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学生阅读》2007,(4):56-56
工作中,经常有家长抱怨:“老师,我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任性,凡事都由着自己的小性儿来,真没办法。”然而奇怪的是,家长们所说的任性孩子在幼儿园却往往表现得顺从、听话,对于老师提出的要求,布置的任务都能努力去完成。那么,为什么这些孩子在家中会较为任性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溺爱与任性     
“任性”的表现:任性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以为自己是一切的主宰,周围所有人和事都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存在,都要听任自己的支配。想获得什么东西,不管客观条件是否允许,非得到不可,想做什么事,不管是否合理、正确、有益、可行,而非做不行,越是劝阻,他们就越坚持。“任性”形成原因:任性作为一种不良的性格,除孩子自身的问题外,多半由于父母抚育心态上的偏颇而造成。一是家长平时对孩子迁就、放任、姑息、纵容、百依百顺,久而久之,便形成遇事就放任自己的心理定势。二是与此正好相反,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欲望,不管是否合理,就凭借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我的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任性了,听不进一点儿道理……”类似的抱怨,您是否也有过?家长们也许并不了解幼儿任性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任性是独生子女的通病,主要表现为固执、抗拒、不服从管教,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父母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孩子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肯定难以实现,他们就会对孩子产生不满情绪,出现不理智的表现:有的会采用打骂的方式对孩子严加管教,有的对孩子放任自流,有的则对孩子采取妥协的方式,助长了孩子的任性行为。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法 孩子会固执任性,这与他所在的环境是有密切关系的。如今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六合一”家庭比比皆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家六口都把目光聚焦在孩子身上,事事处处依着孩子,对孩子关爱备至。孩子想要什么就得给什么,不管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都从不拒绝;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孩子从家长心目中的“小皇帝”变成了自我心中的“小皇帝”。  相似文献   

6.
不少父母说:“我的孩子太任性,应该怎样教育他呢?”有的家长甚至说:“我的孩子是天生的拧种,真没办法。”就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任性不会是天生的毛病。那么,孩子任性是怎样造成的呢?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7.
疏寒文选     
自言自语我是个任性的孩子。我常常在罗嗦半天之后忽然问别人我是不是很任性,对方总是说不是特别只是有一点儿。我不知道特别任性和一点儿任性有什么  相似文献   

8.
知识卡     
在幼儿性格培养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形成双重性格。双重性格是儿童在对反差过大的两种不同环境的适应调谐中逐渐形成的。 在家庭中,往往有一方(父或母)对孩子管教极严,而另一方对孩子过份溺爱的情况,这就可能使孩子在严厉一方表示顺从、胆怯、小心翼翼,而在溺爱一方却表现出任性、骄傲、无礼和粗暴。  相似文献   

9.
家被十忌     
一忌溺爱娇宠。对孩子不能溺爱,成人爱孩子应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溺爱是无原则、无要求的爱,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结果使孩子变得任性,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个人私欲无限膨帐,缺乏对别人的同情与关心。这样的人不受他人和社会的欢迎,自己也会终生痛苦。二忌保护过分。对孩子的保护和帮助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不要怕做不好,不要怕失败,不要怕犯错误。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孩子就是在不断的尝试错误、改正错误中发展的。只要没有太大的危险,就应让孩子尝试去做各  相似文献   

10.
由于家长对待聋哑孩子的态度不同,致使孩子产生了各不相同的心理状态。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教育。一、家长对孩子的不幸有强烈的负疚感,以至对子女过于宠爱、照顾而忽略了品德、能力的培养。这种家庭的孩子进入学校后,自理能力差、任性、...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幼儿,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长的注意力和爱自然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无休止地满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形成了"只要我想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意识。因此,只要他想得到的,就会毫无顾忌地去取,甚至去夺。有的家长过分保护孩子,一切事情父母都包办代替,  相似文献   

