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拟对韩国民族独立运动时期在上海出版的重要报刊《独立新闻》进行简要的介绍与评述,以期对韩国民族独立运动史、上海租界史和中韩两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材料。 (一) 1876年后,日本开始侵入韩国。1904年俄日战争和第一次韩日不平等条约签订后,韩国最终沦为  相似文献   

2.
胡正强 《新闻界》2005,(6):77-79
梁启超作为杰出的报刊活动家,从事报刊活动约三十年,见证了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起步发展时期,深刻地观察和理解我国报刊界当时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面对起步较晚、发展环境不容乐观的中国新闻业,梁启超在其有关论著中,以解读新闻作为范畴支点,对当时的各种报刊及其传播行为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并揭露了当时媒介的诸多不良现象和无行新闻工作人员的蝇营狗苟,通过对媒体和新闻作品展开一系列评价活动,从而建构了他颇具特色的新闻媒介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社会新闻的演进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早期近代报刊的社会新闻量很少,只将近代西方社会新闻的理念辐射出来;鸦片战争后,随着近代报纸在国内的出现和发展,社会新闻成为报纸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内容取向显示出报刊幼年时期的价值取向——奇异内容、文学情境、政治倾向、教化内涵、真实缺失。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在重庆的韩国临时政府活动史上,曾发生了一件影响颇为深远的“王通事件”。这一事件不仅使得韩国独立党和朝鲜民族革命党在韩国临时政府名义下实现合作的统一局面大受影响,两党因之冲突表面化、激烈化,而且是韩国独立党内部发生分裂的诱因和促动因素。因此研究该事件对揭示韩国独立党与朝鲜民族革命党之间的关系、朝鲜民族革命党对韩国临时政府所持的态度、韩国独立党内部的演化都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我国第二届民族报刊研究方向研究生岑飞、胡钟坚不久前在中央民族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业已毕业。岑飞(布依族)、胡钟坚(女,汉族川币从我国民族新闻研究专家白润生教授。第一届民族报刊研究方向的硕士生王刚(锡伯族)、朱卫东(土家族,女)于1992年毕业。岑飞、胡钟坚的学位论文伯蒙古自治运动时期民族报刊研究》《简论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杰出代表——穆青》,选题新颖,资料翔实,论证充分。专家们认为,两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填补了民族新闻研究的空白,是两项新成果。目前,民族新闻研究方向在校研究生还有6名。新一届民族…  相似文献   

6.
十七世纪初定期报刊的出现使西方报业发展步入了近代时期,这种划分不仅含有报刊出版的周期或是形态上的发展变化的意味,更显示了此时发生的社会与政治的革命性转变。古代与近代时期毕竟分属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性质全然相异的社会,因而它们在一系列问题上,包括在宗教言论与新闻出版等诸多方面的认识与态度也是各不相同的,西方新闻学术界将其分别概括为“专制的集权主义”和“报刊的自由主义”的理论。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来说,“自由主义”是其政治学说、哲学原理和社会制度,也是新闻理论的支点和新闻立法的思想原则。  相似文献   

7.
报刊实用篆刻特色刍议郝新明篆刻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它的雏形可迫溯到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而将这门古老的民族艺术应用到新闻美术领域,还只是近代的事情。并由此形成我国报刊的一大特色。一、报刊实用篆刻的作用与功能“报刊实用篆刻”顾名思意是指...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特殊的政治背景决定了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其新闻思想的演进也被打上了社会变迁的时代烙印。媒介(报刊)功能在不断变化的政治环境下,与政治舆论环境的建构有内在的一致性。本文通过研究梁启超在不同时期的新闻实践活动和新闻论著来对他的报刊角色观进行分析,并尝试总结梁启超报刊角色观演变的深层动因以及其对梁启超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余玉  吴琴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11):91-107+128
近代报刊“耳目喉舌”功能在早期国人译报实践中萌芽,在国人自办报刊中历经“耳目”与“喉舌”之间的“统一——偏移——强化——统一”的循环过程,从而在近代报刊实践史上呈现出独特的嬗变轨迹。具体而言,报刊“耳目喉舌”功能孕育于早期国人报刊实践,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辩证地提出报刊“耳目喉舌”论并逐渐向“喉舌”功能偏移,清末革命派报刊不断强化“喉舌”而轻“耳目”功能,民初随着新闻业从“政论本位”向“新闻本位”转向,报刊“耳目”功能重新得到重视,并逐渐向“耳目喉舌”功能回归。在报刊实践语境中辩证考察近代报刊“耳目”与“喉舌”功能的关系,探寻其独特演进轨迹和在不同历史时期畸轻畸重的现实表征,对当下新闻业有效发挥其功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现代报纸,是从古代报纸、近代报纸演变发展而来的。作为今日报纸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其语言也经历了一个演变和发展的过程。这种演变和发展的过程,首先表现为从文言新闻变为白话新闻。这是我国新闻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从文言新闻到白话新闻,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文言新闻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从现有的材料看,我国古代报刊的新闻都是用文言写的。1815年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标志着我国近代报刊的开始。从那时到戊戌维新时期的八九十年间,新闻语言仍然是文言占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重庆时代的韩国临时政府活动史上 ,曾发生过一件影响颇为深远的“王通事件”。这一事件不仅使得韩国独立党和朝鲜民族革命党在韩国临时政府名义下实现合作的统一局面大受影响 ,两党冲突因之表面化、激烈化 ,而且是韩国独立党内部发生分裂的诱因。因此 ,研究该事件 ,对揭示韩国独立党与朝鲜民族革命党之间的关系、朝鲜民族革命党对韩国临时政府所持的态度、韩国独立党内部的演化都极具意义。然而 ,综观国内韩国独立运动史方面的研究论著 ,对该事件均未述及。韩国方面笔者目前见到的研究成果 ,只有卢景彩在其博士论文《韩国独立党研究》一书…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新闻》是黑龙江省惟一少数民族文字报刊,是面向黑龙江省朝鲜族发行的党报。  相似文献   

