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少人已对今年高考作文题发表了看法,其中批评的不少.概括批评意见,无外乎两点:一是说它的思想意义方面太偏向教化,不像语文试题;一是说它对考生制约性太强,没给考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我觉得这样的指责强人所难.  相似文献   

2.
“辨析语病”这一考点,不少考生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你不讲我还明白,你一讲我反而糊涂了”,这是不少老师搞“题海战术”带来的必然结果,因此,复习时要着力培养考生对语病的敏感能力,探求命题规律,归结出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下面以2004年高考全国及各省试卷为例具体阐述之。  相似文献   

3.
《教育现代化》2006,(8):2-3
让学生承受巨大压力,也提供了“刚性”的公平竞争机会 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升学考试,又一次在中国上演并谢幕,光考生就950万人,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 它肯定是中国目前最平等的竞争舞台,但历年来国内外对它的批评却极其尖锐。全世界了解和不了解中国的人都认为这样的高考太过分了,但没有一个人能明确地告诉我们,在中国的现实下,除了这样的高考,我们能用什么办法保证教育资源分配的公正。中国的高考太轰轰烈烈了,它从一个很特殊的角度,向世界展示着现代中国。  相似文献   

4.
对文言文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压轴题。从历年高考来看,它都是以选择题型出现,近几年(2000年春季高考除外)都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考生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其实占领这一“制高点”并不难,关键是要破译命题者设置干扰角度的“密码”。  相似文献   

5.
2007年安徽省高考作文试题一反常态.丢掉一直叫好的话题作文命题方式.而回归到全命题作文.让广大考生高兴得手舞足蹈。——《提篮春光看妈妈》,题目是不是太简单了?不少走出考场的学生这样嘀咕着。在当晚的电视节目里.我们又看到许多考生美滋滋地告诉记者说:“母爱是伟大的,我觉得今年高考作文挺好写。”真的好写吗?冷静地思索一番,你会看出这道试题平凡中的不平凡,它是有难度的。  相似文献   

6.
今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39(1)的失分很大程度上是考生对该试题的误读导致的。在6月8号上午考试完成之后.部分考生吐槽说“竟然考史观”.不少老师也慨叹说“这两年考历史,考得太专业,考史学理论、考史观”。网络上对今年39题(1)给出所谓的“参考答案”是“从近现代化的角度”。这说明这些考生和老师并没有很好地理解新课程改革下“新材料、新情景”试题的考查,并误读了命题思路。影响了作答。  相似文献   

7.
儒家教化说为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诟病者多,这些批评与诟病不少就值得再商榷、再检讨。孔子以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治教官师合一”而以“教”化天下的社会。孔子开出诗书礼乐教化传统的价值理性的人文基调,强调教化培植人的价值理性而“成人”。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儒家教化说的真义乃在“为天下而教化”而不是为“一家一姓”而教化,它的强固存在正是孔子教化为天下为人的理性启蒙之精神不灭的见证。  相似文献   

8.
面对高考语文有两个问题是最值得重视的:一是考什么;二是怎么考。这两个问题关系到高考的命题思路和考查考生的题型设计。考生只有对这些知识理解了,才能走出复习备考的盲区,变被动为主动,变不自觉为自觉。因为“3+X”的高考真真切切是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它与“3+2”考试是有区别的。我想谈下面四点: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离不开高考这根指挥“魔棒”。因为古今中外,没有哪一种社会活动能有中国高考这样强大的凝聚力量;语文高考,特别是高考作文,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强制性导向作用更是古今中外十分罕见,其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交错相融,令多少受它直接辖制或和它有利害关系的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从1999年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开始,近三年的高考作文在注重社会意义这点上是相同的。1999年命题和2000年命题的出发点都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今年高考关于“诚信”的话题作文,更有着明显的社会教化倾向,其…  相似文献   

10.
表达得体这一高考内容多年来就像独行侠,时隐时现,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正因为这样,考生往往忽视对它的复习。其实我们应该认清这个“独行侠”的真面目,并在此基础上做一些练习,做到有备无患。  相似文献   

