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些天拜读了《中华武术》杂志的《尚氏形意故乡行》一文,使我深受震撼。我作为尚派形意拳传人感到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尚派形意拳的发展尽微薄之力。每当人们提起形意拳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尚云祥老前辈,想到尚云祥老前辈,就又联想到那些令人赞叹的往事。  相似文献   

2.
王冬文 《精武》2005,(8):16-16
三体式是形意拳之根本,形意拳的练和用基本上都是采用三体式的腿劲和步型,故练形意拳的人都以三体式桩功为主要桩功,尚派形意拳亦不例外。三体式是形意拳之母式,而鹰捉则被称为形意拳的母拳。练形意拳的人都非常重视这两项功夫的训练。李文彬先生在其著作《尚式形意拳械抉微》中曾将三体式桩功和鹰捉合称为尚派形意拳的筑基功夫。  相似文献   

3.
读罢贵刊2001年第1期上王则兰、刘荣发等老师的有关“中长跑测试四步法”的两篇文章,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黄老师的文章,因刊物流失,无缘拜读。下面针对以上几位老师的两篇文章,结合本人在这方面的实际做法,谈一点看法,同时与各位老师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鸿兴 《钓鱼》2005,(11):28-28
非常高兴,张铨老师能关注本人写的《实心尾、空心尾与剩余浮力》一文,并写了《再谈实心尾、空心尾与剩余浮力》刊登在本刊2005年第4期上。就文中张铨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再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5.
我是个青年演员 ,至今不到而立之年 ,但倒有一多半时间是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的。我 12岁学艺 ,13岁进戏校 ,2 0岁到剧团。这期间 ,老师教的、自己学的、剧团排演的 ,大大小小也扮演过不少不同类型的角色。老师的谆谆的教诲 ,导演的时时点拨 ,自己又生性爱认真 ,遇事总爱问个所以然 ,长此以往 ,终于对戏曲艺术 ,特别是戏曲表演有了一些体会和理解。记得那是 1986年 ,我在戏校还没毕业。老师决定教我们学尚派名剧《乾坤福寿镜》 ,首先要学好《失子惊疯》一折 ,继之再学好全剧。尚派名剧 ,仅这一点 ,对我们这些未出茅庐的学生们的引诱力之强…  相似文献   

6.
陈紫宇 《武当》2014,(5):18-18
我是武氏太极拳第五代直系传人孙建国老师的弟子。两年多来,经师傅悉心传授,本人每天坚持苦练,终于尝到了甜头。最近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本人自1995年至今一直在武校担任武术教练,同时做教学管理工作,多年来,在与文化课老师进行教学交流时发现,如果把文化课的教学方法和备课方法用在武术课上,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训练水平和教练员的武术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红丹子 《武当》2007,(10):19-19
本人幼年体弱多病,后从钱惕明老师学习武当丹派功夫。老师教我从乾坤功、海底珍珠功、旋转狮子丹功等人门,在短时间就使愚身体素质得到极大提高。愚在学习丹派功夫的过程中,逐步对本门的传承和练习方法有了一些掌握和体认,今整理出部分内容,希望得到行家高明指正。[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读罢贵刊2001年第1期上王则兰、刘荣发等老师的有关"中长跑测试四步法"的两篇文章,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黄老师的文章,因刊物流失,无缘拜读.下面针对以上几位老师的两篇文章,结合本人在这方面的实际做法,谈一点看法,同时与各位老师探讨.  相似文献   

10.
笔者《采用“发现法”进行体操项目考核的尝试》一文在贵刊2001年第1期发表后,李东明老师感到很新颖,优点明显,即在教学实践中实施。通过实践,李东明老师《对“发现法”考核的质疑》一文在贵刊2001年第4期发表。本人感谢李东明老师对“发现法”考核的赞扬和肯定,并在教学实践中付诸实施。因“发现法”考核的方法尚在尝试、探讨之中,尚不完善,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李东明老师对“发现法”考核提出质疑,本人表示欢迎和感谢,并愿意和李东明老师合作,共同探讨,把“发现法”考核这一新的考核方法不断充实、完善,为教学改革献上一计。现就有关问题进行再探讨,与李东明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1.
马建华 《钓鱼》2004,(15):39-39
2D04年第5期《钓鱼》的“钓技诊所”栏目发表一篇范宁老师答平顶山朱永军钓友的文章,题目是“悬坠钓如何找底“。文中对找底时为何出现“虚底“或”假底“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如何纠正这一现象而采取的抛竿、压线等基本动作进行了规范,对搓饵或拉饵怎样找底、针对不同鱼情水情怎样找底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本人看后受益颇多。但范宁老师提出的方法都是带饵找底,如果鱼泳层混乱、抢饵严重,带饵找底将非常困难。虽然文中提出可以采用味道不浓郁、雾化慢的饵料或使用玉米粒、橡皮泥等缓解这一现象,但终归是治标不治本。本人有一种另类找底的方法,提出来同范宁老师及朱永军钓友探讨,也请广大钓友指正。  相似文献   

