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等学校是授权性行政主体和民事主体的结合体,它所制定的校规应当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1)对于规定学位、学籍等涉及学生受教育权的校规应当认定为抽象行政行为,接受行政法的监督和审查;2)对于有关学校生活以及教育设施和公共设施使用的校规属于学校自治范围内的规章,除侵犯学生的基本人权外,不应接受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规制定权限问题主要涉及如何在学术自由权利保障、学生权利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保障之间实现合理平衡。虽然高校校规制定权来源于作为宪法基本权利的学术自由权利,但是学生权利保障以及最低要求的学术水准和教育质量等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保障,都要求高校自主办学领域必须适用法律保留原则,高校校规制定权由此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4.
5.
分析了学位撤销的法律渊源与基本特征,梳理了学位撤销目前所面临的理论和现实困境。基于对中美学位撤销案例的收集整理,比较和归纳了不同学位撤销事由及法院判决中体现的司法审查要点。以此为基础,将学位撤销分为学术类和非学术类,认为非学术类撤销应较学术类撤销适用更全面的司法审查,并分别就法律适用、实体审查、程序审查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司法审查路径。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通过对8所"985"大学开除学籍处分规定的文本分析,发现高校开除学籍处分规定存在违反上位法的不合法情形和违反比例原则的不合理情形,并各自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形态.本文主张,为实现依法治校、完善高教法律制度体系,高校应依循以下路径对开除学籍处分规定等校规进行修订完善:建立校规合法性审查制度,建立校规清理制度,建立校规制定的学生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8.
梳理司法大数据的样本案例可以发现,尽管形成学位授予讼争的主要原因是违纪行为和学业成绩评定,但学术自治与司法审查的真正张力却是违纪行为关联的正当性;司法审查正试图突破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限制为受教育者权利提供无漏洞的法律保护。进一步考察涉讼110所高校的学位运行制度,学位授予关联违纪行为的规则普遍存在,但又繁杂失范。由于高校设定的学位授予条件对受教育者权利的实现影响重大,同时也是学术自治的核心内涵之一,因此高校应回应司法审查之扩张趋势,高度重视治理规则的针对性完善,进而形成与司法张力的动态平衡;同时还应坚守学术自治底线,保障自身社会功能的完整实现。  相似文献   

9.
对教育法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梳理与分析,不仅有助于厘清教育法学学科发展与研究生培养的历史脉络,同时也为该学科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方向。通过从学位论文年度产出量、培养单位分布、就读专业所属学科和关键词与研究主题等角度对教育法学博士论文进行的统计和分析显示,学科发展、博士培养与研究关注呈现密切联系;"群聚效应"与"遍地开花"的培养格局仍将持续;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贯穿始终;重复研究问题理应受到一定重视;高等教育法律问题成为稳健型研究领域;境外比较研究尚有拓展空间;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或需加强。教育法学学科应当摆脱初期的无序生长状态,尽快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高校拒绝颁发学位证书或者撤销学位关涉学生的重大利益,对此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寻求救济。通过对近三年来13起高校败诉行政案件的分析发现,高校作出的不予颁发或撤销学位决定因存在以下情形被法院判决败诉:一是认定事实不清,二是适用法律错误,三是行政程序缺失,四是裁量明显不当,五是校规与上位法相抵触,六是处理决定缺少行政行为生效的基本要件。为有效降低或避免行政案件的败诉风险,高校在强化依法、依规治校办学理念的同时,还应当科学制定校规,并在学位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学位授予或撤销引发的学位授予单位与学生的行政诉讼案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案件的争议焦点是学位授予单位设定学位授予条件的合法性。设定学位授予条件既属于学术自治,又涉及学生的基本权利。近三年34起涉及学位授予的案件,在一定程度上与学位授予单位设定学位授予条件存在事项界定不清、不授予学位或撤销学位程序违法等问题。设定学位授予条件行为兼具法律授权性与学术自治的双重属性;设定学位授予条件应当同时符合实体标准与程序标准。  相似文献   

