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文旅融合发展迈入“十四五”时期,新型城乡公共阅读空间成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文章探讨我国新型城乡公共阅读空间研究与建设现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标准化建设、服务理念、服务网络、服务实效性四个方面,探索我国新型城乡公共阅读空间高质量发展道路,以期为全国各地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泛阅读空间"是一般阅读空间的同构性移植和功能性拓展。从空间类型划分,"泛阅读空间"可分为厅堂式、阶梯式、走廊式和阳台式等,通过不同的形态构建出多样的阅读体验。"泛阅读空间"亟待解决提供信息无缝支撑和展示社会文化内涵两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民众茶园作为民众活动的中心场所普遍存在于城市和乡村,政府在其中推行民众教育和引导民众阅读,着力将其建构成“公共阅读空间”。本文以空间社会学中列斐伏尔提出的“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性空间”的视角来审视民众茶园,民众茶园由政府主导建立,围绕民众阅读需求进行建设,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其物质空间。同时,在民众茶园物质空间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制定茶园规章制度、阅读制度以及开展诸多阅读推广活动生产出了民众茶园的“公共阅读空间”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对高层次公共文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公共文化研究具有交叉性和复合型特征,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符合公共文化发展现实需求,又符合公共文化研究发展规律。本文以“公共文化学习共同体”为组织形式,建立“书院制”“导师制”和“学分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形式,在公共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并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公共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策略要点进行深入思考。该模式可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学科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提升居民阅读获得感是新时代农村公共阅读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立足湖北省69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村居民公共阅读获得感总体特征,运用关联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再以logistic回归明确群体间差异。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公共阅读获得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个人阅读喜好程度、阅读重要性认知、农家书屋平均停留时间及借阅册数与公共阅读获得感正相关;不同的职业、居住地、阅读习惯,以及农家书屋参与次数及阅读活动参与情况不同的群体间存在显著的获得感差异。要提升农村居民公共阅读获得感,应完善阅读服务供给和阅读场景营造,提高农村居民公共阅读的参与率和参与度,采取差异化和针对性策略提升不同群体的公共阅读获得感。  相似文献   

6.
概述安徽省基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总体状况,探究安徽省内市域、县域中较为典型的基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案例,提炼出安徽省基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中的共性特点,进一步发现我国基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中城乡发展不均衡、多元业态难协调、考核奖惩难落实、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难点、热点问题。提出城乡一体发展、健全参与机制、规范考核评估、加强顶层设计等措施,为我国基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邓庄 《现代传播》2019,(3):50-55
从空间视阈出发,阐述了城市记忆是在实体空间、虚拟空间与人们的空间实践中生成。怀旧和纪念空间是城市记忆的表征,媒介书写建构了多样化的城市记忆,民众则通过社会性、日常化的行为实践来维持与认同城市记忆。网络对日常生活的全方位介入,催生了新的社会实践,进一步促进了大众与城市记忆的接触与对话。城市记忆的建构与传播需要给不同的记忆内容与形式提供空间,真正建构以人为主体,以有益于人的体验和解放为价值取向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8.
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是全民阅读的制度平台,是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全覆盖和普遍均等的重要举措。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分析,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主要特点有政府主导、总分馆制、行业示范、资源整合;政府主导要符合乡村国情意识,总分馆制需要组织体系保障,行业示范是服务专业化品质的保证,资源整合与公共阅读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同步。  相似文献   

9.
城市全民阅读空间构建是全民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版社作为全民阅读链条的上游环节,主要在三个方面参与着阅读空间的构建:一是立足城市,思考阅读空间的构建可能;二是定位阅读,提供差异化的阅读产品;三是围绕空间,开发多样化的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群体案例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考察民宿公共阅读服务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协调处理公共和个体的关系、保障服务资源有效供给、对服务管理进行有效控制等民宿公共阅读服务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戴西伦 《中国出版》2020,(20):45-49
公共阅读空间研究主要聚焦概念辨析、特征探讨、空间形态分类等方面,对公共图书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空间建构有较多讨论。现有研究对阅读空间"公共性"的论述仅局限于公益性维度,将政府主导、非营利性视作公共阅读空间的判断指标。阅读空间的公共性,应纳入可达性、参与性、交往性等更具公共性维度的指标,同时将线上公共阅读空间的建构与线下结合起来考察,拓展对公共阅读空间形态和公共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13.
从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已连续10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受到更多重视。近年来,我国城乡涌现许多小而美的公共阅读空间,在得到公众认可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城乡小型公共阅读空间设计与运营存在的问题和实践案例进行研究,为小型公共阅读空间设计与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支撑点,事关书香社会建设。本文分析我国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内涵与特征,总结当前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现状,指出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全民阅读,从塑造新空间的社会形象、提升新空间的服务内涵、创设新空间的主题文化、打造新空间的智能服务等方面,提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共阅读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人民群众提供阅读活动和文化交流服务的重要场域。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以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研究背景,论述了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现实意义,集中分析影响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因素,借鉴国内图书馆空间再造以及各种阅读空间建设经验,提出公共阅读空间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共阅读空间的建立与现代图书馆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的建立是现代公共阅读空间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近代以来,以图书馆为主体的公共阅读空间面向社会大众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改善阅读条件、积极向社会各个层面推广阅读。以图书馆为主体的公共阅读领域以社会教育为己任,旨在营造公共阅读环境、提高国民素质,倡导公共阅读、开辟大众自我教育和学习的新途径,主要通过建立各种类型图书馆、更新观念、鼓励和促进各种读书会的建立、促进读书风气的形成、完成社会教育的任务等方式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政社合作下我国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出现了多种发展模式。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网络调查法对我国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发展模式进行调研,总结出政社合作下我国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与运营有PPP模式、购买服务模式、捐赠模式、多方协同模式,并针对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融合服务模式是档案服务创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融合服务模式为研究对象,对三种服务模式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融合服务平台,并探讨了其实现框架。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