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伟强 《课外阅读》2011,(11):317-318
我们来看一节美国的课堂实例,教师教安徒生的童话《灰姑娘》时,有这样一段对话:老师:你喜欢《灰姑娘》故事中的哪一个人物,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灰姑娘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对灰姑娘不好。老师:好,下一个问题:你若是灰姑娘的后妈,会不会阻止灰姑娘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学生:(过了一会儿举手)是的,如果我是后妈,会阻止她参加舞会。  相似文献   

2.
一段"后妈"的经历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六年级的一位班主任学期中途动手术,学校领导通过讨论,一致推荐我临时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我在激动之余更是忐忑不安.激动的是领导的信任,让我一名经验不很丰富的年轻教师接此重任.忐忑是因为中途接任毕业班的班主任,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对孩子们不熟悉、对班级情况不了解,孩子们会乐于接受我这张新面孔吗?万一彼此不适应,成绩滑坡了怎么办?然而一段时间下来,渐渐感觉得心应手,每天看到孩子们围着我露出灿烂的微笑,让我体味到一种当好"后妈"的成就感.我觉得,要当好这个"后妈"必须做到以下四"心":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有幸看到一篇美国人教学《灰姑娘的故事》的教学实录。课堂上,教师围绕课文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像力,深入体验并理解故事内容,如春风化雨般,使学生感悟“爱”的魅力。一、在情境的体验中了解爱上课伊始,教师在请一位学生复述完故事情节之后,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这个故事里面的人物,你们喜欢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天真纯洁的孩子们说喜欢辛黛瑞拉和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接着,老师又问:“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还特别强调:“你们一定要…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们的正式职务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段话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文中已经指出。在新课改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今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这种理念已成为教师的共识。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真正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感受,张扬学生个性,激发教师的灵感,师生共创智慧火花。这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深切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一、变模糊评价为准确评价 例1:有位教师上《四季》一课,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问学生:“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教师听了以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这个学生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儿?会游泳就是聪明吗?  相似文献   

6.
童心     
一天,我收到已经转学的学生小军的一封信和100元钱。信中说:“汤老师,您还记得一年前咱班被砸烂的黑板吗?”我当然记得,但小飞不是已经赔偿过100元钱了吗?“爸妈离婚后,后妈老是找茬打我,我很愤怒。那天,我对小飞说起这件事,说着说着,不知怎么就抄起同桌的文具盒摔了出去。后来您说要赔,我没钱,爸爸也不在家,小飞就代我认错了……”看到这里,一年前和小飞谈话的情景出现在我眼前。“为什么砸黑板?”沉默。“就是和同学有矛盾也不能摔人家的东西啊。”沉默。我沉了沉气,看见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  相似文献   

7.
我曾有过当"后妈"的经历:那 是2001年12月份,我任课班级的一 位班主任因为身体状况欠佳无法继续 担任班主任工作,领导决定让我接 任。当时觉得这个班级的学生平日里 与自己的感情很好,凭直觉相信自己 一定会做好这份工作,根本没做过多 的考虑就在同事们的"后妈"声中走 马上任了。  相似文献   

8.
曾经堕落     
离家出走 上高一的时候,后妈走进了我的家门,她没有给我渴望中的一份母爱,给我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歧视与伤害.懦弱的父亲对后妈言听计从,我在家里几乎没有了容身之地.我索性搬到了学校宿舍去住,可生活费及学习费用成了问题.回家向父亲要,如果后妈不在他会偷偷塞给我一些钱,如果后妈在家,不仅要不到钱,还会挨一顿打骂,所以我时常饿肚子.  相似文献   

9.
一位年轻教师执教了一节校级教研课,内容是苏教版教材《三袋麦子》。课上,当教师问“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中,你最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时,一位学生高高举起了手:“老师,我赞成小猪的做法,我觉得小猪是个美食家。”这位教师没有直接否定学生的发言,而是巧妙地引导,课堂上出现了如下精彩的一幕。  相似文献   

10.
后妈嫁给爹时,我就哭了,因为爹给后妈买了一件很高贵很耀眼的红大衣。本来就年轻的后妈穿上红大衣显得格外年轻漂亮。爹那件黑棉袄在那件红大衣的映衬下,却显得更土、更黑了。当年娘嫁给爹时,我想爹一定不舍得买这么昂贵的红大衣。可是,当我又一次看见爹那满是老茧的手和那件土土的黑棉袄时,我对他所有的埋怨都从黑棉袄上飘到了红大衣上。我恨红大衣!开学了,我离开了可恨的红大衣和可怜的黑棉袄。在我和爹、后妈相处的短短几日里,经常有人说后妈长得漂亮。我知道是红大衣的作用。后妈每当听到这些话时,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但有一…  相似文献   

