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上小学了,新的学习环境、新的生活规律、愈来愈多的学习任务,你的孩子准备好了吗?主动交往意识的树立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伴,容易让孩子产生恐惧感和焦虑感。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孩子的适应能力就会不断增强,就能很快地融入新集体、新生活。家长可以  相似文献   

2.
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希望他能够尽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作为父母,我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宇明妈妈孩子即将开始正规的学校教育,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十分重要,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以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有这样一所小学,家长是家里的“老师”,老师则是校内的“家长”,孩子的全面发展是他们共同的目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拧成了一股绳;在这所学校里.有这样一位校长,潜心研究少儿德育十多年,用程序化与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将养成教育渗透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4.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心里充满着一种学习的激情,为自己长大跨入小学学习而感到高兴。这是非常宝贵的学习动力,它会促进孩子努力去学习,也是学校与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最好时机。学校与家庭紧密配合对孩子的教育,让孩子永远充满学习的激情,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慎之 《家长》2014,(Z1):51-52
正当孩子对老师有了抵触情绪,有的家长还没搞清楚事实真相就不分青红皂白地给孩子一顿训斥,让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老师;也有的家长对孩子一向很溺爱,不能客观地看待孩子,觉得孩子什么都好,一旦孩子对老师有意见,就不加思索地指责老师。一个人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一刻也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和教诲,可是一些孩子却对老师有着很深的抵触情绪。新新上小学六年级。上学期,她常说她的班主任这不好,那不好。妈妈并没有在意,有时也跟着抱怨几句。后来,班主任换了一位新老师,开始新新感  相似文献   

6.
科学正确的幼小衔接.是搞好基础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保证。如何让孩子自然过渡到小学.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成了家长、幼儿园和学校三方共同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做好家、园、校的互动.形成三位一体的合作教育.才能使幼小衔接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潇翔小学要开家长会,一大早家长们便来到学校。踏着铃声,家长们走进了孩子的教室。他们来干什么呢?是来听老师介绍情况吗?不是。今天家长们走进课堂,是要同孩子们一起上课,亲眼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如何学习、活动。以往开家长会都是家长们坐在  相似文献   

8.
王珊珊 《成才之路》2012,(11):99-I0016
最近有调查显示,88.6%的中国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算数等知识,还有28.2%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外语,20.3%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那么,国外的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情况如何呢?他们更注重怎样培养孩子呢?  相似文献   

9.
孩子上小学,家长每日例行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字”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然而,近日北京昌平城关小学等部分学校却开始试水作业“免签”.校方管理者称,此举旨在减轻家长负担,增强学生自主能力;但一部分家长和教师却对此争议不断. (2014年3月23日《北京青年报》) 长久以来,让家长检查作业并签字,已经成为一些小学的普遍做法.就教师而言,这样的要求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强化家庭教育的力量,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规范孩子的学习行为.然而,教师在享受家长为作业签字带来便利的同时,亦应当清醒地看到其潜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竞争的增大,许多家长都意识到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然后学校和教师也不断地增大学生的学习任务,所以导致了21世纪小学生的学习任务不断地加重。但是家长和教师在增大学生学习任务时缺乏对学生承受能力的考虑,使许多学生都被学习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即使如今学校和教师都意识到学生的学习任务之重,开始了减负的教学,但是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效果,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增效减负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八面来风     
《少先队小干部》2015,(3):42-43
开门迎家长,共育新苗苗为进一步促进家校沟通,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亲身感受孩子在校的学习与生活,山东省威海市望岛小学开展了"开门迎家长,共育新苗苗"系列活动。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与孩子同台表演、趣味活动庆建队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让家长们深人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切身感受老师们高尚的教育情怀和过硬的教学技能。打开校门来办学,加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苗婧雯)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居住在美国,所在地区的小学都设有"天才班"。这个班级有些特殊,是由老师推荐参加考试,孩子一旦通过了考试就能进入,接受专门为高智商孩子设定的教学训练。当然,如果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挺有天分的,也可以向学校自荐,孩子同样会被允许参加考试。学校在考试通知的后面罗列了天才儿童的普遍特征,供家长们参考。天才儿童的特征有:1.会将收集物、人和思想系统化;2.能够迅速学习运用新知识;  相似文献   

13.
最近有调查显示,88.6%的中国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算数等知识,还有28.2%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外语,20.3%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由此可见,中国的过早教育情况非常严重。那么,国外的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情况如何呢?他们更注重怎样培养孩子呢?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有调查显示,88.6%的中国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算数等,还有28.2%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外语,20.3%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由此可见,中国的过早教育情况非常严重。那么,国外的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情况如何呢?他们更注重怎样培养孩子呢?  相似文献   

15.
正孩子进入小学,很多家长都开始了焦虑和煎熬的经历。虽然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小学前都信誓旦旦:"我不会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不能说明一切,也未必能够使孩子幸福"。但是一旦进入了小学,成绩就如魔咒一般使很多家长忘记了养育孩子的初衷。家长会抱怨学校教育的狭隘、学校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单一,抱怨学校教育正在改变我们的孩子,抱怨学校与自己的教育观不相符。尤其是当所有的分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的学前班通常设在小学的内部,孩子从4岁开始上学前班,逐步适应学校生活后(时间一般为2年)升至小学一年级。在多伦多等地区,学前班是半日制,家长可选择上午或下午的时间作为孩子的学习时间,课时都是2.5小时,中间还有吃小点心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学生、教师、家长是参与孩子学习的三大主体,教师要及时地联系家长.鼓励家长多多地赞美学生.要注意三大主体的和谐.千万不要抹杀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数学学习要进行合作,教师要抓住机会.在合作中发现他们每一个人的长处。耐心地听取每一个学生的心声.做孩子们最知心的朋友,帮助他们打好小学数学的基础。一、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8.
周小莉 《林区教学》2010,(3):108-109
小学低年级学生存在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和家长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家长要配合学校教育,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学习兴趣,使孩子形成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家校共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需的合力,然而在实践中存在许多困境。家长作为家校共育中的核心人物,对学校开展的家校共育工作有重要话语权。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北京市某区的120名小学家长为访谈对象,研究结果显示家长对家校共育现状基本满意。他们认为学校对孩子的培养起了关键作用,但是孩子在学习行为与习惯、合作与交往等方面发展不尽人意。为了更好地促进家校共育,应提高家长参与家校共育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增强家长的自我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20.
加强多元评价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它能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一、家长评价,家庭和学校联系的桥梁家长对学生、对学校以及整个教育都会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并直接对子女的学习情况做出经常性的评价。让家长记录孩子回家英语学习的情况,做到英语教学向家庭与课外的延伸,架起了家长与学校和老师的桥梁,让彼此都了解到孩子另一面的学习表现,也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