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是以声音作为物质材料的一种艺术。声音材料的时间性、流动性、易逝性给音乐审美带来了诸多困难,音乐艺术中的非语义性、不确定性和稍纵即逝性比其他文学艺术表现得更为突出,这种性质使欣赏主体不可能象在文学、戏剧、绘画中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寻觅  相似文献   

2.
“音乐只能听而不能看”的观点,在通行的音乐欣赏理论中似乎早已成为定论。时常有因为在谈论音乐欣赏时使用“看音乐会”之类的字眼而横遭指责嘲笑的现象见诸报刊,便是此论的一证。这种观点的主要理论依据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声音只能感知于听觉感官却不能被视觉感官所感知,因而音乐只能听而不能看。从物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看,以音响形式存在的音乐形态(此外还有以乐谱形式存在的音乐形态)确实是以声音为媒介材料的一种艺术形式,而作为一种时间存在,声音确实只能听而不能看。如果仅此而言,则上述观点有其一定的道理。然而道理并非都是真理。在上述观点中,突出的一个谬误就在于它以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只能听而不能看→因而音乐只能听而不能看这一偷换概念的推理上。因而音乐虽与声音密切相关,但在概念内涵上,音乐并非等同于声音,声音更不能与音乐划等号:声音是物体因受振动而发出的“弹性媒质中传播的一种机械波”,因而它又叫作声波,其本身只具有音高、音长、高强和音色(质)等物理属性。在音乐中,声音只是一种媒介材料和载体,而绝非音乐本身。而音乐,从广义的含义看,则是以声音为媒介材料和内容载体,包括创作(演奏)、欣赏和批评、理论研究等实践活动在内的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和社会现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人们接受音乐是通过听觉来进行的,声音是构建音乐的本源。音乐作品是以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与音色的变化为原始材料,节奏为支架,发展成旋律线,再由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构成一个有层次变化的音乐建筑。一、从“声”入手,理解音乐作品音乐的表现方法有很多,但就其性质来讲不外乎两种,即描写性的、表情性的,以及在描写性基础两者兼有的等。(1)加强对描写性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想象从其种程度上说音乐作品显然是和口技艺术,实用性的音响艺术有着共同之处。在很多音乐作品中就有模拟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实用音响的音素。比…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是流动的音响,它瞬息万变,呈现出非语义性、非视觉性的特征,由此决定了音乐不能直接传达视觉与语言信息。但由于联觉的中介作用,使人们在欣赏《月光》时引起听觉之外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由声音物质材料构成的,以声波震动而存在的,是在运动的组织中表现主体心理情感的艺术,是美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响的艺术,由于音乐中使用的物质材料的特殊性,从而形成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在这三要素中,声音是构成音乐的物质基础,时间是音乐在空间呈现的载体,情感是音乐表述的核心。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则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过程。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也是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一系列的按一定规律以表达客观情景和人类内心体验、感受为目的的先后或同时奏出的乐音组合。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它借助于声音这一物质材料建筑一个音响世界,作用于人的情绪和思想境界上达到某种沟通,作用于人的心灵。音乐离不开声音,没有声音也谈不到音乐。  相似文献   

8.
李杰 《文教资料》2007,(12):118-121
音乐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它以声音为载体,而声音具有瞬间性、抽象性,所以音乐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感性的学科,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也总是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纯粹的感觉,理性被排斥在音乐艺术之外。而音乐意象处于音乐艺术的核心地位,它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文章从音乐意象是音乐艺术的核心与基石出发,讨论了音乐艺术是感性和理性交融的艺术,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的过程就是主体音乐意象形成和展开的过程。因此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音乐是情感的数学,数学是情感的音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这个层面入手,将音乐与语言艺术以及造型艺术相比较,进而得知音乐不同于其他艺术,它具有一种非语义性和非视觉性。这种特性决定了我们在对声音材料的组织上必须作用于听觉,那么美的音乐就必须满足于人的听觉感性体验的需要。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建立良好的听觉感性样式是音乐审美本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舞蹈,美中之美的人体动作艺术,从古至今始终是一片令人心旷神怡而又扑朔迷离的领域,音乐以人的声音或各种乐器声音为工具,打动人的心灵,引起共鸣,它是时间和听觉的艺术。音乐的物质载体是声音(人的声音或人演奏各种乐器发出的乐声),它的主要表现手段是旋律、节奏、和声。由于声音是无形的,不可见的,是在一定的时间中延续和流动的,因此它是用一种概括性和抽象性的音乐语言所塑造出的音乐形象来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的,虽然它不是将客观事物以具体的形象再现,但它却用自己独特的声音为艺术表现手段,像千丝万缕  相似文献   