11.
范守纲 《中文自修》2001,(7):106-108
作文以高分值在高考试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文如何备考,广大考生普遍关注。由此,有些考生轻信“猜题”,想走捷径,这是不可取的。说到预测,其实,就高考作文题型而言,不外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或者既给材料,又予命题三种形式。近来,说得较多的话题作文,这原是材料作文的一种。所谓话题,即提供一个谈话内容,由写作者各抒己见,自由发挥。至于高考作文的材料。或谈人生,谈社会,或讲科学,论艺术,历届高考问有出现。完全没有必要在“猜题”上徒费精力,这样做,于考试无实益,于身心有大害。  相似文献   

12.
一、“倡导宽容”岂可不设底线 有一种声音说,当前是一个提倡宽容的时代,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思想意识等方面的问题,教师不宜再去批评和指责了。我以为,这样的一种“宽容度”着实让人担忧!  相似文献   

13.
汪海云 《高中生》2013,(11):52-52
许多考生在考前会紧张,也有不少考生“面对高考却紧张不起来”,这反而也会让人“紧张”。因为“不紧张”所以“紧张”,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产生“面对高考却紧张不起来”的现象?考生又该如何应对呢?考生应该弄明白这些问题,以有效预防这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在物理高考中,命题者总是试图设置一定数量带有“陷阱”的试题,它与常规题不同,具有较强的引诱力,较大的迷惑性,较好的隐蔽性,因而当考生遇到这种习题时,极易掉入“陷阱”而导致错误,这一方面暴露了考生在一些知识经验上存在着局限性,另一方面说明考生思维方法上存在着弱点,下面以高考物理试题中的“陷阱”问题为例,对物理“陷阱”问题做一简单的分类,  相似文献   

15.
高考语文阅卷之后,觉得中学语文课必须重视逻辑知识的教学.今年高考语文试题有三处主要是考查考生逻辑知识的.一处是要求考生给“泥石流”下定义,一处是要求给题中指出的十二首诗歌进行科学分类,还有一处是要求考生辨明“封建制度”这一概念.考生在这三处错误甚多,有的甚至只字未答.如给“泥石流”下定义,不少考生既不能把泥石流形成的三个条件答出来,语言又不怎么通顺.又如给十二首诗歌分类,不少考生不知道使用“诗歌的时代”、“诗歌的作者”、“诗歌表达的内容和方式”这样三个标准.至于解释“封建制度”这一概念,他们既不知道“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更不知道“封建制度”这一词语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时指分封制,有时指封建社会的各种制度).无怪乎不少考生说:“这类试题真叫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16.
常常会听到考生这样的感叹,一篇现代文,你不出题,我能读懂;你若出题,我反而读不懂了。这是对阅读的误解。高考现代文阅读,是考生利用自己的语言认知能力和一定的知识积累,现场解读文本,整体把握信息,依照命题指向,筛选有效信息,组织语言作答的思维过程。它是问题化的“精读”,不是普通的“泛读”,这也就难怪考生会感叹了。  相似文献   

17.
胡继云 《新高考》2005,(5):35-36
为了提高试题的有效区分度,高考命题人常会使用一些手法来增加试题难度。本文将高考阅读理解题命题中常用的“绝招”介绍给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  相似文献   

18.
一位记者采访某高考刚毕的考生,问他对今年作文题的看法如何。该考生说:从现实讲,谁诚信谁就会吃亏,但为了应付高考,就必须说诚信的一大堆好话。就是说,这考生的作文说的并非心里话。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考生作文不敢说真话,这能怪考生吗?为了应试,可以心里一套,写的又是一套,只要得高分,管它做人若何?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我也会如此,这是一种无奈。问题何在,教育成为说假话的内因。某初中一女孩,一天因作业太多,直到深夜还未做完,眼皮直打架,便说:“妈妈,我想睡觉。”妈妈从梦中惊醒后问:“作业做完了吗?”女儿答:“没有。”妈妈心疼地说:…  相似文献   

19.
《青年教师》2006,(4):2-2
高考临近,考生为了更好地复习备考比以往更加关注各种媒体所刊髓的有关高考信息。近日来。一些媒体的广告中,说“请到了命题专家”,甚至“某某人在考试中心工作期间有近20年命题经所”等等。目前,教育部考试中心提醒社会各界,特别是考生及家长注意: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法规和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20.
’94高考优秀作文成功底蕴例示黑龙江绥化五中朱旗也许是去年的高考材料作文题限制太死,而影响了一些考生创造力的发挥吧,今年的高考文题采用了命题作文这种更为宽松自由的作文样式。考试结果,真的涌现出了不少妙制佳品的“急就章”。惊叹之余,分析一下它的成功的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