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岁的女儿主动帮我摆放餐具,在每次的夸奖中,她都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可是,有一次,她不小心打碎了一只小瓷碗,便不再帮我摆放餐具了。看着她胆怯的样子,我决心帮她寻回自信心。我先给她讲述小瓷碗的制做工艺,让她了解到瓷器是很容易摔破  相似文献   

2.
晚饭后,全家都围坐在电视机旁看电视,有说有笑。李娜同学到厨房去喝水,发现晚饭后的餐具还没有洗,她想起了老师说过的在家里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她决定要试着洗餐具。想着平时看到妈妈洗餐具的程序,她就开  相似文献   

3.
简·格拉迪斯的妈妈去商业区买东西去了,在离家之前,她告诉仆人诺拉要好好照顾简,诺拉保证说她会的。但那天下午轮到诺拉擦餐具,因此,她一直在餐具室里,把简一个人留在楼上的起居室,让她自己玩。  相似文献   

4.
轻率的插话     
我所工作的精品家具商店是从20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就营业的。最近我接到一位女士的电话——她想换一套餐具中的一些椅子。这套餐具她是在三十年代从我们这儿买的。我向她保证说我们可以帮她的忙,于是我向部门经理寻求帮助。我对他说:"可能你不相信,我刚接  相似文献   

5.
记得刚到德国的时候,早饭和中饭都在房东太太那里吃。她住一楼,叫爱洛恩,待人热情又很健谈。住了几天,我发现早餐过后她总是把用过的餐具、菜板、咖啡杯等器具,堆放在一旁的水槽里,里面还有头天晚上用过的餐具(德国家庭里的餐具非常丰富,即使只有一两个人居住,也常备有十几套餐具)。爱洛恩太太往往在中午饭后,才在另一个水池里接上小半池热水,倒点儿洗涤液开始刷一大堆餐具。相处熟了,我主动提出帮  相似文献   

6.
放弃     
王府井正在举办一个景德镇的陶瓷展.怀着看热闹的心情,我走了进去.走进去就看见了她——一套精美的青花餐具.我看了她的价签,3980元,对于我的收入而言,她当然太贵,但对于让人一见倾心的她的精美而言,我觉得值.  相似文献   

7.
薛峰 《教学随笔》2014,(3):46-46
这是前苏联一个统计学家给出的数字,统计了一个家庭妇女在料理家务并照顾丈夫和两个小孩子的过程中所要付出的辛勤劳动:在一年时间里,她要洗净18000件餐刀、餐叉和勺子,13000个盘碟,6000个碗,3000个饭锅和砂锅;她不仅要洗涤这么多餐具,还要将它们从碗橱里取出来,摆放到餐桌上,用毕、洗净后再收拾放回原处。所以,她往返搬送餐具的重量约有5吨。  相似文献   

8.
阴薛峰 《家教世界》2014,(10):17-17
这是前苏联一个统计学家给出的数字,统计了一个家庭妇女在料理家务并照顾丈夫和两个小孩子的过程中所要付出的辛勤劳动:在一年时间里,她要洗净18000件餐刀、餐叉和勺子,13000个盘碟,6000个碗,3000个饭锅和砂锅;她不仅要洗涤这么多餐具,还要将它们从碗橱里取出来,摆放到餐桌上,用毕、洗净后再收拾放回原处。所以,她往返搬送餐具的重量约有5吨。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前苏联一个统计学家给出的数字,统计了一个家庭妇女在料理家务并照顾丈夫和两个小孩子的过程中所要付出的辛勤劳动:在一年时间里,她要洗净18000件餐刀、餐叉和勺子,13000个盘碟,6000个碗,3000个饭锅和砂锅;她不仅要洗涤这么多餐具,还要将它们从碗橱里取出来,摆放到餐桌上,用毕、洗净后再收拾放回原处。所以,她往返搬送餐具的重量约有5吨。专家们借助于专用装置还测算了家庭妇  相似文献   

10.
汤的误会     
<正>一家餐馆里,一位女士买了一碗汤。她在餐桌前坐下后,发现自己忘记拿餐具。于是她起身去取餐具,然后返回餐桌。令她惊讶的是,自己的座位上坐着一位先生,正在喝自己的那碗汤。“这个无赖,他无权喝我的汤!”女士很生气,“可是,也许他太饿了,又没钱。我还是不说算了。不过,也不能让他一个人把汤全喝了。”于是女士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坐到先生对面,拿起汤匙,不声不响地喝起了汤。  相似文献   

