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教学的有效性是复习课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政治生活》复习课中也应贯彻新课改"以生为本"的理念,把握住教育教学质量的增长点,让《政治生活》复习课成为学生的"地盘",让学生"我的地盘我做主",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和质量。一、精读熟思,动手"织网""书中自有黄金屋",要引导学生钻进课本熟读精思,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织网",可以是章节顺序式知识网络,或中心辐射式网络,或主线知识网络,或主体式知识网络等。《政治生活》引导学生"织网"时,要突出每一单元的中心语。  相似文献   

2.
中考复习要立足课本,课本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离开课本的复习必然是无缘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复习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要充分挖掘和发挥课本的潜在功能,要掌握教材中的通性通法,达到熟练程度:章节之间——善于归总;知识之间——善于转化;例题习题——善于变化;分段训练,分类推进.这样学生对课本知识就有一定的发散能力、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谈谈中考数学的复习备考策略.一、注重课本,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中考前的复习每一步都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千法、万法,打好基础才是好法.在基础知识复习中,首先让学生自己归纳、整理知识结构,在解题中,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探索解  相似文献   

3.
物理课本是复习教学之"本",<中考说明>是中考命题之"纲"."紧扣课本不超纲"是物理中考命题的原则和规律,所以中考物理总复习必须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有的学生认为总复习只不过就是知识的简单重复,所以马马虎虎,像蜻蜒点水,一掠而过.学习上不求甚解,这是十分危险的.笔者认为,总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应依据课标对课本内容进行精炼、活化和深化处理,使知识规律化、网络化,进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掌握课本,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从中发现新的知识,得到新的收获.做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物理总复习的过程就是全面掌握物理知识,综合提高能力技巧的过程,那么,如何把繁多的物理概念、定律、方法、技巧、实验让学生掌握呢?一、重视课本知识,打下牢固基础"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总复习中大都停在口头上。复习中使用课本浮光掠影或完全撇开课本,根本原因是认为课本对高考用处不大,只有多做习题,考试才能夺高分。  相似文献   

5.
《论语》中提到"温故知新",指出在学习中,复习巩固旧知识对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是很重要的。在阅读复习指导中如何"温故"才能"知新"?是重复展示学习内容,然后补充一定的练习,再评讲练习吗?当然不是,这样内容重复,形式单一枯燥,既不能提高复习效率,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而是通过对阅读知识的归纳,阅读方法的梳理,从中悟出阅读经验,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这就是"知新"了。  相似文献   

6.
以能立意为特色的高考模式,对高三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考查科学知识的思路是高考的命题主流,重视"双基",回归教材,"以不变应万变"是高三复习中始终坚持的思想,但是在复习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 一方面,学生感受仅是课本知识的重新再现,出现厌学或不学的情绪,以致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掌握不牢,到进行综合复习时,这些基础知识又不能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老师也感到复习难度较大,上课没有什么新意,全是陈旧知识的累积.如何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本领呢?笔者认为可以立足于书本,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探讨.  相似文献   

7.
复习是全面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一环,通过复习,使学生达到对所学知识融汇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一、制定复习“计划”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要求每个学生写出自己学习中感到困难及掌握较差的方面,根据学生情况确定精讲或略讲的内容及集体讲解和个别指导的问题。其次,通过对各种类型问题的测试,进一步了解学生运用所掌  相似文献   

8.
正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还是练习"、"学生无生气,像木头人,教师提一下,动一下".确实如此,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因为复习的内容旧,是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因为复习的时间紧,是面面俱到的"流水线"操作且紧张,学生真正需要复习的薄弱内容,教师难以预计也难以充分展开;因为复习的方式死,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与新授课相比,师生都不喜欢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那么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复习课教学,让复习课教学也能光彩奕奕呢?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探究     
记得初当老师时,恨不得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一股脑儿倒给学生,用意有二:一是想让学生多了解具体知识,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二是想在学生面前显示自己的学问,引起学生的注意,由此而生发敬佩之情.基于这样的认识,新课上我滔滔不绝、复习课絮絮叨叨,弄得自己疲惫不堪,学生却昏昏欲睡,脑袋里一团糨糊.  相似文献   

