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提示我们在人类的生命内部有一种先天的教育机制,实施隐藏的不言之教。这种教育机制通过母思维即直觉顿悟思维发挥作用。在课程教学环境中,母思维偏爱"看得见的"知识呈现。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编制和课堂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借助可以直观的感性材料,来呈现重要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罗丹 《教师》2020,(3):105-106
镜像神经元理论认为,人的视觉具有思维能力。个体借助观察,通过模仿掌握间接经验,这对地理课堂教学有很大启发。课堂中让学生"看见"知识和"看见"思维过程非常重要。学生能通过视觉思维的模仿,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锻炼地理思维能力。文章尝试根据镜像神经元理论设计不同的课堂板书,利用思维导图式板书实现知识结构化和思维形象化。  相似文献   

3.
人类思维心理机制的新探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心理学界在逻辑推理、顿悟、假设检验、思维训练等研究领域内关于人类思维心理 机制的一系列新探索和研究证明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使用形式逻辑,而是运用某种“心理逻辑”进行思维;顿悟是问题表征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概念驱动的顿悟比知觉驱动的顿悟具有更高的迁移性;人类在形成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检验三个阶段上都运用了启发式思维策略;结合学科教学对儿童进行思维训练是开发智能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思维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逻辑思维,一种是非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包括有:直觉,想象,顿悟等,加强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育才能不仅赋予学生以“再现性思维”,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赋予了“再造性思维.”《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直觉思维、预感的  相似文献   

5.
镜像神经元是二十世纪末科学界的重大发现,震撼了世界很多领域。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家维莱亚努尔·拉马钱德兰甚至断言:“镜像神经元之于心理学,犹如DNA之于生物学。”镜像神经元理论研究发展迅速,并得到广泛认同,其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探索活动还在深入进行当中。镜像神经元理论适用于很多领域,也适用于各年龄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境界,它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创造心理学认为,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不能靠传授得到,也不是手把手教出来的,它往往是经过心理的“烘热期”和“脑风暴”后的一种“顿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那种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只重视求同思维、收敛思维的培养,而忽略培养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镜像神经元是上世纪末脑神经科学的重大发现,对理解人类智慧的形成、发展和复杂的社会能力的进化有重要意义,被称作心理学的DNA。镜像神经元具有深刻的教育内涵,它的发现为我国的教育变革与创新带来了许多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8.
灵感又称顿悟。顿悟本是佛教用语,是指对“真理”的顿然觉悟、朱熹林顿悟为“豁然贯通”。钱学森在《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一封信》中明确指出,“灵感”在创造性思维中是“不同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思维形式”一他第一次鲜明地把灵感现象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提出来,并在题为《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一文中指出了直觉与灵感的不同:“我理解insisht是直感,而不是灵感。灵感在英文里是另一一叫“子——Insplrat。on。insight是什么含义2比如,一个学生与一位大科学家在一起讨论问题,学生觉得这个问题没有线索,不清楚。但是科学家…  相似文献   

9.
审美教育的核心功能不是一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是审美情感的培养。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出现为感性审美教育的价值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对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审美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在小学审美教育实施过程中,从学生的感性体验入手,充分发挥镜像神经元"母思维"的作用,注重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的融合,实现审美教育真正而长远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叶勤 《文教资料》2005,(17):5-6
一、创新和创新教育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能够作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人类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的运用。创造能力的主要外部表现是“流畅”、“变通”、“独特”,是借助“顿悟”、“灵感”实现的:创新能力的思维主要依靠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不严格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对于学生而言,创新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镜像神经元是上世纪末脑神经科学的重大发现,它能够使生活和家庭教育中许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得到科学解释,在家庭教育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围绕镜像神经元出现的一系列理论假定表明,镜像神经元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育神经元"。镜像神经元不仅带来了对家庭教育基本原理的重新理解,而且能够引导人们在实践上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知识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而大量的是从课本中获得的间接经验。,间接经验虽不是“源”却是“流”,某人从书上所获取的间接经验,对于写书的他人(包括同时代的别人和古人)来说却是直接经验。而且,人生有限,宇宙无穷,每个人不可能也不必要事事躬自实验,否则人类社会就不能向前发展了。列宁说过:“只有把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共产主义者。”  相似文献   