11.
读了《幼儿教育》1994年第5期《科学养育很重要》一文,我觉得写文章的这位母亲很了不起,也很辛苦,她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地成长,真是什么都想到了。因而使她的小宝宝从小就养成了不挑食、按时起居等好习惯,很值得我们做母亲的仿效。但是,文章中也提到“在孩子一岁时就给他买了一套餐具,每天用他的餐具喂他吃饭,当他会自己进食时,又给他安排了适合他的  相似文献   

12.
对话的作用     
程玮 《课外阅读》2011,(22):62-63
我们一个朋友的妈妈是个很富有的人,一个人住着一栋很大的房子。这栋房子在汉堡一个很好的区里。于是,她的家里经常有小偷光临。这些小偷每次偷的东西不多,就是几把银餐具。朋友们帮她分析,认为采取这种作案方式的人极可能是附近邻居家那些半大不小的孩子。因为只有这些人才会准确地知道老太太什么时候出门。老太太不愿意为这点小事去报案,她认为这样一来会把邻里关系搞得很紧张。老太太也不愿意把银餐具藏起来,她怕小偷因此会在家里东找  相似文献   

13.
妈妈进城买东尔西去了,她叮嘱诺拉照看一下小妹妹简·格拉迪斯。诺拉答应了。可是这天下午是诺拉擦洗银器的时间,于是她待在餐具室里,把简·格拉迪斯留在楼下的卧室里,让她独自玩耍.  相似文献   

14.
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不让暂时的挫折击垮我们。——玛丽.凯和朋友到一家小饭馆吃饭,饭馆生意挺淡。进了屋,老板娘急忙挥手喊服务员,叫她赶紧给我们拿餐具。那名服务员看来是不怎么高兴,慢腾腾地把餐具拿过来,随手  相似文献   

15.
轻松一刻     
同届生女病人要看牙医,她在电话本上找到一位与她一个高中男同学同名同姓的牙医。到诊所后,她心里一沉:面前的这个人不可能是那个高大英俊的老同学,秃头,顶着个大肚子。她离开诊所时忍不住问:您是本地高中毕业的吗?牙医:是的,1980那一届。女病人:真的吗,我们是同届的。牙医:真高兴,您是教哪一科的老师?劝架一对夫妻经常吵架,一吵就摔碗盘餐具。这不,又开始了。隔壁年近六旬的李老师过来劝架,问他们:你们准备什么时候离婚?夫妻很惊讶:你问这个干什么?李老师:如果你们还要在一起两三年,我打算在这开一家餐具店。比方王老师到商场去给儿子买电…  相似文献   

16.
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雪后的早上。在靠近马里兰州牛津镇的地方,我的一个朋友正在一扇巨大的窗户旁摆放早餐餐具。透过窗户,她正好能够俯视特爱温河。越过码头,只见整条河都被大雪镶上了白色的银边。有那么一会儿,她就这样静静地站在窗前,望着眼前这幅一夜暴风雪所描绘的图景。  相似文献   

17.
孙道荣 《阅读与鉴赏》2009,(6):10-11,53
当厨房里的水烧开了.当菜凉了需要再热一下.当电话铃声响起.当谁需要餐具或调料……她(他)总是及时站起身来,去帮我们。  相似文献   

18.
当厨房里的水烧开了,当菜凉了需要再热一下,当电话铃声响起,当谁需要餐具或调料……她总是及时站起身来,去帮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母亲是最后一个坐上桌的,她总是最后一个才上桌。忙好了饭菜,  相似文献   

19.
1921年圣诞节前夜,将近六点钟,普赖斯一家刚刚互赠了节日礼品。父亲摇摇晃晃地站在一张椅子上,身子紧贴着圣诞树,用他那沾湿了的手指在掐灭淡红色的小小烛焰。母亲在外面厨房里忙碌着,她把餐具和土豆沙拉端进了起居间,说道:“小香肠马上就热了!”她的丈夫爬下椅子,高兴地拍拍手,大声对她说:“有芥末吗?”她没有答话,回身取了盛芥末的瓶子嘱咐说:“弗利克斯,买芥末去!小香肠已经热好了。”  相似文献   

20.
对策     
这天,信子来到一家百货商场。一进门,她的脚步就不由自主地变得轻飘飘的。这里时髦(máo)的服装,进口的百货,真是琳琅(lín lánɡ)满目,看得人眼花缭(liáo)乱。信子先在一楼兜了一圈,然后装作不经意地走近卖餐具的柜台。在那儿,她悄悄摸起一把叉子塞进皮包。她心想,这种时候千万不能东张西望,慌慌张张地走开也不是上策,最好是装出买不买还没有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