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意义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认识上的,一是价值上的。当我们在认识的意义上使用“意义”一词时,我们是在寻求某种解释,是要阐明某种事情或某个事件;另一方面,我们使用“意义”一词时,往往也体现出我们所怀抱与追求的价值理想。生命的意义当然离不开解释和说明,但生命的意义主要不是解释和说明所能建构的,生命的意义需要创造,是我们永不停歇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
人的生命之所以崇高,在于人能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引导并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脱离个体性和随意性,人的生命意义体现着奉献社会与完善自我的有机统一,这是人们实践所证明的真理.正因为如此生命才源源不断、生生不息,永不枯竭.生命的意义还体现在人们追求理想和践行过程中的一种敢于斗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的大无畏精神;一种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信心和毅力;一种生活的态度和为人处事、奋斗努力、成功与否的超脱境界.  相似文献   

3.
张婷 《教育教学论坛》2012,(28):171-172
生命是教育的根基,没有生命,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明确生命教育的重要价值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要了解生命特点、感悟生命美好;体认生命尊严、珍视生命存在;激扬生命活力;探寻生命意义;绽放生命的色彩、以实现生命教育的重要要义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4.
生命意义和自我生命意义含义相似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二者具有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生命意义既是一种生活的过程和积极的生存状态,也是人主动追求的结果,其主动性和相对性主要体现在自我生命意义中.个体只有在正确的理论导向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寻找到自我的生命意义.生命意义之于大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应对社会压力的心理能量,可以使大学生明确其人生价值,也有助于大学生精神的健康发展.面对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生活无意义感问题,应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Frankl意义治疗理论的三个价值群以及积极心理学的乐观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积极启发大学生去主动追寻自我的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社会的转型,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缺失问题日渐突出,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将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和生命意义感教育作为一个重点加以突破,通过机制创新、实践突破和成效示范,构建生命价值教育的工作格局,搭建生命价值教育的资源平台,建设生命价值教育的师资队伍,创新生命价值教育的内容体系,推动生命价值教育的实践创新,探索中职生生命价值教育的有效路径,促进学生在身心、智力、劳动、审美、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终身发展与价值实现,提升生命意义感,绽放生命的光彩。  相似文献   

6.
魏红卫 《教育探索》2012,(1):131-132
近些年来,青少年漠视生命、无视生命价值的自杀或他杀等极端行为屡有发生,使得“生命教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孝道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情伦理,它体现出的是一种最真切的对生命的关怀,是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在孝道中虽然没有生命教育的概念,但无论是“孝”字中的意蕴、孝道观念,还是孝道教育,无不充盈着生命教育的思想和智慧,它对我们当前进行生命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理念】生命教育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教育。目前很多初中生缺乏对生命价值的认知与思考,普遍有着对未来、对生命意义何在的困惑,缺乏对他人和社会必要的责任感。本次心理活动课通过听生命成长的声音、折生命成长的形状、析生命成长的困惑、忆生命成长的经历、做有意义的小事5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认识生命价值、提升生命价值,赋予生命更美好的意义。教学准备:成长声音的音频,《蜡烛人的故  相似文献   

8.
意义与生命     
张业清 《考试》2011,(4):1-1
一定是,生命的存在与存在的生命不在同一层面,这导出"意义对生命是一种考试"这个命题。 人都有生命的存在,但并非全具备存在的生命。前者侧重肉体,后者强调精神。生命只要存在都合理,这是生命的本来,没有善恶之分。生命在人类社会中展开遇到道德法律,步入人的关系以及利益界面.就同步现出价值命题。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意义     
从古至今,多少名人在探索生命最高价值的崎岖道路上留下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从司马迁的生死观到蒙田的《热爱生命》再到陆幼青的《死亡日记》,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关怀生命意义感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意义感就是对生命意义的感受,是个体对生活的目的、方向和态度的看法,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感受。作为关怀人类幸福的事业,教育必须关怀人的生命意义,让学生感到生命是有意义的,形成一种意义感。教育应该让学生有人的尊严感,培育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和生命责任感,增加学生的生活愉快感,指导学生积极直面缺憾感。  相似文献   

