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秀梅 《职业圈》2014,(15):115-115
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依靠人才,“在工作中愉快的生活,在生活中快乐的工作”,这是员工梦寐以求的,也是和谐团队工作的核心内容。根据员工需求进行管理,从关心员工细节小事做起,依靠员工、尊重员工、凝聚员工、发展员工;其实质是“以人为本”,遵循“人本”理念,实现“人本”目的;其策略就是从平等的角度出发,与员工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开展心与心的交流;加强与员工的情感沟通,实行员工自主管理,营造良好的亲情文化;其目的是提高员工自身素质,提升企业凝聚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
党向阳 《职业圈》2008,(10):15-16
日本松下幸之助的哲理名言:“当有员工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最前面,身先士卒,发号施令;当员工增至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中间,恳求员工鼎力相助;当员工达到1万人时,我只要站在员工的后面,心存感激即可;如果员工增至5~10万人时,除了心存感激还不够,必须双手合十,以拜佛的虔诚之心来领导他们。”企业要留住人才,是编织笼子还是建造巢穴?如何才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企业与员工间的心灵契约?本文的论述读来有益。  相似文献   

3.
刘继红 《职业圈》2013,(29):140-140
黄龙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工会(公主岭)成立于1996年。多年来,在上级工会和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司经营管理团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以维护企业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为落脚点、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突破点,敏锐把握新情况、适应新形势,不断拓展工会工作维度。丰富工会工作内涵,着力打造“帮扶中心、维权中心、关爱中心、文化中心、宣传中心”的“五心之家”。逐步开辟出了一条党工共建、三级联动、共创五心的新格局。实实在在地为员工说实话、办实事,以真情赢得员工对工会的信赖。对企业发展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黄桥是一座文化名镇,已形成了以抗倭殉国的王良负责为代表的"忠"文化、以宋孝子顾昕为代表的"孝"文化、以黄桥战役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和以"心力管理"为代表的企业文化等文化名片,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厚重力和发展的凝聚力,实现在多年的企业管理中.江苏黑松林粘合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探索实践的"心之所及,力之所达"的《心力管理》在全国企业文化领域广为推传,是中小企业创新管理和持久发展的代表之作,为全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近日,记者就非公企业的文化建设对刘鹏凯董事长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5.
《孝经》自战国中期成书以来,一直为传统社会所重视,行孝成为修德之大者。《孝经》展现出完整的德性思想体系,所言孝道形上形下两面兼说,使道德行为紧扣其形上根源而不失修德行善的动力。「最高理型」的「孝」表示纯粹的道德价值,这是一个文化体系的价值根源。「次级理型」的「孝」表现为道德价值的「方向」(信念),关联于具体的文化内容则为「敬」。「敬」体现孝道的基本特质,故「孝敬」连言。孝之事行虽异,但孝之理却相同;孝行发乎本心,纯粹不杂,则孝之理与孝之行一体无间。「孝」由一身开始,而及于家国天下,由至诚无私的「敬」心贯串其中,而后为孝道之大成。至于行孝可保富贵等思想,则反映了德福一致的人心大愿。  相似文献   

6.
歌唱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古曰:“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歌唱的动机源于由感而发,曲源于心,歌随于情。《汉书、艺文志》载“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歌唱起于先秦的猎歌,随后出现的宫  相似文献   