11.
<正>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艺术化了的声音艺术。音乐是通过声音的艺术化组合表达情感美,这种艺术化的声音组合不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的形式美,而且通过和声性的纵向组合与横向连接,赋予音乐以功能性的发展动力与色彩性的音乐美。合唱是多声部、多层次的声音达到高度统一、和谐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融旋律、和声、调性等多种音乐要素为一体的音乐形式,它通过多种音乐要素及其艺术组合,形成具有对比统一、平衡协调关系的千姿  相似文献   

12.
王志国 《成才之路》2010,(15):73-73
关于音乐艺术,《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对其本质和自然规律有着精辟的概括,即:“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因此,我们可以从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这四个方面来浅析。  相似文献   

13.
朱静 《凯里学院学报》2001,19(2):115-116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 ,它运用音响、节奏和旋律塑造艺术形象。素质教育如何能在这种艺术教育中得以体现 ?这主要是加强音乐技能培养时 ,注重与审美教育、道德情操教育、音乐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相似文献   

14.
高扬 《辅导员》2011,(30):57
我们常说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其实音乐也是语言的艺术。音乐的美并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好的音乐教师当然必须有一支好嗓子,懂得乐理知识,或者精通一种或几种器乐的演奏,但这还不够,好的音乐教师还必须能让学生领悟音乐之美。让学生领悟音乐的自然美。音乐来源于自然,可以说音乐作为一种动听的声音艺术,并不是人独有的,在人类音乐诞生之前,自然界已经存在着多  相似文献   

15.
陈海娟 《成才之路》2010,(29):68-68
音乐本身是一种声音和时间的艺术,一切音乐活动都是从听开始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莫过于欣赏。现在的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要,从一年级开始就已融入了简单的音乐欣赏。笔者在大量的课堂实践中发现,  相似文献   

16.
幼儿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它有别于其他教育活动,需要幼儿掌握一定的技艺和技能。那么,幼儿音乐活动能否运用尝试手段呢?我们用一年多的时间在艺术班开展实验发现并证明:幼儿在音乐尝试活动中学得更积极,成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音乐艺术的特殊性显示出音乐与绘画、雕塑、文学等艺术之间的区别,确立了音乐艺术独立存在的基础。而音乐艺术主要的特殊性就在于构成的物质材料的特殊性。音乐艺术构成的物质材料是声音,它所具有的非自然、非空间造型、非语义符号等性质决定了音乐在其内容、创作、欣赏、存在方式等方面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形象思维是整个文学艺术的共同规律,而不同的艺术形式又有不同的形象思维的特殊表现方法。音乐艺术亦要用形象思维。音乐艺术的形象思维和其他种类的形象思维不很一样,有共性又有特殊性。由于不同的艺术所采取的塑造形象的材料和手段不同,形象构成的特点亦不同。文学用语言塑造形象;戏剧、电影等除语言外还借助演员的形体动作来构成形象;绘画是运用线条、颜色描绘形象;午蹈是用身体动作构成形象等等。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音乐形象是以音响的客观存在来体现的。这是它的特殊表现手段。由于音乐艺术赖以表现的客观物质条件是声音,这就确定了音乐艺术的形象思维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声音和时间有机结合的听觉艺术,是通过旋律、节奏、和声、调式、音色、织体、曲式等诸多表现手法来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的喜怒哀乐和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情感艺术.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一种储存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声音只能存在于一瞬间,但是它在人心中留下的印象却是永恒的。音乐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想要用文字将它的艺术感和精妙之处描述出来是很困难的。但是唐代诗人李贺就用一首《李凭箜篌引》将自己听箜篌演奏的感觉精确的描述出来,李贺的这首诗和白居易的《琵琶行》还有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一起被称为"摹写声音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