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绵虒(si),位于岷江河畔,汶川县城西南,都汶高速公路羌锋出口旁,东部与都江堰市接壤,素有“大禹故里,西羌门户”的美誉,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乃数百年间岷江上游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和羌藏回汉民族融合居住之地。绵质地处河谷,  相似文献   

2.
有学者认为岷江上游的羌人是在西汉之后才有的。岷江上游的羌人聚居地长期流传《木姐珠与斗安珠》和《羌戈大战》这两部长诗,其内容不仅与羌族历史有关,而且可以认为是对岷江上游自古有羌人的证明。《后汉书·西羌传》《新唐书·吐蕃传》等古代文献及现代考古也证明岷江上游自古就有羌人,这些羌人有相当部分是从西北迁来的。古蜀国也起源于黄帝的子孙,属于古羌人的族系。  相似文献   

3.
岷江上游为羌族祖居地,营盘山遗址的发现证明这支羌人至少在距今5000年前就入驻这里。但这一地区自古亦有浓郁的大禹崇拜,说明有两支羌人在不同时期进驻了岷江上游。一支为此地古羌,一支来自中原夏后氏。  相似文献   

4.
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峨眉山月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但诗中所云清溪、三峡、平羌江系指何处?历来就有争议。本从典籍、诗词、历史、地理多方考察论证了古平羌江即今之岷江,平羌三峡即岷江中游的犁头峰、背峨峡、平羌峡。水光山色异常绮丽的岷江三峡为嘉峨风光增添了无数秀色美景,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再不能任其讹传误导,而应还她的历史真面目。  相似文献   

5.
从"藏彝走廊"分布域——多民族活态分布与多元民族活态文化;"藏彝走廊"语言域——藏、羌、彝语支是走廊鲜活的语言主体以及"藏彝走廊"文化域——岷江流域古遗址凸显厚重的古羌文化三个侧面探讨藏彝走廊文化域中的尤为凸显且厚重的羌文化元素,以此实证:无论从多元的文化角度,还是从具体的民族学视角,古羌文化作为藏彝走廊的重要文化积淀和藏彝走廊文化的最重要组成之一,从丰富和发展学术的客观视角来看待民族走廊,把"藏彝走廊"定义为"藏羌彝走廊"更为妥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流域心态为研究载体,基于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的视角,剖析了流域心态的运作机理,构建起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博弈模型,为岷江上游藏羌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代文献中的羌族、羌人,包括"戎"、"氐"、"夷"、"番"、"夏"……等名称,都与历史上的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经常混为一谈.本文拟从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的视角,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羌"人①,虽然他们现在已经扩展到除中国西部地区以外的巴基斯坦、不丹、老挝、孟加拉、缅甸、尼泊尔、泰国、印度、越南等国,但是他们之间仍然保留着许多明显的亲缘关系,他们与现今分布在四川岷江上游的羌族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所不同,有必要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8.
古代羌人迁入岷江上游地区最具决定意义的事件发生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和战国时期。期间,他们大致在甘青川交界地区越过黄河,并逆黄河上游地区重要支流黑河、白河而上,沿尕力台、壤口一线进入岷江上游地区。  相似文献   

9.
生活在岷江流域的古羌人与大山共生存,其羌寨民居的生态环境,景观布局、建筑风格、神灵“供奉”等都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从成都沿岷江南行一百多公里,穿过平羌江(岷江的古称)小三峡,就来到青衣江,大渡河(古称沫水)与岷江的汇合处。在这里,岷江自北向南流去;而大渡河则由西向东流入岷江。岷江东岸,群山连绵;其中,凌云山雄峙于三江合流处,壁立千仞,抵挡着奔腾汹涌的大渡河水。闻名中外的乐山大佛,就开凿在它的上面。这座与凌云山浑为一体的弥勒大像,一千二百多年来,面对峨眉;慧眼微开,注视着滔滔大渡,浩浩岷江。  相似文献   

11.
华夏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其中,古代岷江上游是古羌江源文明的核心区域,也是华夏文明具有奠基性的发祥地。大禹作为华夏人文初祖,是开启华夏文明的标志性人物。将大禹作为研究主题,对进一步理解与阐释华夏文明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本文就上古族群互动、禹生石纽、禹兴西羌三个方面,探析古羌江源文明之于华夏文明的关系和作用,继而进一步揭示炎黄同祖、文化同根、华夏一家等问题,最后对研究大禹、研究华夏文明提出一些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川西高原氐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代,这无论在文献还是考古资料中都有据可证。氐、羌同源异流,原居西北甘青高原,后分化为两族。西羌分布极其广阔,除黄河上游甘青地区而外,还南及岷山之域。从考古学并结合历史文献考察,岷江上游石棺葬应是氐人的文化遗存,雅砻江、金沙江和大渡河流域的石棺葬,则应是羌人的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对汉晋时期藏彝走廊中的“氐”人的活动及分布范围进行了探讨。认为汉晋时期,氐人在藏彝走廊中的活动仅限于涪江上游及岷江上游地区。从《后汉书》及《华阳国志》记汶山郡有氐及“羌胡”来看,氐人很可能是在东汉时期随着羌人的南下而大批进入岷江上游地区的。所以汉晋时期氐人的活动仅仅达到了汶山郡一带的岷江上游地区。文章还对岷江上游的氐人与夷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羊的密码》是羌族代表性诗人羊子在经历了5.12地震后作的长诗《汶川羌》中的第一首诗歌。深度表现了羊子对本民族与羊的关系的认识和自己对羊和以羊作为图腾的本民族的认同感。是岷江流域滋养了羌族,也滋养了羊子。诗人羊子不愧为汶川这块地域,尤其是羌这个民族的歌者。  相似文献   

