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什么是劲力 在传统太极拳理论中关于劲力的阐述:(1)王宗岳《太极拳沦》“由著熟悉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阴阳相济疗为懂劲。、”(2)武禹襄《十三势说略》“其根在脚,发于腿,主要腰,形于手指。”《太极拳解》“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  相似文献   

2.
李杰  李照山 《武当》2014,(6):40-42
一、功力性格斗法 功力性格斗法全凭功力而致胜。在经过相当的桩功积累与相关的核心功法修炼后,“肌松力拥”的“内劲”感受已臻大成,力量的蓄积形成了完美的“内整”,“金刚体验”的修为已达上乘境界。此时,自身的劲力浑整沉实而又能瞬间爆发,不论躯干的前胸后背,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聚柔成刚的“惊炸”劲,还是化刚为柔的“粘绵”劲,劲力一直是传统武术习练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从劲力是传统武术发展的需要、劲力是传统武术技击价值的保障、劲力是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劲力是传统武术门派追求的核心几个角度论述了劲力在传统武术习练、传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得出劲力是传统武术本质追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武术运动,颇讲究“劲力”,诸门各派的套路演练和散手技击亦都如此。因此说具备劲力素质和使用劲力的技巧是武功高低的重要方面。历史悠久的我国武术,对劲力的妙用有着丰富的经验,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载有“无拳无勇”“有力如虎”的美妙诗句。传统武谚“一力降十回”“巧拿不如拙打”“一胆二力三功夫”等,讲的即是劲力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燕山常人 《武当》2003,(7):41-42
在武术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当我们观察内家拳法的演练时,内行的拳师总留心观察演练者的劲力是否“整”,并以整的程度来判断一个人功力的深浅。求得整体力的方法是什么?先夫子们的修练秘诀是从矫正脊柱开始的。因为求得整体力的根本所在就是矫正脊柱。  相似文献   

6.
劲力研究是一个热点,而且是一个长时间的热点,目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研究现状呢,文章就目前的这些研究进行了归纳。"劲力"是武术永恒的话题,很多学者、武术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劲力进行了描述,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跟具体的武术形式是一个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前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武术劲力进行了分类并总结出"劲力"具有"整体性"、"集中性"、"和谐性"和"随机性"等特征,而"整体性"是它的本质特性。对武术劲力的产生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认为:武术中的劲力是在中国传统整体思维观的思想指导下,人们通过长期的系统武术训练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张君 《武当》2008,(10):18-19
提到太极拳,提剑“劲”,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一句话:“太极用意不用力”。然而,深谐太极拳理的人都知道,这里的“不用力”,并不是否认太极拳中力的存在,而是强调太极拳中所用之“力”并非“拙力”,乃是太极之“劲”。太极拳的核心是技击,而技击的核心是劲力。劲力的运使和发放是技击能否制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武术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其中的各种技术奥妙,还有待人们深入挖掘,武术的“劲力”就是其中一个需要重点挖掘的内容。文章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对武术的“劲力”进行了再认识和再分类。指出武术的“劲力”就是在武术技术攻防要求下的人体肌肉力量的运用技巧。文章从文化层面、发劲方式、劲力特点、发劲效果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能够较好的将所有劲力包容到相应分类中去,以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臣  高贵 《精武》2002,(3):38-39
大成拳注重整体劲力在实战中的应用,而站桩是求得整力的必备条件,因此“静为本体,动为作用”阐明了大成拳修习、应用的两个方面。只有具备静态均整和动态均整,才是真正掌握大成拳。笔者受业于李洪喜先生及师爷张恩贵老人,深感大成拳之博大精深,故就自身所得对大成拳发力做一探讨,以供深爱此道者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臣  高贵 《精武》2003,(2):38-39
大成拳注重整体劲力在实战中的应用,而站桩是求得整力的必备条件,因此“静为本体,动为作用”阐明了大成拳修习、应用的两个方面。只有具备静态均整和动态均整,才是真正掌握大成拳。笔者受业于李洪喜先生及师爷张恩贵老人,深感大成拳之博大精深,故就自身所得对大成拳发力做一探讨,以供深爱此道者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亭全 《武当》2009,(12):18-18
沾连随粘是习练内家拳,特别是习练太极拳者最基本,也最讲究的一种劲力和招法。这种劲力,人们称之为“沾连劲”或“随劲”;这种招法,人们称之为“粘随法”或“随法”。沾连随粘是太极推手中特有的方法和形式,也是习练太极拳者在较手对抗中应该采用的重要技术手法。  相似文献   

