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分析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按教学大纲要求,本节共两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本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编程加工的一般过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的第二节,按教学大纲要求,本节共2课时,本课是第1课时。教材选用了绘制函数图像作为范例,考虑到绘制图像的代码书写复杂,并且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图形学的知识支  相似文献   

3.
随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人心,如何利用学生的学习热情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师关心的重点。课堂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避免填鸭式的课堂也日益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它既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密切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特点,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结构类型。在课改实践中,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整合是信息技术教师所困惑的一个课题。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就是要将以往侧重  相似文献   

5.
《信息的编程加工》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通过前置性评价发现,高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他们接触程序设计较少,加之该部分内容本身相对枯燥,因此,激发学生兴趣,以消除他们对程序设计的恐惧心理,调动其积极性,显得尤其重要。此外,该节课的核心意义不在于让学生完全掌握编程,而应该是让他们在用编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编程加工获得体验,并了解其内在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何娟 《中小学电教》2014,(7):133-133
通过《信息的编程加工》教学,体验信息编程加工的一般过程;理解算法的概念以及算法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性;了解编程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感受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独特魅力;克服对编程的畏难情绪,树立学习程序设计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包亮 《教师》2014,(4):117-117
正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三节。该章节主要是描述一个编写程序的"过程",通过实例编程过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加工信息的过程(方法)。本节内容对学生的编程能力不做过高要求,学生只需了解某一段程序的执行过程,并能够根据问题需要制  相似文献   

8.
《信息的编程加工》是对前一部分教学内容《信息加工概述》的承接,主要描述一个编程过程,通过对整个过程的体验,让学生知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从而了解计算机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用算法描述实际问题,理解人的思维在计算机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三章《算法的实现》。教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从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三章《算法的实现》。教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从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让学生体验并掌握二分法查找算法的思想,并将这一算法体现到具体的应用中。  相似文献   

11.
表格信息的图形化是信息加工中很有效的表现手法,它能非常直观地将数据分析的结果表示出来。该节内容属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是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知识的延伸。结合课标要求,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一是将教材中“文明班集体评优活动”的内容改为以“‘快乐男声’13强人气排行榜”为例进行讲解;二是将常见图表类型中的条形图改为XY散点图,因为条形图与柱形图的用途相同,只研究柱形图即可,而XY散点图适合绘制函数曲线。我有意将XY散点图也作为本课的教学内容,其目的正是为了给数学学科应用信息技术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始于程序设计教学。程序设计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其独有的结构式思维方式,也是学生学习程序语言、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课堂观察说明任教教师:昌荣,教龄9年,中学一级教师。内容主题:《信息的编程加工》(必修模块)观察者:郑兴航张自珍虞晓月刘素珍魏一静胡晓军二、课前会议(2011年3月30日)(一)任教教师说课1.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知道利  相似文献   

14.
《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学习比较抽象、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减少这个问题给教与学带来的麻烦,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该部分内容的重要性。著名瑞士计算机科学家N.Wirth教授提出过一个公式:程序=数据结构+算法。就是说,一个程序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对数据的描  相似文献   

15.
教师出示一张毛笔书写的海报(书法、版面并不美观):  相似文献   

16.
张艳梅 《陕西教育》2010,(11):56-56
【设计思想】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意在渗透一种学习理念、学习方法。即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广东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材对本节内容的定位是,让学生在使用智能处理工具的过程中,对智能处理工具进行初步体验,并形成感性认识,进而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同时也为选修模块“人工智能初步”做铺垫。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应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Excel综合运用》是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7单元《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内容。本课主要复习Excel软件的基础知识、公式、部分函数的应用和图表的制作,引导学生综合、灵活运用Excel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绘制与加工图形》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内容很简单,并且通过前两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制作演示文稿的一些基本操作。在深入分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认为本课教学重点应当是教学生学会进行知识的迁移,并启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形成创意,于是,本节课我主要以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淡化枯燥的技术操作部分,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完成本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