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多记者都有过这样的抱怨,党报的经济报道难写。要么枯燥无味,“领导不喜欢、读者不爱看”;要么容易写成“一厂一店”,成了工作稿、宣传稿,结果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要么“内行看不上,外行看不懂”。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让记者从怕写经济报道到爱写经济报道,让经济报道做到“领导喜欢、读者爱看,内行看得上,外行看得懂”?  相似文献   

2.
在努力实践“三贴近,提高党报吸引力上,这两年来,我们嘉兴日报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以“三贴近”的要求,改变以往会议报道过多、内容空洞的现状,眼睛向下,塑造党报的亲民形象。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版面“贴上”而不“贴下”,经常被一些空洞泛味的会议报道所占据,出现了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窘境,严重影响了党报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3.
经济报道历来是党报新闻宣传的重头戏。本应是精、气、神十足的报道种类。但现实却存在着“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等品相不佳的问题。让党报的可读性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到其公信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如何才能提振党报经济新闻的精、气、神呢?我认为出路在于创新,即通过创新提升党报经济新闻的品质,发挥党报服从大局、服务群众、引导舆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报办报总要求是“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而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是说,党报的一切工作要围绕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中心和大局展开。经济报道,正是党报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和落脚点。地市党报处在各级党报最基层的位置,处在党报与基层结合的关节点上,因此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5.
会议报道可以说是记者们的“基本功课”,基本上要天天做。但对一些地市级党报来说.不少会议报道干稿一面,冗长繁杂,读之让人昏昏欲睡。其结果是,会议消息虽然已经刊发出来,会议精神也罗列出来。但读者不满意,顶多看个标题,或者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领导不满意,因为八股文似的报道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6.
苏成雪  卢娟 《现代传播》2005,7(5):110-112
面对中国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对都市类报纸、专业类报纸的冲击,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我国党报发展更要紧跟时代步伐,只有不断深化新闻改革、提高报道质量、增强宣传效果,才能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增强党报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党报的可读性,亟待改变党报那种“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状况。坚持“三贴近”,不仅是新闻宣传工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提高党报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其…  相似文献   

7.
安徽日报与全省16家地市党报共同商定,从1998年4月至8月底,联合开展改进会议新闻报道竞赛活动。 参赛稿件要求:坚持从大局出发,坚持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努力搞好搞活会议报道;要选好角度,精心采写,增强会议报道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写法要创新,形式要多样化,文风要清新。参赛稿件可以是消息,也可以是特写、通讯。刊登稿件统一挂“改进会议新闻报道竞赛”刊头。竞赛结束后,由刊登报社推荐优秀作品,于今年全省党报总编辑年会上评出一、二、三等奖。安徽日报与全省16家地市党报共同商定,从1998年4月至8月底,联合开展改进会议新闻报道竞赛活动。 参赛稿件要求:坚持从大局出发,坚持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努力搞好搞活会议报道;要选好角度,精心采写,增强会议报道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写法要创新,形式要多样化,文风要清新。参赛稿件可以是消息,也可以是特写、通讯。刊登稿件统一挂“改进会议新闻报道竞赛”刊头。竞赛结束后,由刊登报社推荐优秀作品,于今年全省党报总编辑年会上评出一、二、三等奖。  相似文献   

8.
“党报上全是工作型的新闻。没看头。”这是一部分读者的意见。“党报不同于晚报,不写工作型报道写啥?”这又是一部分记者的观点。虽然前者观点不免偏颇,那么,对于党报的记者来说,报道非要写成“工作型”不可吗?我看未必。  相似文献   

