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表征居民消费水平的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正呈普遍下降趋势,2004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005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837.4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9%,农村居民生活有很大改善。但是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还存在很大差距,2004年城乡消费差距为3.03:1,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因此,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对政府改善农村经济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制定各项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一、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很…  相似文献   

2.
李莹  王宁 《科教文汇》2014,(16):220-221
以学者们使用C-D模型对农村居民纯收入贡献的研究为基础,对黑龙江省1993-2012年的农村居民纯收入四个构成部分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的20年内,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3.
以学者们使用C—D模型对农村居民纯收入贡献的研究为基础,对黑龙江省1993-2012年的农村居民纯收入四个构成部分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的20年内,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4.
李超 《大众科技》2014,(5):200-202
基于1978~2012年安徽省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时间序列,利用Eviews软件对时间序列先后进行平稳性检验、自相关和偏相关分析,并建立ARMA(1,1)模型;然后确定模型参数并对模型的随机误差项进行白噪声检验,检验通过,满足预测的要求;运用该模型对人均纯收入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平均绝对误差率较低;利用模型进行农村居民纯收入进行短期预测,数据表明,安徽省农村居民纯收入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增长;最后针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中国14个农业大省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别运用混合OLS、固定效应、随机效应以及差分GMM等估计方法研究技术进步分别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的农民增收效应显著。从农民收入构成看,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最大,然后是工资性收入;财政支农和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显著为正;加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促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提高,但却不利于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据此,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重点从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增收的长期效应入手,同时也要综合考虑财政支农和农村人力资本等影响因素,多管齐下保障农民增收,共同破解农民增收缓慢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1994年~2008年的旅游相关数据,对影响我国旅游业收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计量经济软件来分析这些因素,可以得到国内旅游人数、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是影响旅游收入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发展旅游业,增加国内旅游收入,需从上述3个因素着手制定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对内蒙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增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两者间的差距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农村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协调的问题日益凸显,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几条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1985年~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实际纯收入与人均实际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作为样本,运用Eviews7.0软件进行计量经济分析,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建立消费模型,使用DW检验法对模型进行相关性诊断,采用广义差分法处理自相关,最终建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模型,并根据模型得出相关结论,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影响我国四川农村居民收入的因素,再运用实证方法对四川农民1992-2007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影响四川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验证不仅为预测四川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趋势提供了工具,而且为四川农村地区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看病难、看病贵"是近年来困扰我国农村居民医疗决策行为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Grossman健康资本需求理论,运用CHNS数据,使用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医疗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患病严重程度、家庭规模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对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行为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受教育程度和农村医疗价格水平对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行为有负向的影响作用;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工作状态、医疗保险、家庭人均收入和农村每千人医生卫生员数对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01-2018年湖北省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和8类消费项目支出数据,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湖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湖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边际消费倾向排名前4位的依次是食品、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表明以上消费项目是消费热点,而食品依然是消费的重点,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农村居民收入弹性总体较高.从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农村居民居住消费负担、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成为众多学者讨论研究的焦点。农村居民收入的地区差异要远远大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地区差异,而地区间收入差距正是导致地区间消费差异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根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全国31个省份分为四大类,并引入虚拟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对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函数进行了分析,得到一些相关的结论和启示,为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消费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成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点,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的研究也因此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把2005年全国51个省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为高,低两类,引入虚拟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对中国不同收入水平地区的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开胜  陈利根 《资源科学》2007,29(4):139-145
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城乡收入关系的研究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课题。通过运用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1978年~2004年中国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城乡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城乡收入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经济发展与耕地数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发展是耕地数量变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耕地数量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耕地数量变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耕地数量之间无明显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结论揭示了耕地消耗将带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提高的良好愿望只是一种错觉,实际情况与此相悖。因此,有必要把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作为解决耕地保护难题可供选择的途径,从而减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耕地资源消耗的盲目依赖。  相似文献   

15.
朱惠利 《今日科苑》2010,(14):90-91
为了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更好的统筹城乡及国内外市场,2007年11月财政部、商务部决定联合推行家电下乡这一利国利民之策。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5月31日,山东、河南、四川三省成为首批家电下乡政策试点区。鉴于试点效果良好,两部委决定将家电下乡这一政裳在全国推广,并将实施时间统一暂定为4年。为了清楚地了解家电下乡的落实状况家电下乡到底发挥了多大效用呢,怎样才能使国家的补贴发挥最大的效用,笔者搜集了1996年到2009年山东省泰安市的GDP;1996年到2009年山东省泰安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00年到2008年山东省泰安市衣村居民的人均总收入与人均总支出;1996年到2009年山东省泰安市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品支出等数据;运用MATLAB分析之后得出家电下乡促使了2008年山东省泰安市的GDP的增长了4.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了1.48%,泰安市农村居民的总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增长了18.07%、生活消费支出占纯收入的比例增长了17.03%。之后分析了制约家电下乡发挥效用的补贴问题,并提出建议,对于补贴流程简化问题,建议建立公共补贴管理数据库;对于补贴比例问题,建议建立补贴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6.
数字     
2011年中国渔民人均纯收入首破万元大关 2011年我国渔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相似文献   

17.
以1980-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与年人均收入年度时间序列为基础,分析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收入弹性系数;采用1999-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面板数据,分析了各个省市弹性系数差异;提出了增强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数字/声音     
《华夏星火》2020,(3):10-10
12.0%。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高2.2个百分点。2013-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16.6%、12.7%、11.7%、10.4%、10.5%、10.6%、11.5%,年均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增速高2.2个百分点。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72.2%,比2012年提高10.1个百分点,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1996年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平均每年增长16.6%,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6.6%,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0%,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年均增长15.7%。同改革开放以前的1977年相比,广大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手中的储蓄也迅速增加,到1996年末,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高达38521  相似文献   

20.
以百色市城乡居民消费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2015年百色市城乡居民消费数据构建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依次分析了百色市各区县的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差异、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差异和城乡居民年人均消费差异。根据差异分析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逐步缩小各区县及城乡的居民消费差距,提高百色地区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