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16):134-135
历史是从初中到高中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相比于初中来说,高中历史所学的知识更加复杂,有很多地方甚至可以说是晦涩难懂,学生对于这些无趣难学的历史知识失去学习的兴趣,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如果只借助于课本,很难让学生快速地接受知识,阻碍了课程的进度。所以,老师可以借助一些有趣生动的历史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使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绘声绘色且有趣生动,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历史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高三数学复习的目的是夯实基础,整理知识结构;训练解题技能,掌握解题策略,提高解题能力.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笔者在整理知识、解题探究和总结反思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不断地生疑、释疑,促成知识和能力的协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在整理知识结构过程中生疑、释疑整理知识结构是高三数学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师提出整理知识结构的要求后,要让学生自己领悟,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归  相似文献   

3.
李艳艳 《考试周刊》2013,(58):39-40
<正>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学不是生硬地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有兴趣学语文。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已经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那么这位老师是失败的。"上复习课最枯燥无味",这是许多初中语文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复习课是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性的整理和加深记忆,形成新的认识结构的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教学阶段。复习课担负查漏补缺、系统整理及巩固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王艳 《语文天地》2015,(11):32-35
龙玫译著《活跃课堂思维的教学策略》提到一个发生在澳大利亚的故事:一位语文老师问历史老师是否教历史,历史老师回答“我不教历史,教学生”。以此类推,语文老师教语文还是教学生?文言文教学是教文言文知识还是教学生学文言文?答案是肯定的。文言文教学应重点提倡因“材”施教,这里的“材”既指学情,也指体裁。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样,教学重点要有区别。  相似文献   

5.
活动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具体活动的材料和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对历史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运用活动式教学法,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简单地接受现成的历史知识,而是学生通过多看、多听、多动手,增加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主动地去获取历史知识和方法,主动地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培养学习兴趣、探索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操作悟理     
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教学中,老师要结合教材的重点或难点,一方面利用形象的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另一方面充分让学生有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领悟概念和算理.  相似文献   

7.
复习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整理与应用知识,提升学生思维空间.教师应基于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复习教学的引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复习,从而真正的让学生通过复习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师不单单对学生有传授历史知识的任务,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种能力会让学生在未来的一生的学习、工作当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让人终生受益.在历史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既在课堂中学习了历史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问题引导教学是指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对有针对性的或重点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强化记忆,提高理解与运用能力。问题引导教学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当前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实行问题引导教学提升历史课堂互动效果,势在必行。一、提升课堂互动效果的必要性课堂互动包括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互动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当前教学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师生关系不和谐。很多  相似文献   

10.
在常规教学中,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老师会让学生做一定量的习题,因此,习题评价也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参与到习题的评价中,既可以修补学生的知识漏洞、纠正学生的错误,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是对老师在新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历史图表题是指以历史图片或统计表为载体创设历史情境,以考查考生知识和能力的一种题型.在2009年高考中,历史图表题大放异彩.实践证明,借助图表进行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历史教学新模式,它可使历史知识更加通俗易懂,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分析2009年历史高考图表题的考查形式,整理历史图表的不同类别,反思、探索历史图表教学的方法,让这种教法更科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内容】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战争风云下的苦难》P48-5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索、整理资料,探究性地解决问题。3.情感目标:激发热爱和平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教学难点】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解决问题。【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搜集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运用一些历史知识,对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历史知识在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果中的作用 1.运用历史知识导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很有历史背景,老师在上促进课时,对历史背景的介绍是相当重要的,它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如教<"两弹"元勋邓稼先>一课时,文中邓稼先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死了也值得!"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大有好处,也是现阶段中学历史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本文拟从教学艺术、教材资料的使用和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等角度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在给学生传授新知识之前,有效地导入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老师也能更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在开始一节课之前,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是未知的,接受新知识也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用有效的课堂导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接受知识,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以最好的状态接收新知识。本文从现代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有效的课堂导入做了相应的研究提出来一些措施,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也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依据有关史料,通过思考,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产生个人的认识和判断,并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的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能在已有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知识,通过知识的迁移,对其他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判断的能力.为实现这一课程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即善于选择需要认识的事物和现象,并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加工,构建有说服力的论证体系,最终得出自己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发展,要适应当今教育模式的进步,就要提高老师与学生课堂的配合度,增加老师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在历史课堂上,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本文主要阐述了关于老师创设历史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活"起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于历史这一课程的学习而言,其实就是学生对历史过程进行感知的过程,历史老师不可能让历史过程重演,但是历史教材中的插图却可以直观生动地反应出一些历史的片段。如果历史老师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历史课本中的插图,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相关的知识,并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身能力、掌握重点难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课本插图来进行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于历史这一课程的学习而言,其实就是学生对历史过程进行感知的过程,历史老师不可能让历史过程重演,但是历史教材中的插图却可以直观生动地反应出一些历史的片段。如果历史老师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历史课本中的插图,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相关的知识,并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身能力、掌握重点难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课本插图来进行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学历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内容,让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有所熟悉,还要能够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洗礼,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更好地规范自身的行为。本文重点阐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策略,以此更好地发挥历史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