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传》终极关怀的是人性的生成问题,它与《子思子》《中庸》《孟子》实际上都认为“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在人性与天道问题上是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易传》的人性论上的思想,成就了它在儒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因而在今天,重新挖掘《易传》的人性论是十分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①气,本指自然之云气。古之先哲,常常把人与气结合。管子说:“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则以其气。”是谓“气”为生命的本源。庄子所谓“通天下一气耳”,则谓万物皆不在“气”之外,万物乃一生命的大和谐。王充说:“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是谓一切现象,天地万物皆天地之气而生。《易》所谓“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天地氤氲,万化化醇”,将整个宇宙直视为一幅生命之气的流行。②人一旦与气结合,就把自己的生命带进自然生命之中,使自己的精神与无限的自然生命相融合,生成种种“气”来:壮烈刚毅的豪气,可敌三军的锐气,()的节气,宁折不屈的骨气,…  相似文献   

3.
乱之由即为治之要,关闭乱之门,也便实现了不治之治,这是无为思想的逻辑基础,也是其要义所在。而"上志"为天下纷乱之门,因此,上欲治则须自治其志,因此,老子立"道"以为德旨,提出了"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的无为主张。守"道恒无名"即守道性本恒的空无状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壮其骨",由"有名"而"无名",使内境空无,无分别心(名),无是非观(名),乃至无志(名),纯任百姓自然。"无志"即无为之旨的实质,体现的是"法自然"思想。"名"非"名称"义(否"名称说"),当是事物自命之名——"性","无名"即性之空无。如此,"道恒无名"与人性之情志观念相对立,成为一种超越现实的、形而上的性之空无存在,以其无我身、无我识而能纯任万物自然,成为人德性回归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4.
"天"、"命"是中国哲学范畴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孔子以来就有谈"天"、"命"的传统,视"天"、"命"为个体自我道德践履的超越根据,以此提升现实生活中道德践履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孟子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提出"良心"一词,发展了孔子开创的"性-天(命)"儒家伦理,进一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孟子特色的"心-性-天(命)"式儒家伦理观,使得儒门道德践履活动变得更具有操作性、可把握性,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罗钦顺是明代中期气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理气论上,他主张气为本体,理气不能分离,理乃气之理。在理气论思想的影响下,他的人性论表现为明显的气质人性论,反对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性乃人之生理,离气质则无天命之性,性必有欲,欲出于天而非恶。罗钦顺的气质人性论思想,是明清人性论由天命、气质二分的人性论向气质一元人性论转变的开端。  相似文献   

6.
《论语》之“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句,自汉以来,学者注疏分歧较大,虽后世正统注疏较多采用全句不断之分法,然此说未免与文章之本意有不合之嫌。文章着重结合清人史绳祖之说,就“与”字在《论语》中之用法,以及孔子本人对待“利”、“命”、“仁”三者的不同态度问题,对该句重新解释,从而指出:此句应为“利”、“命”后俱有断,其意亦了然,乃孔子罕言“利”,旨在不赞同,而对“命”、“仁”则是赞许之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于唐君毅先生谈船山的命义作一解说,此文置于《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中的“原命”里,其中谈王船山对于命义的理解与诠释.命的解释之一,乃人力不可施为的限制义,此乃命运之义,船山亦论及此义.然唐先生的诠释中,较不从船山的消极命义(限制)上着手,而从积极命义(命日降)着手.吾人亦顺着唐先生的诠释而开为三节.第一节谈“命日降”之说,此责人日新其德以配命,而不认为天命一次给足,因为如此则人有所依恃而不求进步.第二节谈“无定命”之说,一方面船山反对有一天命实体作为主宰,若以为其主宰,则主宰者神,被主宰者不神,而船山是一种类于泛神论之说,此乃重气的诠释结果;又船山反对宿命论,事在人为,重人文化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故亦无一定归向之命,但并非指船山不知命的限制.第三节谈知命、立命.人的物质生命结束时不是终结,因此时气只是隐,而不是成为不存在,故精神尚可作用于人世间,此乃虽知命限,但却有积极义的立命之说.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7,(10):34-37
朱熹的命论思想与其理气学说相联系,朱熹认为理是一而气有万,理纯粹而气驳杂,由秉气的状况决定了人的命运的差异。气禀之不同不仅直接决定人的贵贱贫富寿夭等,同时也影响到对性、理的障蔽实现状况,由此产生出气命、理命、正命、性命等命论的主要内容。朱熹命论的主旨在于通过修身养性、变化气质复返性理、回归正命。  相似文献   

9.
从牟宗三先生的《五十自述》一书,可以探究他如何由对人之生命之省思与体察,来打破现实命限的局限性。而在主观境界上达到德福一致的可能。从牟先生对人之生命的察识而言,其观照自己与他人之生命,一方面恐怖于自我生命的虚无、怖栗与痛苦,一方面也哀怜人活在世界上不能免于业力、习气与命限的纠葛,而身不由己地摆渡在人性的浩劫中。有其不可免的悲剧性,于是本乎对有情众生同体大悲之关怀,乃提出儒家“德润身”作为生命实践的相应之道,自渡渡人的不二法门,同时也为今日之儒家道德哲学的限制与可能性,指引出一个值得正视与开拓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语言和文意的角度出发上博简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第三简《邦风》部分当读为:"《邦风》其纳物也,溥觀人俗焉,大斂材焉。其言文,其声善。"《邦风》的主旨是"纳物","溥觀人俗"和"大斂材"分别是"纳物"的两个方面,此句与"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礼记·王制》)相合。  相似文献   

