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沫若的“风韵译”在诗歌翻译界自有其分量。“风韵译”以诗传韵,不仅传递出原诗的内蕴,译诗还韵味十足;凭借译者之能,采用“归化”策略,意译创造,利用民族文化为读者服务;但同时,译诗忠实欠缺,美译常见,忽视原诗特点,让人分不清是译诗还是原创。  相似文献   

2.
诗歌翻译的不可译性一直深受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们的关注。对于不可译的处理,译界许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以及相应的翻译策略。作为翻译策略的一种新取向,创造性翻译(creative translation),简称创译(transcreation)特有的文本再造功能可以帮助解决源语和目的语文化差异导致的不可译。  相似文献   

3.
两元论是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用三组两元对立关系,即诗人与译者、语言与意义、翻译与创作,分析郭沫若的诗歌翻译思想"风韵译",探讨其深刻内涵,并借助《英诗译稿》中的译诗,看"风韵译"在翻译实践中注重原诗人与译者的统一、注重诗歌内在的语势神韵、注重翻译与创造并举等在诗歌翻译中所表现出来的整合艺术审美观。  相似文献   

4.
我国翻译界历来对归化式律译扬少抑多。但认为律译有诸如语言陈腐、凑韵、旧瓶装新酒等缺点的论点,是经不住推敲的。其实归化式律译应以以下四条为标准:第一,在内容上要力求忠实;第二,要采用与原诗最接近的汉诗形式;第三是要译出原文之风格和情调;最后就是要译出原作的诗味。以此四条为评价尺度,则归化式律译的作品大部分是成功的。因此,归化式律译不仅可以做,而且还可做得好,应当加以鼓励。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探讨了诗歌可译与不可译的关系,指出在二者具有相对性的前提下,译者应不断丰富诗歌翻译的方法和策略,降低不可译性,更好地进行诗歌翻译。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诗歌难译,非不可译,而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衍译”。本论文从东西方的角度阐述了“衍译”的由来,界定了“衍译”的性质,根据诗歌翻译具有的种种不确定性,提出诗歌翻译的最佳途径是衍译。衍译不是归化,而是最大程度地追求互文性,让译诗保持原文的精神和形式,让译者真正做到“一仆两主”。作者以所教学生的诗歌翻译为例,以说明“衍译”是如何在诗歌翻译教学中得到实践的。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与俄罗斯诗歌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翻译了包括经典诗歌和当代诗歌在内的30余首战罗斯诗歌;多次评述俄罗斯诗人及诗歌。此外,其诗歌创作也受到俄罗斯诗歌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歌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然而,外国人对中国诗歌的认识却不一定准确,很大程度上缘于诗歌翻译的困难性。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月下独酌》的三种英译文进行比较分析,阐明如何运用"三美"理论指导诗歌翻译。  相似文献   

9.
王睿 《文教资料》2009,(9):39-40
自严复先生提出著名的"信、达、雅"翻译原则以来,我国译界就从未停止过对此的争论。有人将其奉为圭臬,认为它言简意赅,客观全面;有人却认定它一无是处,将其部分甚至全面否定。本文以英汉诗歌自译为切入点,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信、达、雅",客观地权衡其利弊是非,肯定合理性,指出局限性。并基于对此翻译原则的讨论,提出切实有效补偏救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阐释学译论认为翻译即是阐释,要求译者为译文读者提供晓畅明白的译文,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在诗歌翻译中,阐释性翻译会固定意象组合,减损修辞效果,凝固逻辑关系,减损原诗的诗味,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刘美隆 《海外英语》2013,(21):170-171
诗人穆旦是杰出的翻译家,他曾为国人译介了大量浪漫派诗歌和部分现代派诗歌。穆旦在诗歌创作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一些诗作翻译成英文,这些自译作品向我们展现了他对诗歌美学的追求及其独特的诗歌翻译观:反对逐字逐句的直译;在语言运用上须发挥译者的创造性;翻译时须兼顾原作的内容与形式;以诗的语言去译诗,从整体把握原作精神等。  相似文献   