7.
“优质服务是电网公司的生命线”,只有将“优质服务”这一“生命线”工程置于国网公司企业文化理念建设的高度,在企业形成浓厚的“服务文化”氛围,使企业“服务文化”深入全体员工心灵,指导员工行为,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8.
金理达  吴晓燕 《职业圈》2011,(28):84-84
全面建设以“四统一”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是新形势下国家电网公司运用文化引领力促进科学发展、深化“两个转变”、加快“一强三优”步伐的重要战略部署。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将核心价值观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县级供电企业,我们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国家电网公司战略部署上来,不断深化全体员工对基本价值理念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以“四统一”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是新形势下国家电网公司运用文化引领力促进科学发展、深化“两个转变”、加快“一强三优”步伐的重要战略部署。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将核心价值观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县级供电企业,我们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国家电网公司战略部署上来,不断深化全体员工对基本价值理念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彭天福 《职业圈》2013,(24):63-63
近年来,人们观念的日益更新,如何做好基层员工思想教育工作。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队伍管理和生产建设迈上新台阶。通过实践,探索出基层员工思想教育要做到“热心,耐心,暖心和诚心”的“四心”I作方法,收得良好效果。一、有热心,是了解员工思想波动的基础热心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做到善解人意,只有怀抱善良之心的人,才能更好地去理解人、谅解人、体察人、宽容人。要多看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启发员工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1.
《职业圈》2011,(10):76-77
如果只是聘请所谓的专业人士提炼出企业价值观然后进行宣贯;如果只在行为层面上训练员工要有统一的行为模式,企业文化都难以真正“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落地难,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不够重视员工的心理机制。如果不分时机地强行灌输,会导致员工的参与热情不高。文化无法入心。以员工心理动机为切入点,能大大提高企业文化落地的效率,真正实现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吴炜 《职业圈》2014,(33):37-38
国有文化企业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国有文化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影响着国有文化企业的发展,更影响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好国有文化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国有文化企业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南通更俗剧院为例,简论如何以“书记挂帅”为主导、以规范化制度化为特点,从而做好国有文化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长庆采气三厂2001年9月成立,是中石油长庆油田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以生产、处理天然气为主要业务的二级单位,2013年生产量将突破60亿立方米。全厂用工总量为1190人。平均年龄29.7岁,员工队伍组成呈现出多元化、年轻化、知识专业化等特点。近年来。长庆采气三厂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工作的新方法,形成了以“知员工情、答员工疑、解员工难、聚员工力、凝员工心”为核心内容的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工作“353”模式,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充分挖掘企业优秀文化资源。努力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点、体现行业精神内涵、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得到职工广泛认可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并使之成为员工爱岗敬业、争作贡献的精神动力。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水泥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中国生态水泥知名品牌”为宗旨,不断探索和推进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实现形式和有效机制。既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崔怀纲 《职业圈》2011,(9):15-15
精神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充分挖掘企业优秀文化资源。努力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点、体现行业精神内涵、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得到职工广泛认可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并使之成为员工爱岗敬业、争作贡献的精神动力。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水泥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中国生态水泥知名品牌”为宗旨,不断探索和推进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实现形式和有效机制。既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量芳 《职业圈》2013,(8):10-11
建设以员工为本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我国民营小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世界经济潮流中立足并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谐的“人和”企业文化.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一、建设我国民营小企业“人和”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建设以员工为本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我国民营小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世界经济潮流中立足并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重视了企业中“人”的因素。可以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和谐的“人和”企业文化,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管理机制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文化的成长,对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二、怎样建设我国民营小企业的“人和”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8.
玉茗 《职业圈》2014,(13):83-85
东方电子把造就知识工作者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最大财富,实行《职业导师制》《员工成长树计划》,打通了员工成才的快车道,创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中心”,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帮扶,引导员工提升心智、完善人格,增加幸福指数,倡导终生学习,做到高层引领、中层跟进、全员参与,培养高素质、高技术、高创新意识人才队伍。经过多年努力探索打造出了以“感恩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把东方电子每一个业务单元都变成了“幸福工作坊”。  相似文献   

19.
苏和丽  董小玉 《职业圈》2007,(4S):227-228
文章从“长房长孙”、“孝”和“长兄如父”的文化视角对高觉新的人生悲剧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其人生悲剧产生的根源并非是其“长房长孙”的家庭地位,而是儒家“孝”和“长兄如父”的伦理观念。他的悲剧命运是五四我国家庭伦理道德转型时期的无数青年命运的典型。  相似文献   

20.
母亚军 《职业圈》2010,(20):19-20
在大多数企业倡导“做企业就是做文化,树形象就是塑品牌”的今天,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从一名普通电力员工的角度出发,结合所在单位的一些实际情况,阐述了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对企业文化融体入心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