15.
从成都出发往西北方向前行 ,公路旁是滔滔的岷江 ,沿着岷江溯流而上 1 0 0多公里 ,进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辽阔无垠的川西北大草原展现在你的眼前。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 ,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 ,位于四川省西北部 ,紧邻成都平原。幅员 8.4 2万平方公里 ,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千百年来 ,我国古代的氐羌诸部、鲜卑、吐蕃、汉、回等民族用辛勤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共同开发了阿坝 ,他们在这里互相融合 ,共同进步 ,逐步构成这块土地的主要民族 :藏、羌、回、汉。阿坝州被世界旅游专家誉为世界生态旅…  相似文献   

16.
《松游小唱》:与岷江历史文化的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四川著名羌族诗人董湘琴的<松游小唱>是一本纪行诗集.诗人从都江堰到松潘,足历岷江河谷的松茂茶马古道,岷江河谷的雄奇壮美的自然山水、悠久丰富的民族文化随时触发诗人的灵感,与诗人形成超时空的对话.岷江河谷的历史文化、藏羌民族文化在这一对话中得到鲜活的展示,<松游小唱>也因此而获得深刻的文化意义,并在新的现实语境的对话中不断生发与丰富.  相似文献   

17.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卧龙"或者"阿坝"的名字远比小城汶川熟悉。汶川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位于成都以西195公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是全国仅有的4个羌族聚居县之一,主要人口为汉、羌、藏和回族。汶川因流过县城西部的汶水(岷江)而得名,北周时始名汶川县,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这里也是四川有名的"龙门山地震带",龙门山脉和邛崃山脉分别位于汶川县东北与西南部,岷江及其支流杂谷脑河、草坡河、寿江穿境而过。因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地貌类型,汶川境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多种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树木和动物。曾经的汶川,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片生态乐土,集自然、生态、藏羌民风民俗为一体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一直被人们视为旅游的最佳去处。在这里,你不仅可以饱览许多美景,还可以追溯世界上最古老的羌文化,欣赏历经千年不倒的羌寨、碉房,体验被称为世界桥梁先驱的悬筒和溜索,走进著名的大熊猫之家……汶川的夏季,是观赏鸽子花(珙桐)的最好季节,这里是全球唯一能看到如此壮观美景的地方。从4月开始,花朵由淡绿色转为乳白色再变成棕褐色,山风吹拂,万花齐动,似美丽的对对白鸽展翅欲飞……如今,这样的美丽,已成为一种让人心酸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羌戏”是对羌族戏剧的简称。目前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在川西北岷江及涪江上游,“羌戏”分布在此地带上,既有剧本搜集整理,又有多种活态演出,还有学界有识者的研究。结合羌族戏剧存在现状,从宏观上对之可作如下把握:“羌戏”主要有释比戏和花灯戏两大类型,“羌戏”的存在及演出以民间性和仪式性为两大基本特征。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多民族的中国有丰富的戏剧文化遗产。无论作为民俗艺术还是作为村寨艺术,羌族戏剧存在的历史和现实,羌族戏剧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决定了它是我们研究中华戏剧共同体所不可缺少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羌族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羌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许多关于羌人的记载。历史上,羌人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及高原农牧文化的创建,都曾起着重要的作用。今日岷江上游的羌族,由于历史发展、居住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生活等诸多原因,人们仍有原始信仰、自然崇拜等宗教观念的遗存,"释比("巫师)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导者,许多民间舞蹈形式,多是在"释比"主持下的民俗活动中进行的。本文拟以羌族舞蹈的动态形象特征作为切入点,探索"释比"文化对羌族民间舞蹈影响;探索羌族舞蹈文化传承的规律;以及动态保护与多种开发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从羌族文化浓厚的陇西走廓至岷江上游区域成长起来的唐朝诗人李白,在自己"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澈,句句动人"的文学作品中,处处留下了羌族文化的背景因素。本文拟对李白生地的陇西走廊和成长地川西青莲之匡山进行地域文化特征与时代民族成份特点研究,结合其文学作品中表达出来的羌文化背景因素,证明李白文学思想的形成是受了羌族文化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