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微博的出现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文章指出了利用"微博"开展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利用"微博"做好辅导员工作要从开设辅导员专用"微博"、利用"微博"加强辅导员日常工作的管理、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等几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周烁 《文教资料》2012,(17):123-125,137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微博,微博在改变大学生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以温州地区的大学生为调研样本,调研微博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微博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成因,提出了"微博"时代下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如构建"红色微博"平台、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微博德育"能力、建立微博与其他教育载体的耦合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周洁 《教师》2013,(14):10-11
微博已经越来越受当代大学生们的青睐,因为它的流行,大学生的微博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的"微博生活"状态呈现随时随地、多元化、个性化、虚拟交友、网络成瘾等特性。对当代大学生的"微博生活"的引导表现在:宣传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鼓励大学生正确使用微博;组织进入微博和利用微博,引导大学生回归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4.
微博作为一种新潮的传播媒介,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认同,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诸多优势。积极探索基于微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要建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微博"阵地,开设思政教育者专用"微博",提高教育者"微博"素质。  相似文献   

5.
微博快速发展的同时,"微博暴力"现象也层出不穷,原因众多。既是"风险社会"中微博带来的便捷、即时的信息交流方式使微博的使用者有了信息获取和信息发布的快感,也是"风险社会"中的"不确定性"带来社会众多矛盾集聚的背景下,各利益攸关方借助"微博"平台表达自身利益需求造成的众声喧哗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李浩 《班主任》2012,(8):17-18
正当下,微博已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据调查,我班62名学生全部开通微博,学校微博用户已超过5000人。如何利用好微博,让它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融入微博,走近学生很多学生在周记中大谈他们怎样"织围脖"(写微博)。我想自己也不能太"out"啊,于是也开通了微博。  相似文献   

7.
"微博反腐"在反腐的道路上大放异彩,且有宪法理论的支撑,但是它不可能成为制度反腐的替代措施。"微博反腐"在释放"正能量"的同时,其缺陷也日益凸显。制度化才是"微博反腐"的归宿,信息时代,技术和体制形成反腐合力是"微博反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①有人把2010年戏称为"中国的微博之年"。这一年,从方舟子微博上打唐骏"学历门"的假、到宜黄"血拆"中的微博救助、舟曲泥石流的微博救援、"3Q"大战、"大小恋"、金庸在微博上"死而复生"……见证了信息爆炸时代背景下,微博神奇的传播力、影响力、渗透力、聚合力。  相似文献   

9.
"微博参政"已成为推动90后新生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走向实效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对浙江大学生利用微博进行政治参与状况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集中报告大学生微博使用情况、"微博参政"现状和主要特点,并从国家、社会、高校、大学生主体自身多维层面出发对影响大学生"微博参政"的主要因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结合2012年新浪政务微博运营规范和党政官员微博"达人"对公务员微博建设的相关言论,针对诸如公务员微博开还是不开、公务员微博如何定位、公务员微博建设规范、公务员微博如何应对批评、公务员微博如何进行内容建设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参考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公务员微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浪微博:"用一句话随意记录生活,用手机随时随地发微博,随时随地分享新鲜事儿。"网易微博:"秉承让每个人都成为中心、做中国脉搏的思想,让个人的力量不再微薄。"腾讯微博:"用140个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2.
"微博的文学"不同于"微博文学",虽然二者都注意到微博与文学的某种关联,但前者不像后者急于一种新的命名,它最突出的特征是认为微博可以为文学寻找公众注意力,并且很多微博文本中都充满着文学与审美。本文试从微博的语言、故事情节、超文本三个方面来阐述这类微博文本的生成艺术。  相似文献   

13.
微博空间已成为大学生赖以生存的"第二交往空间"。研究以国内外文献和问卷分析为基础,界定相关概念内涵。利用修订的"大学生微博交往动机问卷",从微博交往动机总体水平、各维度的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年级差异等四方面研究大学生微博交往动机;采用调查法,从登录方式、使用频次、关注内容、最吸引人之处、言行的社会责任等五方面剖析大学生微博行为特点。研究认为:"碎片化"契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微博已成为大学生重要传播交流平台;微博"社会性"并未完全体现,交往动机呈现显著差异;"我微故我在"的虚拟空间引发微行为;微博导致自我异化现象,"准分离"特性影响大学生深度交流。  相似文献   

14.
当前,评价高校官方微博影响力主要指标有三个:覆盖率、传播力和活跃度。而影响最终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微博更新频率,信息丰富度与及时性,个性化特征以及微博体系完备程度等。因此高校宣传部门要从"会用"、"勤用"、"巧用"、"善用"、"合用"等策略入手,全面提升高校官方微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以及各种社交网络(人人,微博,天涯等)的兴起及盛行,微博对人们,特别是年轻网民的影响日益深远。微博中"口袋英语"、"潮流英语"等旨在提高网民英语水平的微博群体已经拥有可观的粉丝数目。然而,他们在微博中发布的部分中英翻译过于主观,有些甚至是错译,而这会误导那些缺乏相应英语知识的年轻网民,影响他们日后的英语学习。鉴于此,从微博中挑选一些明显的错译案例,并分析错译的中英文在微博中流行的原因,以期防止"残疾"英语的产生乃至传播。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师专学报》2017,(1):89-92
"绿色微博"的建设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微博建设中就是要净化微博网络环境,唱响网络主旋律。"绿色微博"建设在于通过提高网络公民的媒介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和创新网络监管法律体系,坚持德治与法治同举营造一个绿色、生态和文明的微博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7.
微博的产生和普及为"9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结合笔者校园生活学习经历以及在微博发展初期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深入地分析阐述了微博对"90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也较为细致地探讨了微博对"90后"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读者关注并订阅(免费)《中学生阅读》(初中版)新浪微博"@中学生阅读初中版",即可获取免费的读写辅导服务。关注本刊新浪微博有两种方法:1.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先用手机注册(登录)自己的微博,点开二维码扫描工具,扫描本刊目录页的本刊微博二维码,加关注。2.通过搜索功能关注。先注册(登录)自己的微博,在"找人"搜索框中输入"中学生阅读初中版",搜出本刊微博,加关注。  相似文献   

19.
近期人们对于"两会微博"的热议使得"微博"一词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名词,"微博"的实用价值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探索"微博"对于构建公民社会的作用,对于和谐社会背景下公民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当代学生》2013,(Z3):12
热点如今,微博像日记一样,早已成了很多人的"私人花园":抱怨、"吐槽"、写随感、分享资讯、转发段子、晒图片……畅所欲言。其中,很多中小学生也开了微博,但家长和老师对此很纠结。学生的新空间微博究竟在青少年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有多少青少年在使用微博?他们又在微博上聊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