12.
读罢贵刊2001年第1期上王则兰、刘荣发等老师的有关“中长跑测试四步法”的两篇文章,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黄老师的文章,因刊物流失,无缘拜读。下面针对以上几位老师的两篇文章,结合本人在这方面的实际做法,谈一点看法,同时与各位老师探讨。一、王则兰老师的四步法在运作过程中可再简单一些1)讲测试前讲解一下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13.
李晓东 《武当》2009,(1):6-9
此拳是笔者随李铸老师所学,其源流已无法考证。据练此拳的杨仲伟老师讲,这套拳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天水国术馆主任王斡丞老师得奇人独自秘授。现本人根据所学及采用杨仲伟老师整理的文学资料,将“内家十二象太极高翰作一介绍,供武术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围棋天地》2010,(17):21-21
拜读过刘知青老师的《围棋的起源》后,本人受益匪浅,但就围棋是否起源于观星和占卜尚存疑问。  相似文献   

15.
拜读贵刊2001年第四期程华平老师的《从澳洲Orienteering看800米测试》一文,文中把澳洲的Orienteening(徒手横渡旷野竞赛)与我国的800米素质测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析。毋庸置疑,特别是在中小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有意义。显而易见,Orienteering强调学生为主体,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实际上也反应了两者在教学中的差异,收益颇丰。但对于文中最后所谈到的“而800米素质测试这样的项目开展,恰恰起了反作用”这一观点,本人不敢苟同,并且对此提出疑异。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程老师曲解了800米…  相似文献   

16.
拜读<体育教学>杂志 2004年第 3期樊向前老师<高中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评价方案>和 2004年第5期宋学光老师<评价方案>改革建议,我对他们乐于交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做法深表敬佩.本人只想针对以上两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薄的看法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7.
对局诊断室     
编辑老师:现寄上本人执白与一棋友的对局,疑问之处不少,请不吝指教:1.白24是否走32位高一路较好?2.白34至48的应接,黑方是否应对有误?怎样下才好?参考图一:黑1拆边,消减白势威力要紧。白2小飞挂,黑3夹、5飞好调。实战白棋得于下边展开,舒畅。白24选点稍有疑问,改于32  相似文献   

18.
本人拜读了贵刊2002年第5期《立定跳远考核课的设计与组织》一文,感触颇深,但对组织方法中的某些设计,本人有不同的看法,愿与王春红老师商榷。一、上文中组织方法的欠妥之处1.不利于更准确地排出学生成绩的名次序列。2.田赛项目的最佳运动成绩的出现时机,有前有后,实践中往往靠前(比如试跳六次,最佳成绩往往在前四跳中出现的占绝大多数)。所以,有些成绩好的同学,往往在第一档或第二档过关试跳中就已发挥出了最佳成绩,闯入到更高一档等级,按上文方法,这些同学的成绩只能计入一档或二档,而到了挑战第三档时,则由于疲…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第1期P76页刊登了尚老师的《接力棒妙用"四法"》,在此与尙老师交流和探讨两点。一、文章中第二点"救护装备"中介绍了学生出现骨折时,教师可以利用接力棒作为固定受伤学生受伤部位的夹板,为正确施救赢得时间和可能。本人认为用接力棒作为夹  相似文献   

20.
形意拳这一传统武术优秀拳种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笔者对形意拳大师李文彬老先生所传的尚派形意拳情有独钟,现以形意拳五行连环拳中的一马三箭为例,说明它的独特韵味和传统武术文化的风貌。李文彬老先生传的这趟形意连环拳中的一马三箭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