11.
生命意义的心理学化历程首先开端于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弗兰克尔通过对意义治疗理论的基本命题、实现生命意义的途径和意义治疗的阐述赋予了生命意义心理学化的注解。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生命意义的研究重新回归到心理学研究视野中,心理学家通过量化的方法探讨了生命意义的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为高校开展生命意义感教育工作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随机抽取168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使用"生命意义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对象总体上生命意义和目标不确定;调查对象的生活目标、生命价值显著高于理论值,且差异显著(P<0.05);大一学生生命意义感高于大二学生,差异显著;没有或较少有人际关系困扰的大学生,其生命意义感、生活态度、生命价值、生活自主水平均显著高于有一定程度甚至更严重人际困扰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3.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反思不断发生的生命极端现象,意义的失落、教育的"纯工具化"理性成为生命失落的根本诱因,因而引导学生"为何而生",帮助学生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也就成为了生命教育的本质规定。由此,教育要唤醒生命之爱,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积极展现中赋予生命以意义;提升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在省察自我中发现生命的意义;涵化生命情感,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培养坚强意志,引导学生在挑战痛苦中实现生命的意义;激发责任感,引导学生在创造性劳动实践中开创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反思不断发生的生命极端现象,意义的失落、教育的“纯工具化”理性成为生命失落的根本诱因,因而引导学生“为何而生”,帮助学生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也就成为了生命教育的本质规定.由此,教育要唤醒生命之爱,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积极...  相似文献   

15.
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生命教育理念得到了全球性的高度重视。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将生命教育的意义完美的展示出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是重点发展目标。生命教育将高中历史教育更深刻的融入到实际生活的需求中。高中历史教学通过生命教育更好的贯彻了人文素养基础。想要高中历史教育更好的融入到生命教育中,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首先,使高中历史课堂向着生命化的方向发展;其次,积极收集各种生命教育素材,探索生命的价值。通过对学生进行触动、开发、激励以及感悟的方式,实现开拓心智、感化心灵、明确人格的功效。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因而尊重生命、超越生命。  相似文献   

16.
对人意识的能动性的认识,我们只是指出它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工具理性与思维能力,忽视了人的意识中所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即人的生命意义领域。正是人的意识中的这一领域的存在,人才显示出其非凡的生命力。人的生命力不是仅体现在他有怎样的理性工具装备,更在于他是有生命根基的存在。如此,他的自然存在才真正超越了动物。人的这种存在理解,才不至导致一个虚无主义的身体,不至于在人和自然、社会、他人、自己等对象之间仅仅作剑拔弩张的工具与目的性的思维与活动关系的理解。人的意义的领会以及由此具有的非占有的自我实现的感觉与意识才是人具有非凡生命力的秘密,才是意识能动性的最高体现。  相似文献   

17.
对教师生命意义、个人价值、主题选择的消解,不利于我国教师职业进一步发展。确立教师主体职业价值、实现制度的人性化、提升教师职业境界,是帮助教师实现生命意义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论教师生命意义的追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生命意义指"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以及教师在教育生涯中的自我确证感和自我实现感,它具有目的性、主体性、精神性和超越性等特征.目前,我国教师的生命意义在强烈的职业倦怠、被动的生存状态和异化的师生关系中被逐渐消解了.教师应该在学习、创造以及与学生的对话中不断追寻自身的生命意义,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安颐 《职业技术》2005,(6):14-20
大学一个充满了理想和希望的地方,也是无数拼搏的学生的目标.按理说,是一个宁静祥和又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地方.但是,近年来,大学生杀人和自杀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关于生命意义的研究涉及的学科众多,研究对象范围广泛,然而,对生命意义的研究主要涵盖在生命教育的研究内容中,对生命意义的界定、失落原因的分析和实现策略的探求过于空泛,不具有针对性。研究方法上,偏重于理论研究,脱离了具体的教育生活世界,教育现象学作为一种"面向事情本身"的研究方法应予以关注。研究对象上,中学生作为生命意义研究的重要对象,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此外,对于心理学、文学等领域已有的生命意义研究成果是否可以为教育所借鉴等问题,有待于研究者们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