9.
王甚恺 《新闻世界》2013,(10):78-79
让经济报道成为地方党报的主打产品,就要整合资源,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引导;要围绕中心大局,在经济新闻深度上下功夫;要关注百姓,贴近生活实际,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要直面经济热点,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经济新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为全党工作的中心,经济报道逐步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各级党报上的经济报道,服务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对经济工作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在充分肯定经济报道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新形势下,经济报道与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距离,抓紧经济报道的改进和创新,是摆在各级主流报纸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应读者要求,本期《前沿关注》专栏就“改进和创新经济报道”展开讨论,选发了5篇文章,作者各抒己见,虽然侧重不同,但都认为“三贴近”是改进经济报道的一剂良药,新闻单位在这方面抓得越扎实、越具体,收效就越明显;反之,流于形式,浅尝辄止,势必老调死板,失去读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的推进,呼唤着经济报道的改进和创新,既需要量的增加,更需要质的提高。愿报界同行不懈努力,大胆实践,让经济报道之花绽放得更加鲜艳。  相似文献   

11.
成岗 《传媒观察》2013,(2):13-14
时政新闻报道,由于被报道者地位高、发布信息重大而令人关注。在党报与都市报中,一度呈现出文本单一,语言枯燥乏味、模式化的现象,陷入所谓“千报一面”、“面目可憎”、“谁写谁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定位,地方党报的经济报道必须体现“新常态”的要求,原来经济报道的模式、内容、文本呈现方式、话语体系等应该在此背景下做出改进、调整. 立足全局,做好经济报道的顶层设计 经济“新常态”是基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情况作出的经济发展的战略判断,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特点.这是地方党报“新常态”报道的主要参考依据. 1.用全局的立场来看待“新常态”.报道本地的经济转型发展是地方党报经济报道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地方党报应以当地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新方向、新理念为解读“新常态”的案例,帮助公众更新经济发展观念、立体把握“新常态”特点.  相似文献   

13.
领导人活动报道是党报的强项和优势,也是新闻资源的"富矿".对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客观上已经成为党报要闻版面的主打新闻,也成为新闻采编人员每天都可能遇上、必须精心做好的日常工作之一. 但长期以来,对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存在"八股化"趋向,长风盛行,格式化严重,缺乏创新,可读性差,普通读者望而生厌,采编人员也"食之无味,弃之不能",形成了"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一张报纸.一版既是要闻,也是“门面”。这个“门面”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报纸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党报尤其如此。说党报的针对性、实效性,首先看一版;说党报的权威性、引导性,先得看一版;说党报的示范性、大局性,还得看一版。因此,办好党报,首先要办好一版;党报要创新,一版首先要创新。  相似文献   

15.
时政新闻历来是党报的重头戏,是党报发挥主功能的重要手段,各级党报都非常重视。目前,很多时政新闻报道内容空洞、形式单一,有的新闻还往往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口气,不仅达不到传播的效果,甚至会让受众产生抵触情绪,“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的现状让时政新闻处于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升地方党报的舆论引导水平,是每一名党报记者必须回应的一个时代命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地方党报提高引导能力的体会。一、必须把握大局,树立党报的权威性。地方党报必须把围绕大局作为新闻报道的首要任务。把握大局就是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围绕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的大局,围绕民生根本利益的大局,围绕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实践中体会到,  相似文献   

17.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的突破口,也为党报改进和提高宣传艺术搭建了一个平台。从百姓关心的角度报道 中心工作 报道中心工作是党报的性质决定的。但中心工作的报道搞不好,老百姓一般不爱看。这就要求我们找准领导关心与群众关心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引起共鸣。 一个地方的经济如何发展,是领导与百姓共同关心的话题。今年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地方党报,要想使经济报道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就要努力在战役性报道上做文章,不断推出新亮点,突出深化经济新闻改革,力求报道创新。一、战役性经济报道,要紧跟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部署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组群结构大城市是济宁未来发展的定位,“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是市委、市政府近年工作思路。围绕工作重点,如何搞好经济宣传,  相似文献   

19.
深度报道的采写,是对记者新闻敏锐性、思想深邃性、采访深入性的高强度锤炼。“深入成就深度”、“高度决定影响力”,是党报深度报道题中应有之意。把受众关注的地方热点新闻写深写活,做成独家深度报道是增强地方党报优势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做强党报“中心工作报道”是时代和执政党赋予党报的政治使命,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报进一步明确定位、寻求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创新“中心工作报道”是关键“中心工作报道”历来就是党报的特色和“立身之本”,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随着党报在新时期报业格局中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