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倡议和实践。他创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使中国军队开始走上近代化;他创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矿企业,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他建立了中国首例的轮船公司、铁路和电报事业,开创了中国交通、电讯事业的近代化;他派遣了留学生,设立翻译局和各种技术专科学校,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科技人才。李鸿章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之洞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他一生兴办数十所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在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方面多有创新,为近代中国创立了完备、系统的新式教育制度体系。它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非常突出,他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本文着重论述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阶段性贡献。  相似文献   

3.
党宁 《教育与职业》2007,(34):102-104
他是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卓越开拓者;他是中国近代私立学校的伟大先驱;他始终关注着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进程;人生短短几十载,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财力和智慧都献给了近代中国的教育事业。他就是被奉为南开“校父”的严修。 南开老校长张伯苓曾高度评价他的办学功绩,“严先生道德学问,万流共仰!个人追随颇久,深受其人格陶冶。南开之有今日产先生之力尤多,应尊严先生为校父。”  相似文献   

4.
张之洞把兴学育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大举措,一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改造旧式书院、创设各类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构建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开我国近代教育之先河。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的大教育家,而且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把兴学育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大举措,一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改造旧式书院、创设各类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构建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开我国近代教育之先河。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的大教育家,而且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6.
任鸿隽是近代自然科学家,但他在科学教育上的精辟见解及其实践活动,奠定了千土学教育家的地位。他批判传统化教育,把科学与教育联系起来,尤其重视科学方法与态度养成,并运用于教育。他领导的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杂志在中国近代科学教育思潮演进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对中国近代学制、课程及教材的变革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韬是中国近代提出改革开放思想的一位先驱者,他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哲学理念,对中国社会发生了重要而长久的影响,他的这些思想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于江 《教育与职业》2008,(1):106-108
他的一生是不断进取和持续思考的典魁他不仅亲手创办教育杂志,还时常撰写文章表达自己的教育观点他不仅积极探索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规律,还亲身参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并且开办实业以促进教育思想的传播交流;他提出的普及国民教育的主张被当时的南京临时政府全面采用,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奏响了第一声礼炮;他就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卓越开拓者——陆费逵。[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端纳与近代中国政治林福秦端纳是鸦片战争之后涌入中国活跃于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洋政客、他在中国生活了将近40年,与近代中国的政界的许多要人关系密切,参与了近现代府史中影响比较大的一些大事,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威廉·亨利·端纳(187-1...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作为一个有改造中国的远大抱负的教育家,他对近代中国的关注并不局限于教育领域,他对近代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也极为重视。他认为,交通和教育都是国家根本之计,都是应当提倡的。  相似文献   

11.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法学家,他的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受西方资产阶级法律的影响,对封建末期极端专制主义的法律制度和法学观点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对中国近代法学和法律思想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由爱国而革命;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由一位爱国运动的积极支持者,逐步成为一名彻底的抗日救亡战士。蔡元培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民族革命思想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他为近代中国民族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者郑观应非常重视我国的电报事业。他不仅很早就向人们介绍了电报的功用、原理,而且提出了在中国兴办电报的具体设想。他还积极参加了中国早期创办电报的实践活动,为中国近代电报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严修是中国近代名教育家,他不仅提出了改废科举、重视师范和社会教育,提倡妇女教育,向外国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等重要主张,而且大力兴办新教育,推动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轨。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建立过程中,傅斯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外国对中国物的掠夺和当时中国的史学现状,促使他在史语所内设立考古组;考古组成立后,他对考古工作的统筹规划及人才培养、资金筹措、解决纠纷、组织考古团体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他的领导下,史语所考古组进行的考古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试述张之洞对外洋近代学制的认识过程孟旭张之洞对近代中国教育的最大贡献是主持制定了“癸卯学制”,变革了持续两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大力加速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而张之洞对外洋学制的认识过程不仅为他建立新学制奠定了思想基础,也反映了中国近代教育的一段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仁学》与中国伦理的近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嗣同的《仁学》通过对传统儒家伦理的化解构和对封建名教的化批判,发出了冲决封建网罗、摆脱专制压迫的呐喊。他以以太一仁一通一平等的构思理路,熔铸古今,会通中西,以突破中国传统伦理,实现中国传统伦理的近代转换,建构具有自由、平等、博爱的近代伦理精神的伦理价值体系。《仁学》体现了他希望实现中国传统伦理近代转换的高度的化自觉,以及对西方近代自由、平等、博爱的伦理价值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18.
简论张之洞的留学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留学教育是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主张留日,制定奖励约束留学章程,创建了中国近代留学体制,推动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单中惠 《教育史研究》2002,(1):73-80,90
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教育家,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曾在中国访问和讲学两年多时间,其在近代中国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一位西方教育家。就哲学和教育两方面来看,杜威在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教育方面,本文试从杜威教育思想在他访华前的传播,杜威的中国之行、师承于杜威的近代中国教育以及杜威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影响等方面,解决杜威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轨迹与其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20.
卢作孚是近代中国名的民营企业家,他所创办的“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民国时期最大的民营航运公司,民生公司对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卢作孚倡导的民生精神是民生管理制度的核心,是近代中国民营企业家管理思想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