11.
吴非 《中学语文教学》2007,(5):20-20,32
4年前,有个语文教学跨省交流会,邀我参加。那次交流主题是考察“网络作文教学”,我听了几节课,感到不太适应。据主办学校介绍: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的所有作文,你想看哪一篇就能看到哪一篇,想写段评语也可以。我对此很惊讶。该校一位教师现场演示给我看,很快就调出了某年级某班某同学的全部作文。我问:“这位同学知道吗?”“不一定知道。”我问:“他会同意我们看他的作文吗?”教师奇怪地反问:“他为什么会不同意呢?”“那么同学之问也可以互相看吗?”“每个人都可以看全校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在探索、发现中解决问题,诱发学生爱学、能学、会学,体验自主学数学的乐趣,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3.
一次,上课前接班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学生在电脑室狂玩游戏。一位学生还走上台来跟我说:“看在你是老师的份上,给你10分钟讲课!”还有学生说:“老师,我除了会玩游戏,什么都不会啦!”学生怎么这么缺乏上进心?一时间,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我陷入了迷茫和困惑。我还会教书吗?  相似文献   

14.
1.教师"讲"与学生"学"的关系。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学现象是:教师精心备课,上课精心施教,课下认真批改作业,辅导学生,问题是在整个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关心的侧重点是自己上课讲了多少?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了没有?还是能将教学的备课重点放在学生在课堂"学"了多少?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有没有真正的进步,思维能力有没有得到发展?基于这两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师的教学行为世界然不一样的,前一种教师会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我认真上课了,我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后一种教师会不停地思考:我这种教学设计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的课堂上学生是不是发自内心的会了。  相似文献   

15.
上午,我又去听了一节我校教师准备与省外一位名师同台“同课异构”的试教课,这位教师很卖劲,该课已经试教了4次,教学方案前前后后修改了不下8遍,不可谓不用心。但课听下来,总有一种别扭感,究竟“别扭”在哪里呢?就是课堂上教师的话语“轰炸”太过“猛烈”,很多时候,学生的答案已经很不错了,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上,教师写错题,说错话是数学教学的大忌。但我们如果掌握好教学时机,机智地处理,疏忽有时也会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源,甚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在讲乘法分配律时,我安排了一组巩固练习,最后一题是:32×46+32×54,一位同学帮我拿小黑板时,不小心将后半部分擦去了,变成了32×46,等到课上学生叽叽喳喳地说这题不好做时,我才意识到由于我的疏忽,造成学生的争议。我本想补上,突然灵机一动,这不正好可以编一道开放题吗?我何不给学生一个主动探求的机会呢?于是我故作神秘地说:“这道题是一道运用乘法…  相似文献   

17.
<正>每次教学《小数点搬家》,总会有不少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小数点一直都在个位和十分位之间没有动,为什么叫小数点搬家呢?”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往往会模模糊糊地带过去,因为这一规律学生之后都会用。但面对学生一次次的质疑,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学生看不出小数点在移动?学生的疑问是不是蕴含着他们对知识独特的理解?这样的理解有没有价值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对《小数点搬家》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冬云 《语文知识》2014,(12):16-20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语文教师问他的学生,假如给你最后一天上最后一节课,你想上什么课?学生们议论纷纷,最后一位学生回答:语文课。教师感到很欣慰,面带微笑地问他为什么?孩子的回答让这位老师大跌眼镜:因为语文课度日如年,我想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9.
从人到狼     
有位老教师非常愤怒地说了一件事。她所带的高三班在“一模”之后,开了家长会,一些家长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复习安排并不感兴趣,他们只关心:我的孩子能不能得高分?还有没有潜力?他们纷纷从自己孩子的角度对教学提出各种要求。教师说,我们的复习按教学计划施行,学校也有总体安排。有个做母亲的说:“‘一模’过去了,哪些同学行,哪些学生不行,已经很清楚了,我认为教师不应当把精力花在那些考不取重点大学的学生身上,应当重点辅导像我女儿这样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一位教师批评了一位犯错的学生之后,掏出口袋里的一块糖果,亲切地告诉学生:“孩子.虽然你犯了错,但是老师依然喜欢你,这块糖果就算我送你的礼物吧!”教师走后,孩子拿着糖果在班里炫耀着:“我就知道老师不能把我怎么样。看,老师还奖励了我一块糖果呢!”班里的其他学生很是不平:“犯了错的反而会得到老师的糖果,这是什么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