12.
产教融合的深入进行最终要落实到组织层面,即实现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组织融合。在组织社会学的视角下,职业院校和企业在组织性质、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及组织文化等方面既有差异性又有一致性。差异性决定了双方组织融合的阻力,一致性又为双方组织融合提供了可能。职业院校和企业在组织性质存在根本差异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在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三个方面实现融合。  相似文献   

13.
以探寻中国数学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为出发点,选取近20年“知网”中1?727篇关于数学教育研究的CSSCI索引论文为样本,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实证分析,从总体发文趋势、核心作者、核心期刊、核心研究机构、研究主题分布等5个维度对数学教育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学教育研究总体呈现波动中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近5年发文量有下降的趋势;高校研究者和师范类院校是数学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和主要基地;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于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理论、数学教师教育、数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数学教科书、数学教育评价、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数学文化、数学教育技术、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等.通过研究,更好地推动了数学教育研究者追踪数学教育的进展,为中国数学教育决策和数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表现为对教育不平等的矫正。围绕政策价值分析的3个基本向度展开,从价值选择、合法性、有效性3方面对预科教育政策作出价值分析,并结合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的实际,指出政策价值的有效性较差,主要体现在:预料教育的考核不力,无法从教育质量上矫正不平等;生源地控制不严,矫正了群体不平等却忽视了个体不平等;奖、贷、助体系不完善,无法矫正经济资本不平衡带来的教育不平等等方面。要有效实现预科教育的政策价值,则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预科考核和评估制度,严格控制生源地,完善贷、奖、助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1—2020年6岁以上残疾人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教育基尼系数的测算结果,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间及区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殊教育发展状况。结果表明:我国特殊教育公平程度有所提高,教育基尼系数由2011年的0.313下降至2020年的0.308,整体处于相对合理阶段,平均受教育年限在6.33—6.53年之间,受教育程度普遍处于小学阶段,但仍有近一半的省份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区域间特殊教育发展不均衡,东部与中部特殊教育公平差距呈缩小趋势,西部与中部特殊教育公平差距呈缩小趋势,东部与西部特殊教育公平差距较大且呈扩大趋势。特殊教育不公平程度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西部各省的教育公平差距最大。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发展目标之一是“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教育如何服务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近五年的学术成果、研究重点和热点成为本课题研究的起点.我们选取2008-2012年有关农村教育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为分析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调查了我国农村教育研究现状.调研发现,教育学、农业经济、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等是其重要的学科研究领域.在教育学研究中,涉及农村教育办学的各个层面,但侧重基础教育.农村教育合作研究程度偏低,而基金资助比例较高.研究的相对热点为城乡一体化、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农村教师、新型农民、农业现代化、农村学前教育等.热点的出现与国家政策的出台关系密切.调研结果对未来农村教育研究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终身教育研究经历了研究的起步阶段、研究的发展阶段、研究的多样化阶段和研究的理论深入阶段.其研究内容主要是终身教育的价值研究、终身教育的比较研究、终身教育的法律研究、终身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关系研究、终身教育的体系构建研究、终身教育的学科研究等方面.但是,在终身教育研究过程中存在诸如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与不足之处.为此,需要促进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推进研究理论的深入化,促进“一线”工作人员的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校信息公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趋势和结果,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获取高校信息的权力。目前,国内高校的信息公开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信息主动公开的意识欠缺、信息公开的受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信息公开的过程存在选择性、隐蔽性和利我性、信息公开的评议和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高校信息公开要落到实处,必须从主动、准确、及时、制度化、立体化等五个层面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9.
将高校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高校管理人员存在"职业倦怠",而且严重程度高于教师。管理人员自认为在地位、薪酬、发展空间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对待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应改变过于强调管理人员的作用和给予管理人员相对过高待遇的高校生态,实行包括取消"双肩挑"岗位在内的系统改革,逐步实现对管理人员由身份管理到岗位合同管理的转变,从而实现高校公平价值观的重构。  相似文献   

20.
基于珠三角区域大学生就业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专家意见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HP法测算区域大学生就业吸引力综合指数,对珠三角区域的大学生就业吸引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就业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另一个方面,高素质、高技能的大学生人群在珠三角区域大量就业,提升了珠三角区域就业人口的整体人力资源水平,进而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