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教学片段师: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话,看你能发现什么问题。看,读着读着,哪个标点符号,哪个词,突然就跳进你眼睛里了?生:跳进我眼睛里的是那个"居然"。我觉得收获应该是很平常的事情,为什么要用"居然"这个词呢?  相似文献   

2.
与孩子们一起读书是我一天中最快乐的事儿。今朝依旧,我和孩子们在教室里围坐着,静静地读书。读着读着,曹鑫忽然说:"李老师,这书上有个错字,我改了。"我疑惑地抬起头,半信半疑。他今天读的这本《儿童文学:猫王》可是我特意买回的正版书,怎么可能有  相似文献   

3.
培根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的文字使我们脱离了未开化的状态。《走进教育的本质》为我搭设了一个平台,使我能够有机会以文字的形式,聆听大师的声音,提升自己的心灵。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已沉浸其中。合上书本,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古诗《江雪》时,我感觉"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点我做了精心的预设。在引导学生体会古诗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时,我问学生:"读着,读着,你们脑海中有没有浮现出什么画面呢?"问完后我满怀期待地等着学生回答:眼前所见到的是毫无生机  相似文献   

5.
一、"农夫"自述:王栋生的精神自传 王栋生先生的自述,一以贯之的深情、真切、敏锐、细密,以及叙述中潜伏着的思想的锋芒.读着读着,总有怦然的心跳,总有突发的想象,总让你情不自禁中"站立"起来,眺望"前方",回味教育与人生的"常识"-洪劬颉先生所描述的三种意象,总在眼前浮现.  相似文献   

6.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会有失败的苦痛,但无论怎样的经历,都是宝贵的、永远难忘的。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着读着,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一粒米到底有多辛苦呢?  相似文献   

7.
漂泊者     
朱进申 《新作文》2013,(Z2):36-41
评委授奖词:朱进申是很会写故事的人,从悲伤开始,至幸福结束;从离开开始,用回归结束。故事丰富圆满,特别注重细节,讲究情境,读着读着你会发现朱进申笔下出现的每一种事物都有一定的象征意味,比如标题"漂泊者"与文中的"WANDER"(游离、徘徊)主题酒吧,安雅的多雨和苏河的明媚,还有那束康乃馨。  相似文献   

8.
正在解读四年级下册的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时,我试着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读着读着,我的目光聚焦在一个词语上——惩罚。揪住这个词,我又读出了两个画面——一"锁"一"啄"。因为这两个画  相似文献   

9.
奶奶的爱     
暑假的一天,我在家里读书,窗外下着蒙蒙细雨……读着读着,我的头忽然剧烈地疼起来,好像有千万只蚂蚁在头脑里撕咬着神经,我不禁大叫起来。正在烧菜的奶奶闻声赶来,顾不上擦手上的水,着急地问":怎么了?怎么了?"我那时已  相似文献   

10.
李娟 《班主任》2015,(2):56
学完习作"怎样写书信"后,我让每个学生给自己的亲人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第二天收上来后,我认真阅读着一封封书写工整、语言流畅、感情真挚的信件。读着读着,忽然看到一封写给我的信:老师:您好!今天,您让我们写信,我很高兴,但父母不知在何地打工,家中的奶奶又不识字,我想来想去不知写给谁,只好写给您了。  相似文献   

11.
已故著名作家赵树理写的《李有才板话》一书中有个人物叫张德贵,很圆滑,总是跟着一个叫恒元的人的指挥棒转,书中写道:张德贵,真好汉,跟着恒元舌头转——恒元说个"长",德贵说"不短";恒元说个"方",德贵说"不圆";恒元说"砂锅能捣蒜",德贵说"砂锅捣不烂"。因为写得形象、有趣,初中生赵志(化名)读着读着笑出声来。笑声惊  相似文献   

12.
曾读到一篇题为"一棵歪脖子树"的文章,文中叙述了一位小男孩在"淘气"中的成长经历.读着读着,我独生女儿的形象渐渐在我头脑中清晰起来,她不正是一棵歪脖子树吗?说她"歪",是因为她的脾气、她的性格、她的习惯、还有……  相似文献   

13.
<正>1673年的一天,英国皇家学会收到一封厚厚的来信。信中的文章题目很是蹩脚:《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这算什么题目?冗长又没有技术含量,肯定是哪个蹩脚的幻想家的"大作"。可读着读着,科学家们惊呆了,他们知道,世界将会因此改变。信中提到的微生物,其发现者是一个名叫安东尼·列文虎克的人。列文虎克是荷兰人,与母亲相依为命,困顿  相似文献   

14.
一天,我在新华书店看科学杂志,读着读着,读到了一句话:“如果地球没有引力会怎么样呢?请小朋友想象一下。”于是我开始想开去……  相似文献   

15.
在翻阅《班主任之友》时,读到一篇题为"一棵歪脖子树"的文章,文中叙述了一位小男孩在"淘气"中成长的经历。读着读着,我独生女儿的形象渐渐地在我头脑中清晰起来,她不正是一棵歪脖子树吗?说她"歪"是因为她的脾气、她的性格、她的习惯、还有……  相似文献   

16.
当下的满分作文不乏温暖的、和谐的和令人喜爱的东西,可读着读着就不接地气了,话语方式一路高歌,集体审美,乐此不疲。关于"审丑",怎只字不提?尼采认为,丑比美更深思考绝望中迅  相似文献   

17.
取教案     
黄小音 《广西教育》2013,(32):66-66
那天早上第五节是我的语文课,要上的课文是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上课后不久,我让学生齐读课文,读着读着,我忽然记起了一件事,于是大声叫住了大家。全班69双眼睛齐刷刷地盯住我,都在用眼神问我:"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啦?"我告诉自己要临危不乱,因为此时我记起了一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到远方去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读着这句诗的时候,眼前就浮现出步履蹒跚的老者,青丝转眼成白发,而那颗回家的心却不变。我仰头问他:"既然终究是要回来,当初为何要出发?"老者答:"年轻人啊,到远方去吧,那里有理想在召唤。"  相似文献   

19.
正悦荐韩寒的文字有种冷面滑稽的感觉,读着读着忍不住想笑。作者用一个善意的谎言教育女儿:这世界不是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但这世界上的很多东西不能只用好或者坏来形容。不能以二元对立、非黑即白,贴上标签即可捕杀的方式面对世界。韩寒做爸爸貌似挺成功的,他似乎明白了教育的真谛:爱与耐心,还要加上孩子能明白的方式。我想,标题"这里会  相似文献   

20.
读着你的信,耳边响起了周华健的歌《有一个朋友是你》:"我真的喜欢这样/有一个朋友是你/快乐在一起梦想在一起/那种默契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