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植根于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绿色技能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实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关键道路。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其中,德国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由现状调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潜能开发、企业和学校建立可持续学习场所、可持续能力要求与课程和教学的实施五个行动领域构成;美国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则包括绿色学历证书教育、绿色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绿色执照培训与绿色学徒培训。德国和美国的经验为我国实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与行动的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德国职业教育领域.坚持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发展性、行动性,重视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教育理念.凸显这一理念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是德国职业学校课程模式所进行重大改革的产物.它以职业行动能力开发为目标,将指向职业实践的行动领域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指向当今或未来职业的行动能力.这对于当前正在探索中的我国职教课程的改革有着一定的启示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永梅 《职教通讯》2012,(11):77-80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关键能力。各高职院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很多院校已经走出了学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模式。改革到一定阶段,我们需要驻足反思,吸取成功教育模式的经验,少走弯路。通过对参加德国职业教育培训学习到的精华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进行思考。而德国教育者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基于行动领域的课程体系、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公正与完善的学业考核体系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4.
白雪  张兵 《现代企业教育》2009,(20):163-164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处于探索阶段,德国行动导向型教学法的引入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带来了一种新的尝试,我国的职业教育需要构建新型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2014年,在经济社会改革和职业教育改革的宏观语境下,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工作者自觉围绕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未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将呈现五大趋势:第一,探寻"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向;第二,持续探索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第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继续升温;第四,深入探索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校本实施;第五,教育信息化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亟待关注。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必然选择,职业行动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特色,对其进行改革探索使其在新的形势下更加科学,对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理论,参考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经验,提出"能力培养型"的教学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7.
实施基于职业行动能力的学业评价是职业院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三教”改革的重要推手。通过对职业教育学业评价能力观发展脉络的梳理和职业行动能力内涵特征的探析,明确了传统职业教育学业评价方法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封闭、评价方法机械等问题,难以满足职业行动能力评价要求。以德国IHK结业考试制度本土化为抓手,提出“两段五元”职业行动能力评价模式,通过三轮实践,证明职业行动能力评价与传统学业评价相比,其评价结果具有更高信效度,更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教学启示,通过重构学习领域课程内容,重塑行动导向教学范式,重建学习工厂实践基地等途径推动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三教”改革。  相似文献   

8.
文章借鉴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参与北京市教委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相关课题的实践经验,构建了基于能力矩阵的高职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岗位能力为基准确定学生学习目标,以岗位环境为依据营造学生学习环境;将知识体系与岗位能力体系相结合,构建行动导向的教学体系;制定能力目标等级矩阵,结合学生个体实施差异化教学。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的讨论,这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尽可能与职业的工作过程保持一致性,行动导向教学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就能够获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德国职业教育为"工业4.0"战略实施提供了大量人才,其职业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得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有效地习得这两方面能力。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既可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思路,又能为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选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德国职教改革趋势及对我国职教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和研究德国职业教育,借鉴和应用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院校关注的课题.本文研究了德国职业教育改革趋势,介绍了行动导向教学法,提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教育改革成为我国教育的重点目标之一,中职作为我国全面教育的构成部分,也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教育评价改革是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化培养职业教育人才能力的必然选择。但是现今中职教育评价仍然具有覆盖面不完全、评价体系缺乏中职特色、评价结果缺乏科学性等诸多不足,阻碍了推进中职教育改革。本文立足于新时代中职教育评价改革的现实需求,提出教育评价改革机制及其实践策略,以期为中职教育改革助力。  相似文献   

13.
学习和研究德国职业教育,借鉴和应用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一直是我国职教院校关注的课题。文章阐述了德国职业教育改革趋势,介绍行动导向教学法,提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参加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培训,加深了对双元制教学理论及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解。德国职业教育有力的法律保障、良好的校企合作、小班授课、注重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等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文章对比德国先进的职教理念,思考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根源、认识误区和自身理论缺陷造成了目前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用新制度经济学进行解读,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和现实是职教课程改革的路径依赖,在没有形成有效校企合作机制的情况下,来自于德国的行动导向课程理论很难引进成功。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的特性决定其并不是适合所有职业教育类型;从教育人类学视角看,教育心理学取向的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的模拟性是其重要缺陷。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德国的考察和分析,笔者认为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是从满足社会发展、企业需求和个人进步三者要求来设计的,同时这也成为职业教育的目标。职业教育机构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工作需要的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变革和个人进步所需要的非专业能力,即关键能力,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构成了职业行动能力。职业行动能力需要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加以培养,行动导向教学以具体的职业行动和各种思想活动为基础,也是理解他人行动的过程。学习领域是德国新框架计划的结构特点,它面向职业任务与行动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从联邦议会共识、培训攻势行动、法律改革要点、各州要求清单等层面,对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态势进行分析,肯定了“双元制”在全球化、网络化背景下的存在价值与发展潜力,以及其在开发就业能力、人格个性和职业后备力量,保障经济需求与理论实践结合,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学生就业与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方面的积极意义,并重点围绕战略性的政治决策加以概括,以便国内研究者对以“双元制”为基础的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形成一个总体性的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18.
汪静 《继续教育》2014,(4):79-80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行动能力,即专业能力和项目能力的获得,而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这两方面的能力。德国职业教育中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几种基本教学模式,可以为我国职业院校教师深化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课程改革提供方法层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朱斌 《课外阅读》2011,(7):36-36
职业教育未来改革发展的主任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转向质量提高;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深化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发展动力;组织重大工程和改革试点,强化《规划纲》的实施保障。中职学校的教育如何以质量、效益、特色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正确定位其培养目标,构建办学模式,优化专业设置,制订中专招生方案;以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这是当前中职学校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课题,亟待我们进行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行动导向"是德国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值得借鉴的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