13.
"镜像教育"是北师大陈建翔副教授提出的一个基于镜像神经元及其相关研究的教育实践方案。该方案的内涵与观点看似在教育学与神经科学之间架设了桥梁,实则忽视了这种联系的科学性前提。"观念的价值重于其科学证据"的信念解驱使镜像教育的倡导者无视镜像神经元研究存在的争议,并产生概念混淆、功能夸大与过度推论、爱因斯坦综合症等一系列科学性误解。与之相对,联结假说将镜像神经元视为是联结学习而非基于特定功能形成的产物,有望为镜像神经元与教育实践之间建立起更合理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要提高文章的表现力,就要写创新作文,要创新就必须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创新思维具有哪些特点呢?一、思维的灵感性灵感又称顿悟,闪现思维灵光的顿悟是从何而来呢?研究表明:“顿悟是思维或说是加工信息的形式,由顿悟而得的东西是在之前未知的东西,然而,这并不排斥在两者之间有某种的相似性。”有一位学生写过一篇题为《鲇鱼跑了》的文章,记叙了这样一件事,一家人买了三条鲇鱼,怕它们溜掉,于是严加防范,将鱼放  相似文献   

15.
巩少华 《课外阅读》2011,(11):315-315
“顿悟”是地球上最美妙最神奇的思维之花,是激发人类潜能的智慧源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顿悟”不仅利于进一步体现汉语本身具有的感悟性特征,更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悟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增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人格的发展和完善。“顿悟”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灵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定要为学生顿悟的激发与生成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培根说过,人类主要是凭借机遇或直觉而不是逻辑创造了科学和艺术.教育学家著名数学家布鲁诺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直觉这种天赋”.数学直觉是一种非逻辑的、自发的和“不可解释”的思维形式,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而采取了“跳跃式”的形式,是一种瞬间的思维火花,是长期积累上的一种升华,是思维者的灵感和顿悟,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这种思维形式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极其可贵.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镜像神经元:从个体认知到社会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一项被誉为可与DNA相媲美的神经科学新发现--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逐渐成为未来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界的"研究宠儿",众多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系统是人类社会认知的重要神经机制.该系统与人类的动作识别、意图理解、语言进化、共情等心理活动密切相关.文章介绍了该系统在个体认知和社会行为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并对当前研究中所遗留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朱建武 《物理教师》2011,(8):57-58,60
物理教学中以思维为核心,努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追求.比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源头”,也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基础.比较的产生基于事物的相关性与差异性,它存在于一切思维活动中.抽象概括、判断辨析、归纳演绎、联想想象、直觉顿悟、灵感爆发等,它们的产生都依赖于比较思维.无容置疑,比较是一种认识事物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9.
顿悟     
顿悟,在中国的辞书中都是定义为唯心主义的佛家语,是指顿时破除妄念领悟得“真理”的意思。是相对渐悟来说的。《楞严经》“理则顿悟”。佛教禅宗就是顿悟派,主张一朝悟得佛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么,从心理机制上来说,有没有顿悟的精神现象呢?有的。近代外国许多心理学家都作了研究,并作了科学的解释,指出顿悟是属于创造思维的一种思维形式,也就是  相似文献   

20.
严复教育思想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才能救中国?一直是近代中国志士仁人思考的主题,严复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出发,指出挽救中国的根本对策是“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而实施这一对策首要的任务是摒弃中国传统的学术教育的流弊,学习和借鉴思维方式、自然科学、治学方法和教学方法,培养具有自由人格的创造性人才,构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