12.
关承华 《师道》2006,(8):51-52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过单一、过主观是目前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关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我在前面已经提到,不再重谈,只想提醒一些不承认自己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家长,您所表现出来的“不指望他成什么才,当什么家,以后有养活自己的本事就知足了”,与您的潜意识并不完全一致。我形容这些家长是:一方面用眼睛盯着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着别人家的孩子(尤其是比自己孩子更出色的孩子),在羡慕、攀比,甚至有几分嫉妒心态的驱使下,对自己的孩子其实永远是“不知足”,“恨铁不成钢”,“好……再好……更好”成为对孩子永久的…  相似文献   

13.
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可有些家长为培养孩子倾注了全部心血,孩子的表现却仍然平平。是孩子笨还是家长做得不够?我说都不是。凡事皆有个度,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结果却走向过度教育这个极端。过度教育,指对孩子的管理、干预、限制、约束过多,或对孩子要求过高,让孩子接受不适合他们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的教育。这一般有两种情况。在溺爱型的家庭中,家长在生活上过分疼爱孩子,在教育上要求孩子按家长的意志去做,很少照顾孩子的自身特点。孩子娇生惯养,倔强、任性、依赖性强,在家像条“龙”,在外像条“虫”。在专制型家庭中,家长教育孩子主动认真,但不懂教育方法,对孩子过分严厉,过分干涉。孩子在家长面前缩手缩脚或言行不一,像条“虫”,在外  相似文献   

14.
汤萸 《早期教育》2007,(6):8-28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幼儿任性形成的原因。其一,是父母长辈对孩子过分宽容娇纵,为孩子的任性提供了客观外部环境。有的父母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对孩子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要求。有的父母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大多是给孩子的祖辈照看,这种隔代的爱更加深厚,使得孩子容易成为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其二,  相似文献   

15.
想了很多的标题,决定还是用这个。其实与标题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它表达的是同一种思想,即尊重儿童。让孩子读孩子的书。什么是孩子的书呢?至少是孩子喜欢的书,孩子读得懂的书。许多父母对孩子读书种类的选择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一种表现是要求孩子读书要读经典,另一种表现是要求孩子读的书要有利于写作文。这两种看似不同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经常有家长以羡慕、奇怪的口吻对我说:“真怪 !我的孩子在家里谁的话都不听;可一进幼儿园,老师要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脾气也不犟了。真不知老师的法宝是什么 ?”事实确实如此,许多孩子在家里很任性,在幼儿园却规矩、听话,判若两人。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在 幼儿园和在家里表现如此不同呢 ?  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园教师与某些家长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不大相同。许多家长当孩子犯任性毛病时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我经常见到有的家长带孩子到商店去玩,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就爱不释手,不管家中有无,都吵着要买。如果愿望实现了,就高高兴…  相似文献   

17.
王金战 《家长》2011,(1):31-32
任性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是孩子要挟大人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手段。矫正孩子的任性,需要家长认认真真下一番功夫,家长应从矫正自己入手,进而对孩子进行耐心、细心的引导。  相似文献   

18.
因工作的关系,接触了许多孩子的爸爸妈妈,只要谈到孩子,大多数爸爸妈妈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任性。但是与孩子们聊这个话题,却常常得到相反的回答,孩子们认为爸爸妈妈才任性呢。那么,爸爸妈妈任性都有什么表现呢?笔者电话随机采访了6名小学生,他们的话虽然不能代表所有孩子们的看法,也未必很准确,但童言无忌,也许父母们会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爸爸妈妈任性的6个表现每天早晨喝不够500毫升牛奶妈妈就生气每天早晨我妈妈都逼我喝牛奶,满满一大杯,500毫升。我说喝一半,妈妈坚决不同意。如果哪天早晨不想喝牛奶,想吃点儿粥,妈妈更是不允许,说这个没…  相似文献   

19.
章元春 《广西教育》2012,(33):95-95
“关爱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部分。现在大多数家庭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精心呵护着,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许多家庭整天都围绕着孩子,什么事情都迁就孩子,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的任性、霸道、自私。同时,不少家长一味地对孩子“施爱”,却不注意引导孩子去感受别人给予他们的关心与呵护,  相似文献   

20.
前阵子家访时经常听见家长向我诉苦,说孩子不是偏食就是厌食,作为父母的他们对孩子威逼利诱,什么招式都用了,可孩子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家长们希望我能帮帮忙,没办法,作为孩子的班主任,这个烫手山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