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丽梅 《高中生》2010,(5):34-34
1.张冠李戴 命题者把文章作者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混淆起来,题干问的是作者的观点,选项中出现的却是他人的观点,或者题干问的是他人的观点,却把作者的观点放到选项中去了。如2009年高考英语湖南卷第62题。  相似文献   

2.
蒋开杰 《广东教育》2008,(10):25-26
任何一段独立完整的材料都会有其主旨大意。有时从开头就可以看出作者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材料了解些什么;有时则需要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推断出来。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领会文章大意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它可以是测试整篇文章的大意,也可以测试某一个段落的大意。  相似文献   

3.
何燕萍 《广东教育》2008,(11):24-25
阅读理解干扰项的设置其实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做题时能够把握干扰项的特点,准确捕捉选项的错误信息点或不合题目要求的信息点,迅速排除干扰项,对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般说来,阅读理解中客观事实题的干扰项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86):5-6
<正>阅读理解是高考试卷中分值最大的题型。近年来随着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的发展,阅读理解题的命制日趋稳定、科学、合理和成熟。其干扰选项的设置不仅能检测出考生理解、概括、推理等逻辑思维的精准性、深刻性,而且对考生个人心理素质是一种检验。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试题不难发现,干扰项的设置具有很强的迷惑性。针对这一趋势,要全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除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一定的阅读技巧和语篇结构分析、意群分析能力外,做题时了解干扰项的设置规律也至  相似文献   

5.
刘新会 《考试》2008,(Z2):68-69
近年来,高考试题卷的阅读理解题考查方式越来越灵活,干扰项的设置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结果使很多考生陷入误区。综观近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题,干扰项的设置一般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以偏概全法这种方法常用在猜测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或给文章添加标题中。一般来讲,四个选项涉及的内容往往在短文中均被提及,甚至个个都对。  相似文献   

6.
一、以偏概全如2002年全国卷第7题C项“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比照原文“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可知,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有三———戈壁滩、沙漠、沙尘暴,沙尘暴仅是其中之一。选项C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二、曲解原意如2001年全国卷第19题C项“铜奔马足下有一鸟,文中透露出…  相似文献   

7.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题型上一般设置为选择题,其中的干扰项(错误项)在命题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题型上一般设置为选择题,其中的干扰项(错误项)在命题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感情色彩错误文学作品类的文章一般都要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或爱或憎,或褒扬或贬抑。赏析文学作品就应该准确把握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的色彩基调,不能犯褒贬错位、轻重失误的错误。如:2005年高考北京卷第18题C项: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文章作者史铁…  相似文献   

9.
高招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分值高,难度也大。近年来,它的考查方式越来越灵活多变,其中的干扰项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结果使很多考生陷入误区。综观近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题,干扰项的设置手法一般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以偏概全法这种方法常用于考查文章主旨大意的备选项中。一般来讲,四个选项涉及的内容往往在短文中均被提及,甚至个个都能说得通。此时考生要特别注意区分整体与部分、全面与片面,防止主次不分,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例如:1.NM ET2000,C篇,第59题The subjectdiscussed in the textis.A.the process ofreaching decision…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文阅读题是每年高考的一道必考题,学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往往摸不着头脑,得分率偏低。其实,解答科技文阅读题可以从排除干扰项(即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入手,而要寻找出干扰项,就得了解干扰项的设置方法。一般而言,命题者设置干扰项主要是在概  相似文献   

11.
12.
2003.4一、无中生有干扰项中出现原文没有提供的信息。例如2002年全国卷第10题题干为“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其中选项A为“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选文第2段主要讲沙尘暴的作用。从节选部分来看,原文只讲了给新西兰带来好处,并没有讲给意大利、法国带来好处,由此可知A项中说给“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属无中生有。二、张冠李戴原文中用于指甲事物、甲现象的事物、现象在干扰项中用于指乙事物、乙现象。例如2002年全国卷第8题题干为“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  相似文献   

13.
新诗鉴赏题和古典诗歌鉴赏题一样,多采用选择题型,如1999年高考语文第10题对艾青诗《我爱这土地》、2000年京皖春季高考语文第10题对杜运燮的《雷》的鉴赏等。在具体的应试过程中,我们除了借助一些鉴赏方法对诗歌赏析外,还可以研究选项中的错项设置的规律,即制作干扰项的密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请看下面制作干扰项的密码的展示:密码1:望文生义制题者利用诗中有些诗句或词语多义的特点,不结合语境,牵强附会,望文生义,设置误区,引人入彀。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题目:邂逅  相似文献   

14.
探究干扰项的设置方法,以避开那些人为的陷阱,寻求命题和解题的一些规律,对我们盖确解答文言文分析综合题是会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5.
全国高考试题中 ,古典诗歌鉴赏题的设置始于 1994年。主要检测考生鉴赏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以及对作品的感受、分析、评价的能力。纵观 1994年以来的古典诗歌阅读鉴赏题的设置技巧 ,尤其是干扰项的设置 ,大体说来 ,常见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一、曲解原意 ,扩大范围。为了迷惑考生 ,命题者在干扰项的设置中 ,有时故意曲解作品原意 ,佯装“糊涂” ,利用词语的多音、多义 ,避开作品的语境 ,有意曲解。如 1998年全国卷第 14题B项说“‘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将“少邻并”中的“少”理解为“自…  相似文献   

16.
判断成语使用之正误,是每年高考题的必考点,也是备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不少考生常常在这道题上马失前蹄,掉进了命题人设置的陷阱,因此,这又成为许多考生的一个丢分点、伤心点。但除了平日多注意积累、勤查工具书辨析外,尚无能迅速提升同学们判别成语正误能力的有效方法。不过,分析高考试题中成语试题设置错项的特点,据此按图索骥,或许能打开我们的思路,进而提高得分率。  相似文献   

17.
古代诗歌鉴赏题是近年来中考频频出现的一类题,它是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全面考查. 由于命题人常常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不合理"的项,所以解答此类题目应顺着命题人的思路,找出问题的症结.  相似文献   

18.
高考阅读考查中的“推断题”是考生很容易失分的试题。探究信息推断题干扰项设置的奥妙,破解信息推断题干扰项的设置方法,学会识别命题人贯常设置的陷阱,便掌握了迷宫揽胜的金钥匙。下面就是笔者归纳的信息推断题干扰项设置的八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透析题型】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所读材料的大意。它既考查对某一个单词、短语、句子或语段的理解,也考查对语篇的整体把握。阅读理解题的形式主要有:判断正误、选择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20.
刘京西 《初中生》2010,(7):44-47
【透析题型】 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所读材料的大意。它既考查对某一个单词、短语、句子或语段的理解,也考查对语篇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