11.
说匡衡"嗜书如命",大概一点也不过分。匡衡是西汉东海郡承地(今山东枣庄东南)人,他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而且很穷。于是,他不得不靠替人家当雇工来维持生活。然而,饭可以一天不吃,书却不能一天不读。白天给人家干活,自然不能读书;晚上回到家中呢,天早已黑了,又买不起蜡烛,想读书也读不成。怎么办?隔壁邻居家点着灯呢!他就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洞,将邻居家的灯光引过来,"以书映光而读之"(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这就是成语"凿壁偷光"的由来。  相似文献   

12.
源于“太虚之气”的“天地之性”是先天的纯善,是人的本性所在;而同样源于“太虚之气”的“气质之性”则昏明晦暗,含有恶的成分,会蒙蔽先天的善。纯善的“天地之性”在人类社会中具有超越性的价值追求指向,人们通过“善反”使“气质之性”归于“天地之性”,并不断追求最高的人生修养境界,使道德境界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3.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为李煜被俘入宋之作。宋王铚《默记》卷上说:“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光义)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据此,说《虞美人》是后主的绝命辞,当非无据游谈。词第一句机杼自出,劈空而来,不虞龙蛇之谶已隐寓其中。 “春花秋月”是生命的诗、生活的画,是古往今来人们赞赏、珍重的良辰美景。“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辛弃疾《汉宫秋》)”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辛弃疾《摸鱼儿》)”秋月无云生碧落。”(李群玉《玉真观》)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就是人们对春花秋月独特爱恋心态的独特写照。至于李后主,对春花秋月的挚爱就更  相似文献   

14.
子思之学师承何人,一直争议不断。通过对新出土材料上博简《子道饿》篇的分析,发现此篇记载的内容是子游事件非关孔子,另外通过对《子道饿》篇中关键字句的重新释读,可以发现子游和子思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为子游所作,而子思所作的《中庸》是对《性自命出》中关于“礼”和“情”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子思之学师承子游而非他人。  相似文献   

15.
《礼记·经解》云:"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有关温柔敦厚的意涵,学者各有说解,徐复观先生《释诗的温柔敦厚》一文以为:所谓的"温",就是"不太冷,也不太热"。所谓的"柔",指的是"有弹性,有吸引力,容易使人亲近的柔和感情"。至于"敦厚"则是"富于深度、富有远意的感情。也可以说是有多层次,乃至无限层次的感情"。本文以为先生的说解,简明易了,故取以为释,并依序分为(一)温柔敦厚(二)思无邪(三)兴观群怨(四)不学诗无以言(五)经世致用五项论述之。以为孔子诗教理论的意义与精神,不仅历久而弥新,方今世变日亟,人欲横流,期能拨乱图治,振衰起弊,正人心,厚风俗,除提倡并确实实践温柔敦厚之诗教理论而无由也。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两大角度对话语结构"见过……,没见过……"进行了比较和重新分析。从句法来看,话语结构存在独立成句和非独立成句之分。从句义来看"没见过"句虽然是"见过"句的否定,但是由于"见过"句的比较项一般是体词性的,而"没见过"句的比较项可以是体词性的,也可以是谓词性的;"见过"句多表示虚比,而"没见过"句多表示实比。因此,造成"见过"句与"没(见过)"句在比较项性质、比较点、比较值"那么,这么"的省略、相互转换上等方面的不完全对称。  相似文献   

17.
说才华     
徐持庆 《下一代》2013,(9):28-28
才,是长期历练与修习,然后经过积淀而有的一种素养;内蕴则潜藏气度,外露则绽放风华。所谓历练,是经历忧患,阅透人生;所谓修习,是勤翻卷籍,博览诗书。所以人们都说"身经历练才堪富,腹有诗书气自华"。才者材也,它不是象牙塔之供品,不是文人之玩物,是经世之大业,是实用之器材。一些所谓文人,自诩才华横溢、操管成章,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要获得质的提升需要完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人的哲学、生命的哲学。人的身心是一个整体,心灵则是生命之体,身体则为生命之用,身心畅通是生命机体活跃充沛的条件,自孔子"六艺"到阳明"良知学"都以此为本。依照心灵大体的观念,当下及未来之教育必须着眼于具有平民人格的"精神贵族"即儒家之"大人"或"大丈夫",如儿童教育则重在心灵开放、气机通达,使之身心舒畅,进而步步提升前进。教育理念上必须"由器入道",方法上要以生命的养成为鹄的,才能造就健康、向上、奋进的社会栋梁。  相似文献   

19.
在古汉语中,命有命令、命运、生命和命名等词义。《论语》中关于"命"的论述有二十多处,《庄子》中关于"命"的论述也超过七十次。针对不同词义的"命",孔子和庄子给予的理解不尽相同,开出的待命之方也迥然各异。"命"与生存息息相关,对"命"的认识不同,待命的方式不同,是孔子和庄子、儒家和道家生存方式不同之体现。  相似文献   

20.
“气”是中国哲学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庄子》这部汪洋恣肆的著作中,作为生命底蕴的气,以虚静的形式,体现在艺术创作、鉴赏及人格美的建构中。一、作为生命底蕴的“气”《庄子》认为,在世界万物生成之前,有一个无的状态,即本体“道”。“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