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精武》2009,(7):2-2
为感谢历代心意大德造成学业,欲使天下豪雄共仰高风学尊,分沾时雨教泽。《精武》编辑部主编吴宪民先生(水火居士)竭诚向海内外贤德君子解析秘传戴家心意拳学。诚望心志相孚之铁血男儿欢聚《精武》学堂,共研武学体用真谛,共创百年《精武》大业。  相似文献   

2.
《精武》2009,(4):2-2
为感谢历代心意大德造成学业,欲使天下豪雄共仰高风学尊,分沾时雨教泽。《精武》编辑部主编吴宪民先生愿无私向海内外贤德君子解析秘传戴家心意拳学。诚望心志相孚之铁血男儿欢聚《精武》学堂,共研武学体用真谛,共创百年《精武》大业。  相似文献   

3.
关峰 《精武》2005,(1):55-55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一年。当您看到这期《精武》时,我们已迈人2005年的门槛。回首2004年,望着案头的12本《精武》,感慨良多。再看看书架上高及幼童的20年来的《精武》,更非“感慨”二字所能形容。从1982年电影《少林寺》红遍华夏大地,到1984年《精武》创刊,又到1988年我第一次看到《精武》,再到2000年我成为《精武》编辑,往事俱上心头。  相似文献   

4.
赵伟 《精武》2006,(8):60-60
大连素有“通背拳窝”之称,习者甚众。我自幼习通背,访过很多师傅,经数年练习,成效却不大,因此非常困惑,暗想通背功夫是否失传了。后来,在《精武》杂志上见到赵宝安老师发表的系列文章,感悟颇深,于是给杂志社打电话,详细地询问赵老师的地址,遂前往访之。赵老师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赵老师为人严肃而坦诚,直指通背拳的本质而无废话。于是,我提出学艺,老师慨然应允。  相似文献   

5.
吴宪民 《精武》2009,(9):4-8
李氏形意太极掌门人刘治良说:“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不怕学不会,就怕老师找不对。”  相似文献   

6.
冯拥拥 《精武》2009,(7):73-73
上世纪80年代就结识《精武》,并无怨无悔追随她二十余载。后因诸多原因中断结缘,今年春天孙武友偶拿一本《精武》杂志,让我心生欢喜。震撼于其大气的封面,醒目中肯的题词,心动共鸣的美文,低廉的价格,想说几句窝心话,与同好共勉共励。  相似文献   

7.
吴宪民 《精武》2009,(1):3-3
其一《精武》好,大作沥肝胆。惊魂拳脚龙蛇走,血性文章刀剑禅。风骚数百年。  相似文献   

8.
吴宪民 《精武》2009,(7):3-3
自余来《精武》,耳闻目睹武林同道,莫不以国术之兴衰为己任。听其言益于世教,观其行利在千秋。舒翘挺秀,崭然露头角者不可悉数。  相似文献   

9.
易世强 《精武》2006,(10):56-56
我受益于瑜伽健身,首先要感谢《精武》杂志,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对于每一期杂志,我都认真反复阅读。当我读到1999年第11期《精武》上的文章时,大为感慨。沈维德老师,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在多种疾病缠身的情况下,练习瑜伽,仅用四年时间,身体康复,还能做出一些连年轻人都很难做到的高难瑜伽姿势,并且还能扛50斤大米上四楼,面不改色,气不长出。  相似文献   

10.
吴宪民 《精武》2008,(4):21-23
听人说风云生练拳,一开始就能独立思考。勇于怀疑,勤于求证,他练传统武术时,发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奥妙,传播现代武技时,摸索总结了大量的经验。随着他武艺的提高,武学素养的加深,他对传统武学的反思也越来越深刻,识见也越来越精辟,他取得的成就震动了武术界,赢得了极高的声誉,熟悉他的人认为,风云生对武术的议论精确,在教学方面的真知灼见正在取代一些人的无知与偏见。  相似文献   

11.
《精武》2010,(7):8-9
问:李紫剑反对空手搏刀,一位叫陈平秋的先生撰文说:反对空手搏刀会给读者造成负面影响,韩先生,依你之见,李、陈二人谁的观点会给读者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精武》2007,(10):10-13
《武林》杂志从读者的视野消逝,令武术界的方方面面唏嘘不已……曾经为这本杂志倾注了半生心血的劳坚主编"心在天山,身在沧州",出于对武术事业的挚爱,劳主编向本刊推荐了不少优秀作者,旅美青年武术家张源侠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劳主编言及:"源侠后生可畏,文笔犀利、旷达,写的东西不是那种只读一遍不能使人重读的文章。"下面这段问答,就是本刊对"大侠"进行采访的一段记录。  相似文献   

13.
吴宪民 《精武》2010,(7):2-3
说到李文奎先生的为人,他的同事是这样介绍的:“同事们都认为他稳定,有主见,敬业,认真,总之一大堆优点。”在淄博时,武协的白志刚老兄对我说:  相似文献   

14.
冯拥拥 《精武》2009,(7):9-9
受《精武》杂志主编吴宪民先生委托,我利用“五一”假日之闲,只身由山西去西安看望师伯尚济老人。在长安大学的小花园里,老人正在练崩拳,龙行虎步,鹤发童颜,白须齐胸:道骨仙风。我急忙上前拜见,老人亲切地拉我坐下,虽是望九之人,手指劲力不减少壮。  相似文献   

15.
吴宪民 《精武》2008,(11):1-1
问:先生多才多识,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实属“多能鄙事”的人物。在这人人想发财、个个向钱看的时代,为什么先生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去挣,甘心一屁股坐在武术界的烂泥里呢?这些年是否动摇过?是否考虑过换个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宪民 《精武》2008,(3):38-39
问:韩先生摇笔鼓舌从事喜欢而实际不能以之为生的武术写作是为了唤醒那些迷失的武术爱好者吗?  相似文献   

17.
吴宪民 《精武》2009,(5):2-2
自余来《精武》,耳闻目睹武林同道,莫不以国术之兴衰为已任,听其言益于世教,观其行利在千秋。舒翘挺秀,崭然露头角者不可悉数,盛世盛业,可胜叹哉!武林者,君子之林也;  相似文献   

18.
吴宪民 《精武》2010,(3):2-6
我早就觉得,这几年在深、港两地武术界声名鹊起的推广赵氏形意拳的赵宏伟先生,应该是我的一位老朋友赵希凤先生,只是限于音讯不通而无法证实罢了。因为从本刊读者来电,来信介绍的情况看,只有赵希凤的个性符合“擅长形意拳,精通按摩推拿与喜好以武会友,手上论输赢”,  相似文献   

19.
吴宪民 《精武》2008,(6):17-19
问:众生无边誓愿度,你既然已掌握了弘扬传统武术的法门,为什么迟迟不将其贡献给那些莘莘学子昵?  相似文献   

20.
《精武》2009,(12):8-9
近一年来,笔者关于养生太极的感悟见之于《精武》等几家杂志后,北京丰台的蒋先生、江苏徐州的王先生、湖北的罗先生与周女士、广西的张先生等读者来函或来电询及相关问题。我非常感激这些同仁,研修本是互动的外操内练活动,提问对我亦有激发,故对所提所疑加以综合摘要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