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轼散文以其数量多、题材广、内容杂、影响大闻名于后世。他散文的总体风格是平易自然、文从字顺、挥洒自如、奔放不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行文雄奇奔放、语言流利晓畅,说理明晰透彻,且善于随机生变、翻新出奇。这主要表现在他的政论文和史论中。由于他知识广博,故敢于并善于对许多历史和现实的问题发表看法,如《平王论》思路开阔,列举历史上因固守旧都而使政权稳定,  相似文献   

2.
3.
苏轼好用、善用比喻,使用比喻成为其诗文的显著特征.钱钟书先生曾精辟地指出:"他(苏轼)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鲜明、贴切."  相似文献   

4.
北宋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名家辈出,作品精美,对后世影响深远。在苏氏父子中,苏轼以其自进不息,治世济民的政治抱负,超然物外,随缘自适的达观态度,将宋代散文推向最高的峰颠。 苏轼在坎坷多变的仕途生涯中,数度升沉拔黜,历尽了人世艰辛,也因此饱览了祖国山河,广泛接触了人民的生活。苏轼在散文方面继承与发展了欧阳修的革新精神,以兼容并蓄、宏博复杂的气势,以行云流水、顺达舒畅、自然平易、摇曳多姿的文风,推动了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发展与深化。 下面,就苏轼散文方面的革新风格谈几点体会。 一、翻新出奇,…  相似文献   

5.
苏轼力求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早年,苏轼大力提倡豪放、雄壮的风格,到了饱经忧患的晚年,却推崇平淡朴质的风格。这种风格在艺术渊源上吸收了韦、柳的简古,白居易的浅易,陶诗的质癯。  相似文献   

6.
本从艺术哲学的角度,通过对苏轼散创伤态度,艺术风格与人格追求的论述,展示了苏轼散有补于世、自然天成、闲适旷达和追求完美人格的化品格,同时,也展示了作的复杂心态与卓荦不群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7.
“书”的起源甚早,初为应用文体,臣僚敷奏、朋旧陈情皆用之。苏轼书体散文,包括表状、奏议、书、启、尺牍等。本文分别对苏轼的上书类散文和书信类散文进行了分析,前者的特点是“相时立说”,体现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思考解决现实问题,尤以民生为重;后者的特点则是洞悉人情,委曲尽意,文风平淡自然,文情兼备,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其平易风格的散文创作开启了一代文风。欧阳修散文平易风格的形成与他的思想特色密切相关,同时也深受宋代社会整体文化氛围和作家性格性情的影响。欧阳修的散文风格不仅体现了作家仁义宽厚、敏感细腻、贴近生活的文化性格,也体现了宋代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和归于平淡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9.
苏轼的散文无论在创作风格还是在思想内容上都深受《庄子》影响。苏轼的散文构思奇特新颖,使作品呈现出《庄子》般的奇诡恣肆、幻化多变的创作风格,主要表现在想象力的丰富超然和说理方法的新奇独特。在思想内容上,苏轼的散文大多表现出了一种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这与庄子的脱弃一切物累,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寓惠散文创作,不但保持着宋一代散文成熟而稳定的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时代印记和主体风调,而且还鲜明反映了他自己信手拈来而生发自如,如话家常而启迪灵智,姿态横生而妙合入化,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的特色。其具体反映在“表现放达恬淡的心灵和显豁乐观的胸襟”、“发抒对社会人生的敏锐明睿的识见和启人心脾的哲理”、“轻灵闲适,自然天成而又奇纵练达的艺术风格”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苏轼才华横溢,知识渊博,学养深厚,他的散文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文化内涵,被后人称为“苏海”,表现在艺术手法上就是用典隶事,深沉婉曲,机杼独出,浑然天成。苏文用典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二、增强说服力与权威性;三、增强感染力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2.
苏轼是宋代最著名的文学大家,他的散文创作具有“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风格特色,在散文创作方面艺术成就独特.对我国散文创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从苏轼散文有补于世的创作态度。自然天成、闲适旷达的创作风格,以及对完美人格的创作追求等三个方面探索分析了苏轼散文的文化品格,探讨了苏轼散文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品格形成的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13.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苏轼才华横溢,知识渊博,学养深厚,他的散文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文化内涵,被后人称为“苏海”,表现在艺术手法上就是用典隶事,深沉婉曲,机杼独出,浑然天成。苏文用典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二、增强说服力与权威性;三、增强感染力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4.
苏轼的散文不仅手法精湛,而且具有独特的个人特质。文章从自由的书写与高扬的主体意识、独特的审美视角与生活态度的情趣化、创作风格的转变及人生际遇的转折三个方面加以简单的分析和评述。力求透过文字,呈现一个命运坎坷、主体意识强烈和生活情趣化的苏轼。  相似文献   

15.
苏轼散文立意“新”而“深”,他把“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作为“衡文”的标准,由此创造出了许多意境高远的散文作品。  相似文献   

16.
苏轼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天成”的审美取向促使作者遵循“随物赋形”的创作原则。“随物赋形”就是要艺术家尊重表现对象的特征和规律,准确而又自然地表现出对象的形态和特征。它以艺术形象的刻画应合乎自然为最高标准,因而随物赋形必然要求创作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17.
本通过对苏轼游记散的分析,探讨了其游记散借游记而说理,巧譬妙喻以及灵动豪放,意态横生的艺术特色,对继承和发展古代游记散的优良传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苏轼作为一代文豪,不但诗歌领时代之先,散文也有相当造诣,其散文以诗入文、注重性情、语言优美、翻新出奇、韵味隽永,各种表现手法综合运用,叙事、写景、议论衔接自然,文风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散文平朴自然,语言简约,但平朴而不平庸,简约而不简单,平中见奇,朴中见色,简中见韵,从而使其文雅俗共赏、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0.
进入宋朝,儒、释、道三教在思想层面上进一步融合,"三教鼎立"的格局逐渐被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所替代.宋代的"三教合一"思潮为士人提供了独特的思想文化环境,使宋代士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性格.作为宋代著名文人,苏轼无疑是融合儒释道三教思想文人的代表,苏轼的散文也成为其儒释道三教融合思想的重要体现.从苏轼的散文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