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青海省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现阶段我省高校在读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和影响因素,为大力推进我省高校研究生体育工作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在校研究生群体的快速壮大,研究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体育已成为目前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多数硕士研究生还没有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身体素质与本科生相比差距显著。体育是高校宝贵的教育资源,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高校应当把体育纳入研究生教育培养计划,开设研究生体育课,开展硕士研究生体育活动,提高硕士研究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硕士研究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47名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硕士研究生的心理问题阳性率为34.00%;心理健康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体育、文科、理科和工科,工科类与其它三个专业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女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程度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普通高校研究生余暇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六所高等院校(包括理工类、师范类和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体育习惯、体育行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陕西省高校研究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情况不容乐观;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较差。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为高校加强研究生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尽快提高研究生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输入专业性人才,为中小学注入一支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专业、研究能力突出、创新意识新颖的强大队伍,促进中小学的发展。在我国,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同,但是很多高校主要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重心,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简单采取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这与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相悖[1]。因此,积极探索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房成祥教授     
房成祥教授,1934年生于辽宁省本溪市。1951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后被选送到教育部委托中共中央第一中级党校办的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一直在陕西师范大学任教。1961年晋升为讲师,1966年经原中共中央西北局特批为副研究员,1979年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40年来,房成祥教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为本科生、高校进修教师、硕士研究生讲授过中共党史研究、毛泽东著作研究、统一战线史、革命根据地史、革命道路理论研究、国情理论研究、党的战略研究、党史人物研究等10余门课程。他刻苦勤奋,学识渊博,教课深受学生欢迎。他关心学生成长,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好评。现任陕甘宁边区史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硕士34名、高等学校进修教师40多名。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党建工作是整个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年来的发展,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断壮大,成为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和浙大软件学院的培养实际,对如何在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切实发挥研究生党组织的主体作用,调动和激发党员积极性,提高广大党员综合素质,作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运动兴趣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北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运动兴趣的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喜欢上体育课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不到50%,近半数研究生对体育的健身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研究生对健身类、健美类、娱乐类和球类体育活动比较感兴趣,而对田径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则相对不大。  相似文献   

9.
有关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和课程设置的问题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对近二十多年来有关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体育学者对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和课程设置的问题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来看比较零散、概念混乱且逻辑性不强。为完善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和课程设置,需从专业和课程的基本概念、关系以及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目标出发,来分析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和课程设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摘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培养大批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培养经验,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如一些培养单位存在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认识不足、培养过程缺乏实践训练,招考办法、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导师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基于此,以体育专业学位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相关文献,结合自身工作实践,阐述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人才培养体系与体育行业人才市场发展需求对应性不足;培养理念仍然滞后于规模增加的速度;培养单位急需制定新的学位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与改革思路,提出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建议:应正确定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积极转变传统教育发展理念,突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践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顶层设计,研究设置新的培养领域,加强监督和评估工作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应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体育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为的培养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专业文献阅读在了解国内外科技信息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据调查,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文献阅读率较低,许多学生在阅读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时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教育部针对此类问题提出,要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学术研究能力、强化研究生研究意识,使其掌握足够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只有根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特点和借鉴已开展时间较长的专业学位教育的成功经验.促进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良好发展,首先要在对国家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重要意义和该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基础上,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录取、教学与培养、学位论文的指导等重要环节工作切实做好,深入探索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特点与规律,高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在没有硕士授予权的地方高师院校是一种新尝试,文章从联合培养研究生内涵和群体的特殊性入手,对培养过程及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摘要:研究生招生工作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环节,它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将直接关系到今后研究生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培养质量,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分析与整理近几年学历硕士报考信息库和录取信息库数据,对体育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机制和保障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认为:1)从整体上来看体育院校在研究生报考人数和录取比例上呈现增长态势,但是生源质量面临下滑趋势; 2)研究生生源中来自“985”和“211”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比例不大,改变生源结构,吸引更多来自一流名牌大学或重点学科专业的考生就读,成为拓展潜在优质生源的有效方法;3)从录取生源的结构上来看应届生占有较大比例,科学研究人员、高等教育教师、中等教育教师等一些在职人员的录取比例相对很低;4)研究生生源中体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占据主体地位,在体育学硕士中跨学科生源相对于体育硕士比较更为多元,但从总体上看跨学科专业的考生相对薄弱,因此如何发挥出各学科门类的资源优势,吸引更多跨学科专业的优质生源报考,是当前研究生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制定相关招生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完善体育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逻辑推理等方法,以台湾体育研究生教育为参照系,从闽台政治、经济现状入手.对体育学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点设置、入学申请资格、招生考试、课程设置、学位论文撰写与学位授予等几个方面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多角度、全方位探讨闽台体育学研究生培养状况,从而得出4个未来工作中值得借鉴和思考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拓宽、改进福建省高层次体育教育的办学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基础强化培训是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初始环节。以国家政策和本阶段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现实为背景,分析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群体性特点,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关方法理论,合理设计、实施这一阶段学生管理工作,增强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益,能够突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有利于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提升硕士研究生的理论素质,是培养研究生专业研究能力的关键.由此教学目的出发,总结出“以问题为中心,以理论为导引”的研究生专业课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即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研究思维.“以理论为导引”即从教学内容出发,增强学生理论修养,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深入剖析各种理论的基本哲学思路,引导学生把握理论实质,展开活跃的理论思维,具有独立运用理论研究文学现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陈答才教授     
陈答才,男,1955年10月生于陕西蓝田。70年代曾在兰州部队某部服役5年。复员后务过农,做过工。1980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1984年毕业留校任教。1987年在职考入该校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92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中外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中国著名现代史专家彭明教授,研读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1995年7月获法学博士学位后回校继续工作。1996年6月晋升副教授,当年被遴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6月破格晋升教授。1995年12月至今先后任马列教研部副主任、政治经济学院副院长。1997年被遴选…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实施已有30多年,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不断遭遇生源素质不高、培养质量下降、就业前景堪忧的困境。文章基于此提出严把“入口”和“出口”关;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术型和应用型兼顾等三大对策。希望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所谓硕士研究生业余生活就是指硕士研究生除去正常上课及生理需要以外的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和状态。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业余生活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仍然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充分利用硕士研究生业余时间,提升业余生活质量,是促进硕士研究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时代要求。所以,对硕士研究生的业余生活加强积极引导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