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电影艺术的多种功能与价值为主要依据,把新时期的电影创作分为三种类型:一,给观众以教育、启迪的社会电影;二,给观众以娱乐的通俗电影;三,给观众以知识的文化电影。这三种类型电影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指其主要倾向与趋势而言。它们之间彼此并存,相互依托、影响、补充与渗透,构成了新时期电影创作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复杂化、精细化的特点。亦表现了不同层次的观众对电影艺术的审美心理与欣赏习惯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2.
穆时英是软性电影论的代表性人物,其相关论述中的电影艺术观念有全面梳理的必要。穆时英主张形式主义艺术观念,表现出对电影艺术形式层面高度的敏感和重视。他较全面地分析了蒙太奇这一电影艺术的核心形式原则,初步阐述了蒙太奇作为电影文法及电影修辞法的不同体现及具体运用法则。此外,他对电影批评、明星、表演、文学改编、观众接受心理等方面的论述也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他的电影观念不仅体现出一种"不合时宜的"超前性,而且对于思考中国电影理论及电影实践的创新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富有"陌生化"的电影作品可以更为有力地吸引观众的审美注意,激发观众的审美想像,使他们获得更加隽永的审美体验和更加独特的审美认识.因此,在电影接受中,观众对影片能否形成强烈的关注心理,与编导是否善于利用情节发展、语言运用、题材选择和技术手段中的变异因素、反常因素对于帮助观众产生陌生感或新奇感大有关系.各种艺术(包括电影)都会在漫长和复杂的心理演变中形成自身特殊的惯例形式,没有人会以一种不受惯例经验影响的态度接受艺术."陌生"固然可以引起注意,但是要把注意持续下去,还得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以及逻辑思考能力.考虑到电影接受的问题,编导应巧妙地把握陌生度与理解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影视翻译者们几乎把"整个世界"搬到中国观众眼前,将世界范围内的优秀影片引进中国。中国广大的电影观众对新鲜事物有着饱满的热情,与此同时,培养一种健康向上的审美心态、获取一种愉悦的审美感受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电影业的繁荣发展,电影字幕翻译也被提升到一个较高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对于电影字幕译者来说,怎样使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能更好地接受通过字幕传达的信息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因此,电影字幕译者有必要将接受美学运用于字幕翻译研究之中,以揭示电影字幕的交流本质和译者在字幕翻译过程中的双重身份,并遵循"观众期待视域下的功能对等"及"跟随潜在读者"的翻译准则,针对影响观众接受电影的心理和文化因素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科技电影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观众可以"看"电影,"听"电影,"触摸"电影,甚至能"闻一闻"电影的味道。采用高科技手段,让观众调动各种感  相似文献   

7.
体验经济时代,观众收视心理正经历着从感官"服务"到"游戏"、再到"心理体验"和"审美体验"这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并由此引发了电影文本的转型。电影本身顺应经济形态产生了巨大变化,电影产业的发展又进一步推进了体验经济的前进。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欧洲先锋电影运动被认为是一次“精英运动”,是精英性和违背了观众的惯常审美心理导致其迅速消逝。但对观众的审美心理作出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先锋电影迅速消逝的原因并不是它违背了观众的审美心理,而是由于观众感知积累的缺乏;精英性也并未导致先锋电影走向尽头,反而使其摆脱了早期的“杂耍”身份,成为了20世纪整个现代主义文化的一条支流。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结构主义被后结构主义的逐渐替代,随着阐释学的东山再起,随着现象学哲学对客观主义哲学的反叛,电影研究的重心明显地从电影文本转向电影与观众的关系,转向电影观众本身.观众论新生影片分析的各种角度及理论批评的多元态势.不仅如此,观众论的研究重点在于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心理和观众的心理结构.观众论的这种研究有助于影片创作的适销对路,特别在经济规律支配影片发行市场的今天,观众论的研究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妞电影"是好莱坞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新型类型片,中国内地的此类影片也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2011年的电影《失恋33天》开创了国产"小妞电影"的新局面,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更是以5.2亿票房成绩创造了国产"小妞电影"的最高潮,笔者认为,比较两部电影可以看到国产"小妞电影"从对好莱坞亦步亦趋的模仿到与现实生活接轨的蜕变,显示出影片创作团队对主流观众心理脉动的把握越来越精准到位。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好的电影字幕能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形成观众心理上的"先行消费",成为影片质量和特色的象征,因此,人们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推出种种妙趣横生、生动活泼、独特新奇的电影字幕,激发观众的欣赏欲望。一个成功的字幕翻译应该能够深入观众的内心世界,激发观众产生丰富的联想,促使欣赏过程顺利进行。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方法加以指导,有鉴于此,笔者在分析大量译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英文电影字幕在翻译过程中常见的语意和语势,以期在此方面  相似文献   

