”“四人帮”一伙炮制的《哲学小辞典》更是公开鼓吹“在阶级社会中,真理是有阶级性的。”并且武断地说:“反映社会领域真理的阶级性是十分明显的。”“反映自然规律的自然科学,总的说来,同样也是具有阶级性的。”由于林彪、陈伯达、“四人帮”在学术上搞文化专制主义,扼杀“二百”方针,在他们控制宣传舆论阵地的一段时间内,报刊上千篇一律地肯定真理是有阶级性的。因此,真理具有阶级性的观点就占了绝对的“优势”,好象是不言而喻的事了。  相似文献   

11.
前言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世界上就只有阶级的道德,没有什么越阶级的、一般的道德。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道德同一切剥削阶级的道德是根本对立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全心全意为革命,要求自己具有像毛主席所说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是无产阶级共产主义道德的根本准则。毛主席说:“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  相似文献   

12.
林彪、“四人帮”和他们的那个窃据高位的顾问,为了实现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肆意篡改马列主义关于划分阶级的标准,人为地制造和扩大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那个臭名昭著的顾问就曾说过:“过去从经济范畴上划分阶级,这是对的。”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阶级斗争,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阶级斗争有本质的不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的存在,特别突出地表现在经济剥削关系  相似文献   

13.
赫尔巴特明确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而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中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和巩固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强;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幼稚,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极易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中学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他们的现实活动、经济关系和社会交往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善恶、是非等道德观念,产生好恶、爱憎等情感态度,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很多教育家甚至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为善。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则是社会和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马克思认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由此可见,潜移默化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而谈’语可谓是潜移默化教育中的最佳形式之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而言,善于与学生谈话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更是一门艺术。笔者认为,要提高与学生谈话的有效性,就要做到“四忌”。  相似文献   

15.
《三字经》中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就是说,人一生下来本性就是善的。这纯粹是胡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爱和恨、善和恶都具有强烈的阶级性,那种超阶级的“性善”是根本没有的。在万恶的旧社会,地主、资本家哪有一个不欺压劳动人民的?我爸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的规范研究任务,是要对经济活动本身及其后果作出评价,这是经济学和伦理学研究紧密结合的产物。我们所说的经济学的伦理原则,就是指经济活动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 恩格斯说过:“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他还谈到,人们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和特征的科学定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历史进程中,亟需从道德判断  相似文献   

17.
二、在一个逻辑性很强的段落内,变动其中一句的位置,要求学生进行调整。例如: 列宁说:“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诚实和虚伪、善和恶、公正和偏私、荣誉和耻辱,以及良心、孝道、仁义等等,这些道德概念在阶级社会里都是有阶级内容的。道德是有阶级性的,不存在永恒的道德。但是,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德是指一定社会中在公共生活和人与人交往中,人们公认并共同遵守的最基本最简单的道德准则。它是人们在社会共同生活中,每一个人“应该遵循的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它属于人们观念的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因而它在人类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基础上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而不断更新、充实、丰富和提高。社会公德本身虽没有阶级性,但在一定的阶级社会中,它总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利益所支配。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公德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础上的道德准则。我国新宪法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的具体要求和科学概括,是社会主义时期评价和判断我国公民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它从属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它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9.
在探讨这个问题以前,必须先确定,《资本论》的对象,指的不仅是叙述的对象,而且是研究的对象。因为《资本论》的整个逻辑过程,实质上是研究客观对象并在观念上全面地能动地反映这一对象的过程。那么,如何理解这一对象?对它的研究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一 恩格斯说过:“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因此,必须这样来理解《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很清楚,“资本论”之“资本”,就是反映这种阶级关系的生产关系。但是,资本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并不是直接  相似文献   

20.
赫尔巴特明确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而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中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和巩固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强;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幼稚,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极易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中学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他们的现实活动、经济关系和社会交往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善恶、是非等道德观念,产生好恶、爱憎等情感态度,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