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好记者讲好故事》2023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突出媒体融合元素,用线上线下直播互动与演播室现场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体现媒体融合的传播效果。本文借此提出,新闻从业人员应不断适应媒体融合大趋势,向全能型记者转型。  相似文献   

2.
周巍 《传媒》2021,(14):67-69
全媒体时代,通过讲故事来阐述、宣讲理论,给人以启迪并使人产生共鸣,成为党课的创新传播形式.党课《从"心"出发》在故事内容、讲述者、讲述方式、传播平台等方面精心谋划,既讲"好故事",又"讲好"故事,成功提升了党课的传播力和引导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党课.  相似文献   

3.
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了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这也是新时期对新闻工作者的具体要求。作者以央视和湖北电视台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为例,深入分析新闻工作者如何践行四力,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4.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推出的脱贫攻坚主题纪录片《无穷之路》在香港和内地成功“出圈”,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增强了青年一代的民族认同感,在海外也颇受赞誉。从采访表现来看,主持人风格亲切,全程伴随式的深度体验采访让观众得以深切感受脱贫地区的巨变;从叙事角度来看,《无穷之路》摒弃宏大叙事,以脱贫前后的村民为故事主角,展现普通人平凡而闪光的脱贫故事;在视觉表现方面,镜头语言丰富,剪辑节奏轻松明快,融合了网络视频理念;节目传播平台多元,在香港的电视端和内地的网络端首播,粤语、英语、普通话多语种传播,满足不同观众需求;《无穷之路》超越偏见,在语态上淡化意识形态,在传播效果上超越意识形态,以港人的视角和平凡真实的情感打动观众,讲好中国故事。香港媒体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高,运作成熟,有着稳定高效的海外传播网络,是向全球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未来可以深化媒体合作模式,探索国际传播新样态。  相似文献   

5.
马芳 《采.写.编》2021,(2):117-118
中国故事有中国风采、亦有中国文化与自信。融媒时代悄然来临,新闻报道“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重大。借此,探讨了媒体人“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厘清了融媒时代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四条路径。旨在引发当代媒体人思考,为讲好中国故事做出不懈努力,让中国故事讲出道理、讲出文化、讲出大国风采。  相似文献   

6.
许多报业纷纷往全媒体转型,并强调培育"全媒体记者"。其实,不论记者个体还是一个媒体单位,打造"全媒体记者"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全媒体记者"是个相对的概念,不能取代专业型记者,更应强化"全媒体记者"的群体观念。  相似文献   

7.
苏蕾  纪小静 《今传媒》2023,(9):50-54
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需要突破新闻驯化,本文选择我国对外传播优秀案例云南象北迁的国际报道为样本,分析了该报道的框架、主题以及消息来源,研究发现:在该报道中,国际媒体沿用了我国媒体报道框架,新闻驯化率较低,训化策略比较简单,在调用本国和西方消息来源“驯化”新闻方面表现较弱,大量使用了我国消息来源,具有“反向驯化”特征。对此,提出生态软新闻能够有效降低新闻驯化程度,我国媒体要拓展报道深度和广度,突破新闻驯化,以增强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游琪 《传媒》2023,(12):44-46
完成股权重组后的凤凰卫视,以“新起点、新格局、新机遇”进行了改版,通过创新全媒体语境下的内容生产与表达手段,深入开展中国文化、中国形象的全球传播。本文立足凤凰卫视全媒体新闻报道和精品节目案例,分析其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以期为主流媒体更好地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并在此后多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塑造我国的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主流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当前,亟需从业者坚定"四个意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强化讲好故事的文学素养,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四力",增强国际对话能力、融媒技术应用能力和情感传递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方晓恬  刘华东 《传媒》2022,(3):39-40
新闻工作者对传播方式方法的创新,将有助于人民群众更好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本文对2021年《光明日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系列报道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在传播内容上,《光明日报》通过讲好党史故事生动再现了百年党史;在传播形式上,借助全媒体创新了党史报道形式,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光明日报》充分发挥党报舆论引导作用,有力配合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1.
杨晓雯  刘双跃 《传媒》2023,(10):90-93
“讲好中国故事”从提出至今,已逾十年,相关研究成果颇多。本文研究了文化生态学的整体性和多元性观点对“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生态隔阂的弥合作用,探索了其历史积淀性和动态性观点与“讲好中国故事”叙事路径的内在联系。在此理论基础上剖析中国故事的叙事要素生态位,并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视角,构筑中国故事的叙事文化生态系统。根据该系统模型,对本体叙事生态位和客体叙事生态位进行生态化构建,以此形成“讲好中国故事”的整体叙事形态:多元—动态形态,以此助力中国故事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2.
向志敏 《今传媒》2024,(2):63-66
母题是文学电影叙事的动力因素,是整个叙事结构的潜在构成要素。神话母题是神话学中常见于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共同主题或元素。国产动画电影中两个常见的神话母题“人蛇恋”与“英雄之旅”,集中体现于2019年的《白蛇:缘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运用“神话母题”讲好国产动画电影故事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神话母题在动画电影叙事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3.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文作者结合湖南卫视最近的一次正面宣传实践,着重谈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背景下,出版业在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方面有了质的突破。但是,当前国际舆论格局下,出版业对中国故事的核心精神阐释、意义建构、叙事策略、表达方式、回应受众精准度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不仅影响中国故事的丰富延展,而且直接影响中国声音的清晰传递以及中国国家形象的准确塑造。  相似文献   

16.
张岳贤 《今传媒》2024,(2):136-139
近年来,基于“讲好中国故事”视角的大学英语课程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的主要方向之一,“讲好中国故事”与大学英语课程相结合可以使语言、人文知识的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研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大学英语课堂“讲好中国故事”的现状,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加强大学英语教材建设,加大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挖掘合适的“中国故事”元素,旨在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湖南卫视在精准扶贫报道领域持续发力,连续六年推出"新春走基层现场直播""扫码扶贫"、《为了人民》《黑茶大业》《走进深贫村》等有全国影响力的报道,激活一方水土、激励一方人民、激扬一个产业,推动精准扶贫向纵深推进。本文深入分析贯穿湖南卫视电视新闻扶贫报道的策划逻辑、呈现创新和传播方式,从新闻实践中萃取精准扶贫报道的规律,为新闻媒体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推精准扶贫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具人民性的世纪工程,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祁乐乐 《新闻战线》2020,(10):68-71
浙江安吉广播电视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新闻敏感性,围绕"安吉黄杜村农民党员先富帮后富向贫困地区捐赠1500万株扶贫茶苗"这一精准扶贫重大事件,全程化跟踪、全方位记录、全平台呈现,推出了一批有声势、有规模、有深度的融媒体报道,正向赋能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9.
<正>传播好中国声音,要确立全员讲好中国故事的"大宣传观",以赢得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认同为目标,在统筹全局、创新方式、拓展路径等方面下足工夫;要以"敢讲"+"善讲"的姿态和作为,让世界更充分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全面走向世界,为中国发展与世界和平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更强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20.
吕妍 《新闻传播》2023,(15):9-11
做好对外传播是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责任和担当,也是彰显当下主流媒体融合力、传播力、影响力的试金石。短视频在“讲好中国故事”工作中具有契合国外受众阅读习惯、话语模态多样化、易于激发受众情感等优势,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主流媒体需要结合不同区域的用户习惯推出针对性的传播内容,塑造画面丰富的动态影像故事内容,借助小故事讲述大道理以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同时也需要合理应用技术手段实现传播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助力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