12.
电影片名,犹如电影的品牌商标,有极强的“导视”作用。电影片名翻译应以影片观众的感受为重点,以观众是否理解接受乃至喜欢为主要衡量标准。而英语片名的汉译则应以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期待和文化心理为出发点,依据翻译中的功能对等理论,结合英语电影片名的特点,英语电影片名汉译有音译、直译、意译、创译等方法。译者应尽可能遵循简洁、适度、创新的翻译原则,以期吸引观众注意,获得票房成功。  相似文献   

13.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文学是电影发展过程中吸收和借鉴的重要因素,电影也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但并不能因此就将电影与文学等同,将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等同。电影语言注重形象、注重造型,它可以是文学语言的延伸,强调声和画的结合,擅长表达时空。而文学语言则注重描写、注重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擅长刻画心理。电影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电影的文学性和文学本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4.
音乐电影是通过艺术和电影故事共同表达的手法,又称"音乐片",升华电影故事内涵,是一种以音乐为素材的电影艺术形式,是一种新型艺术表现方式,备受广大影视观众所喜爱.为此,本文将从现代音乐电影入手,分析音乐电影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电影叙事是否依据一个形式惯例传统,电影理论把电影分为类型电影和非类型电影。事实上,来自于既有惯例的类型经验影响看我们从日常生活到艺术欣赏很多行为中所具有的心理模式;我们的相关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以此建立。本文讨论的是在观看类型电影的时候观众的欣赏态度,并将这个态度分为“作为基础的惯例经验”、“欣赏时建构的心理时空”和“态度的娱乐指向”三个部分,从中可以看到三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和观众欣赏类型电影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片名好比影片的门楣,好的译名能够使影片锦上添花,使观众欣欣然想先睹为快。而在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观众是一个能动的主体,观众对译名的阅读和接受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行为。文章从语言、文化的差异及观众效应,即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等角度,阐释了电影片名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电影中的教师形象不仅能够让现实生活中的教师反观自己的职业行为,也能够直观地反映公众对教师的角色期待。由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和你在一起》向观众展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一种以"离经叛道"的江老师为代表,一种以"威严狡黠"的余教授为代表。这两种类型的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态度都大相径庭,却又有各自存在的客观原因,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8.
心理距离是审美活动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总是调动各种艺术手段,以使作品具有诗意性、超越性。电影作为最普众的一种艺术形式,往往通过画面、音乐、细节以及人物关系的设置等,来营造心理距离,从而使观众产生耳目一新、回味无穷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9.
模因论视域下电影片名翻译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影的国际化进程,影片名之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影片译名须顺应目的语国家观众的欣赏心理、符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特征,这样才能获取成功。鉴于电影片名翻译的这一特点,运用模因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电影片名之翻译模式展开讨论,提出了三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视觉意象的表达就是观众主观的"意"与影视画面中客观的"象"相融合,内心情感与外界景象的统一。电影符号中的色彩、影调、镜头、转场及其蒙太奇的技巧都能够很好地传达画面的意象,经过剪辑技巧和形式上的加工,创作者可以更好地将意图通过艺术手法表达出来,从而转化为观众心理上理解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