10.
高考第一轮基础复习中,主要进行课本知识梳理,强化学生对于课本的整体认知、细节掌握,为之后进行的能力提高做好准备。因此,对于课本的使用引发思考,也必须引起重视。本文从个人的得失经验出发,浅谈不同阶段的六种"读法",对于必修课本的使用既强调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又体现能力的培养提高。重视课本的"读法"指导,将为学生的后期复习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高考浙江文综卷政治主观题相对比较简单,但总体得分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主观题的答案尚未达到准确、完整、精练的要求。针对这一现象,政治教师可以在复习过程中适当进行"三写"训练,让思想政治学科的主观题答案更加完美。一、"改写",让答案更准确众多学生在解答主观题时,由于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熟练、对设问审查不准确、对材料理解不到位、对设  相似文献   

12.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是高考题目答案的依据."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课本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当前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对学生的高考有利.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也非常有利.学生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本本",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掌握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语文复习课中,尝试了"普、归、精、拓"四字复习法,既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能提高学生成绩。"普"即指导学生对本学期学过的知识,普遍系统地浏览一两遍。自查自己掌握了哪些,还有哪些没有掌握,从中找出自己的复习重点,予以补救。"归"就是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归类分条,自编提纲,按纲探索知识的规律,巩固已学知识。在学生普遍系统复习之后,我紧接着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精"指在学生"普、归"复习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学生复习实际,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精练精讲。"拓"指在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语文复习课更应关注学生的已知世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交流本学期所读的课外书及读书收获,交流节假日的见闻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交流自己课外积累的古诗、格言、谚语、歇后语等。  相似文献   

14.
正在思想政治复习的最后时刻,一定要按照《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思想政治课本为基础来开展深入细致的复习,充分了解最近几年来思想政治试题命题走势,理顺思路,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实际运用政治知识的能力展开复习,以提高复习有效性。一、思想政治复习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上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近年思想政治考试题型比较稳定,部分政治教师让学生在复习时只练习考过的几种题  相似文献   

15.
在高考第一轮复习阶段,政治有5本书的内容需要掌握,这就要求同学们应该有计划地科学复习,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复习效果。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使自己牢固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各项基本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所以,在政治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灵活应用。笔者结合十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古人云:"学而时习之."由此可见,复习对掌握知识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复习课的开展注重深化知识及知识的梳理、整合以及综合地运用.通过复习课的开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掌握都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所以,教师如何做好高中物理的复习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高中物理的总复习教学.下面,笔者就如何以课本为依托做好高中物理的总复习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一、回顾课本高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也是对学生基础知识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政治课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改观。然而,作为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复习课,却总让广大政治课教师觉得戴着"镣铐"无法自由起舞。"翻炒冷饭""一讲到底""讲过就算""舍本逐末"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复习课堂。本文试从分析这四方面的问题入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寻对策,希望能有助于让复习课回归"新""活""实""准"的本色,提高复习课的实效。一、忌"翻炒冷饭",让政治复习课回归"新"的本色在高三政治复习课堂中,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将教材知识从头至尾、尽可能全面地重新读一遍。面对这样的"照本宣科",学生觉得多听一句、少听一句没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18.
<正>有人将数学课新授比作"画龙",把复习比作"点睛",也就是说复习课要起到将学生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组成块的作用。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达到学生认识的再飞跃的目的呢?下面结合本人复习课的教学,谈一些粗浅的做法。一、功成身退,舍得让位复习课往往老师上得累,学生学得腻,究其主要原因不是教师"炒冷饭",学生食之无味,就是教师包办太多,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缺乏主动性。其实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了解,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尝试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不要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例如,在复习圆这一单元知识时,我布置的预习题是:(1)复习课本第十单元圆的知识,想一想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说一说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  相似文献   

19.
正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不仅要让学生"读进去",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鸣,掌握一定的阅读知识,更要促使学生"读出来",尝试用理性的态度审视文章。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理性思考,能灵活运用阅读过程中得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厚积薄发,夯实基础知识要促使学生真正"读出来",首先要做的就是  相似文献   

20.
进入复习阶段的学生需要更为有效且有深度的专题复习。在"水专题复习"中,对初中化学课本及练习中所有与水有关的内容进行适当筛选,精心整合、适度拔高,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进而锻炼学习能力,提高化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