13.
近代报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报道新闻时政的同时,也兼具传播新知的功效,塑造了一批"新话语"与"新概念","长城"就是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词汇.在报刊中,"长城"话语多与时政相勾连,折射了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与长城精神指涉的形成.《申报》作为近代中国一份重要的报纸,相较于其他报刊,不仅持续出版时间长,而且辐射地域广....  相似文献   

14.
远古时期,我国的少数民族群众就进行着丰富多样的新闻传播活动.步入近代,在八国联军组织的"都统衙门"统治天津之时,清末满族大学者英敛之创办的<大公报>,开启了少数民族参与办报的先河,将戊戌时期的学习西学、反封反帝启蒙运动向前推进.随后,内蒙古喀喇沁亲王贡桑诺尔布创办了我国境内第一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婴报>.  相似文献   

15.
百余年以降,中国报刊维系国计民生,近代报业发展以其与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和新闻发展史的密切关系尤为令人瞩目。近代报刊主要有两大范式:商业报刊、政党报刊。本文将在明确二者概念的基础上概括各自特征,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重点揭示其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人民报刊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期的报刊思想,既是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的报刊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报刊思想的最初起点。抓住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这个最初起点——“人民报刊思想”,认真研究其实质、核心,对于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末10年官报活动概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官报,是一种由清政府各级部门主办的近代形态的机关报刊。政治上,它服务于清王朝反动统治的需要,但是在新闻发展史上,它和其他类型报刊一起,成为我国第一次报业高潮的组成部分。它的问世提高了近代新型报刊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并且最终宣告了中国古代形态报刊的消亡。研究官报这一现象,对于揭示清末报业高潮的整体面貌,进而揭示我国报业发展在这一转型时期的规律,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评论并不是与新闻事业同步产生的,而是新闻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产生的背景就在于新闻事业的主导者需要表达自己的声音,阐明一定的主张。当这种需要积累到一定程度,评论就应运而生了。新闻评论最早是出现在报刊上的。因为报刊是最早发展起来的新闻载体。它一出现就呈现出态度的鲜明、主张的明确、现实的针对性强等特点。在早期政论报纸时期,新闻评论成为报刊最主要的文章,也是办报人最重视的文章。在上世纪30年代初,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轫时期,外国人在华创办的《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在创刊号上直言,“在像广州这么小的社会再办…  相似文献   

19.
读《新闻与写怍》1989年8期上刊载蓝鸿文同志文章《从文言新闻到白话新闻》,其文说“1815年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标志着我国近代报刊的开始”。这引起了我对中国近代报刊起始的思考。怎样认识中国近代报刊的起始呢?是以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态来决定呢?还是以历史上最先找到的某种正式出版报刊来决定呢?这是一个应如何认识、  相似文献   

20.
何为民族新闻?在民族新闻学研究尚处于经验介绍、资料积累、就事论事水平上的今天,很需要探索其科学的定义。笔者认为,民族新闻当是在思想上以少数民族为服务对象,在内容上报道与少数民族有关的最新事实的新闻,包括少数民族语文报刊、广播、电视和为少数民话用没务的汉语文报刊、广播、电视。这一观点正确与否,希望得到专家的教正。本文拟就这一界定出发,从传播主体、传活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方面,试述民族新闻传播的发展概况。我国民族新闻传播活动的最早起源时间,至今仍无足够的资料来断定。但新闻作为最新事实的报道,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