12.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代表人物Lefevere在他的力作《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一书中提出了制约翻译的三要素——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其中意识形态是最主要的因素。根据Lefevere的理论,文章分析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如何受到意识形态和赞助人的影响和操控,从而使翻译结果不同。不过,翻译毕竟是译者的行为,其中也有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使然。  相似文献   

13.
增译长久以来仅仅被作为不同语言符号系统间顺利转换的必要技巧和手段。许渊冲和辜正坤的增译实例说明,在诗歌翻译中增译策略还能体现译者的翻译观念和诗学理念。而这种观念或理念在诗歌翻译中起着重要的构建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颖 《双语学习》2007,(12M):172-173
本文试从可译性的角度来探讨诗歌翻译中静态意象的处理方法。通过讨论诗歌翻译的两种翻译观指出诗难译但不至于不可译。可通过归化、保留静态意象信息的模糊化等方法来解决诗歌翻译中语言和文化的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尽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翻译水平要求,但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往往强调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大技能,而译的技能却被忽视。文章以刘宓庆提出的听、说、读、写、泽五会并举论为基础,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译的功能和作用,以及翻译技巧融入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变译策略与中国古典诗歌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考试周刊》2009,(32):31-31
诗歌翻译一直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部分,无数的学者在这一领域不断钻研,并把重心放在了全译上.以求达到翻译对等。然而诗歌翻译中的翻译对等是很难,甚至说是不可能达到的,黄忠廉教授对翻译变体理论的提出为诗歌译员开辟了新的道路。同时功能理论给了变译策略很好的理论支持.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标准和策略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从功能理论、变译定义及变译历史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以期说明将诗歌翻译与翻译变体理论结合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陌生化是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它强调通过不同寻常的写作技巧,使熟悉的图像或语言变得陌生。陌生化的目的是激发读者的思维,延长文字的审美,创造独特的意境。通常而言,陌生化主要体现在词汇、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上,使文学充满活力。由此可见,诗歌就是一种典型的陌生化文学。诗歌常不拘泥于形式,用简短的几行字表达着丰富的情感,具有极高的自由度,这也是为什么陌生化是诗歌中常用的手段。因此,诗歌翻译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原文通过陌生化翻译成目的语。陌生化能否被传达,将直接影响到译诗的质量和意境。该文选取中国古代诗歌和外国诗歌,结合陌生化手法和诗歌翻译,分析陌生化在诗歌翻译中的体现。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陌生化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译者的再创造过程,充分体现了翻译所带来的新颖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英豪  李照冰 《现代英语》2023,(15):115-118
商标名称是对产品、企业等信息的高度凝练。创译因为文本再创造和文化适应能力成为企业翻译商标名称的首选。由于创译有着种种限制,其总量尚且有限,但其发展前景值得翻译界关注。基于此,文章通过对创译和商标名称翻译原则进行探讨,总结不同类型创译方法下商标名称的翻译,以期对企业更好地翻译商标名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德豫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诗歌作家,也是英国诗歌翻译家中的佼佼者。汉语诗歌讲究的是“情思合一”“节奏倚顿”和“声韵有力”。基于诗歌的“情、顿、韵”三要素对杨德豫的译诗进行探讨,进而得出杨德豫的译诗风格为:情感饱满却不显造作,“以顿代步”却不为生硬,忠于原作却不实本体。他独特创新的翻译风格,不仅将英文诗和汉语诗之间不可磨合的尴尬化解至恰到好处,而且也给译文赋予了生命和诗意。  相似文献   

20.
赵恬 《辅导员》2010,(18):60-60,63
早在1980年,就有学者提出了“中国英语”的概念。1991年,汪榕培先生将“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后来,贾冠杰、向明友(1997年)进一步指出,“中国英语”是“操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