12.
阐述太极拳推手过程劲力作用,从运动力学的角度和应用的角度探究太极拳推手过程的原理,剖析“开合劲”,“螺旋劲”,“串劲”,“抖劲”4种劲力在推手中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李照山 《武当》2003,(6):22-23
在搏击格斗中,力量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内家拳法中,通常把技击所需要的力量称之为内劲、劲力或动力。大成拳训练内劲之根本为站桩,通过站桩,可获实作必备的整实掤撑之效应。然而,欲使之变为实用性的“活动”,则必须经过一个重要途径——试力。所谓试力,就是肢体在某种运行状态的前提下,去感知或体认自身劲力在空间的产生效果。王芗斋先生说:“有相当基础后,则一切良能之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之生命在气血,拳之灵魂在劲捷。劲力越丰富,拳法越有生命力。劲力越艺术,生命力越强盛。太极拳以劲力上的缠连绵柔,潇洒飘逸,风靡全球。少林拳以劲刚势猛,气势磅礴,风行大江南北。心意拳则以劲力富涵科学原理,能将精气神贯注于拳法变化之中,既富技击又可强身健体,故而为中青年所厚爱。 劲向六说 劲力即内劲之力,是精气神聚合为一的抽象“衍化物”,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普及,许多人已开始从太极拳的“着熟”阶段步入“懂劲”阶段。大家都知道,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盲目实践往往使我们走许多弯路或犯许多错误,于是便一头扎进太极拳传统劲力理论中,试图认识了解劲力理论和掌握运劲发力规律,提高自己的拳技。但由于传统劲力理论的局限,不少人被弄得一头雾水。因此,我们很有  相似文献   

16.
王冰 《乒乓世界》2008,(5):68-69
从2007年底开始.韩国乒协就麻烦事不断:“辞职门”事件;国家队新帅上任;唐娜入韩国国籍.更名为唐汭序;乒协内部派系斗争;在刚刚结束的第49届世乒赛团体赛上.韩国女队被打回“原形”,没能闯入女团8强;韩国男队阵容不整.吴尚垠因伤缺席,韩国队虽闯入决赛.但没能给老对手中国队制造足够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大成拳劲力     
李康 《武当》2003,(12):36-38
王芗斋先生搭手飞人的神技,张恩桐先生一触即发的功夫,常志朗先生“身上四把刀”,王选杰先生劲吐人跌,李荣玉先生发力如车撞,均得益于大成拳的劲力。 一、大成拳劲力之特点 大成拳劲力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冷、脆、快、重(透)、无断续、无方向、具体、受阻才发等八点。 冷。指发力非常突然,但绝非  相似文献   

18.
《拳论》中讲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在腰形于指”,这就是说手上的力,根是在脚上,它通过脚、踝、膝、胯、腰、背、肩、肘、腕到达手,这就是我们要谈到的“节节贯穿”。“节节贯穿”很像“多米诺”骨牌现象,一触即发,连锁反应。要做到节节贯穿,“松”是必须的,不松则僵,僵则不通,不通则劲力就送不过去。我们练拳,劲力是连续的,不可间断,更不可跳越。节节贯穿主要体现于各个关节是有序的运动,如:搂膝拗步,劲力是从脚下发出,通过踝,到膝,到胯,到腰,到背,到肩,到肘,到腕,最后到手。这是一个完整连续的过程,这就是劲力协调,而不能先推掌后弓腿,…  相似文献   

19.
首先论证了传统武术拳种的动作元素同源性和拳种劲力的独特性,认为动作元素为所有拳种流派的联系点,而劲力则是区分拳种流派的显著标志;然后以动作元素和劲力为切入点,论证了动作元素人为割裂,拳种劲力模糊等传统武术发展过程中的本源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背拳传统名拳之一,又称“通臂拳”。通者,劲力通贯于全身肢体也;背者,腰背、脊背也。通用腰背的劲力,贯透于肢体,进行抡臂拍击的运动,是通背拳的技术特点。技法特点:势式动作大开大合,连环密集;探腰拔背,放长击远;出手为掌,点手成拳;甩膀抖腕,立伦成圆;冷弹柔进,坚韧交错;拍击轻快,声音响亮;鹰目猿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