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亮 《时代教育》2007,(9Z):123-123
学生插嘴是课堂上常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教师讲了上句,有的学生追不及待地就接出了下句:师生正兴味盎然时,有的学生会莫名其妙地插上一句,与是课堂上哄堂大乱。针对这些现象,有的教师也许会予以制止,有的教师甚至会严厉批评。其实,换个角度思考,学生在课堂上插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每个学生个性都不同,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的活泼好动,有的爱出风头,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背景在一些公开课上,因为害怕学生出错,常常会发现有些教师不等学生回答好就开始提醒或是找其他学生回答,有时甚至代替学生回答的现象.反思我们平时的课堂,也常常会有因为怕影响教学计划,而没有让可能出错的学生继续说下去的现象.因为没有耐心,我们多次"阻止"了学生出错的可能,让课堂在一种看似平静的状态下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问:“Whocananswerthequestion?”学生一边举手,一边高喊着:“me,me……”抢着回答,参与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而当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却不能马上静下来倾听同伴的精彩问答,有的做着无关的事,有的在说悄悄话,有的在玩文具……缺少倾听的课堂问答,最终变成了师生一对一的对话,课堂的互动和生成更是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4.
<正>1.用失败"种花"。在教学中,有时教师的"拔刀相助""循循善诱",表面上帮了学生,实际却夺走了学生遭遇挫折、体验失败的权利。课堂上学生回答错误、操作失误、实验失败、不小心损坏实验器材、开小差等现象很常见,实际上,有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有学生实验失败、错误思维的课堂才是活力的课堂。如:高一生物的第一次实验课是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尽管实验前教师已经把操作注意点讲述得很清楚了,学生还是有的找不到物像,有的压碎了盖玻片,  相似文献   

5.
陈权 《地理教育》2005,(6):33-33
一、课堂教学中处处体现"以生为本"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研究学生,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分析学生,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理解学生,在设计例题、习题时要有层次性.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极强的求知欲;提供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回答问题均等的机会;教学民主,让学生担当起课堂主人的角色,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景,制造悬念,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形成师生之间互助互长,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6.
日常数学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出乎意料"的回答往往会给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过程中,教师可以捕捉到学生创新意识的火花,领略到学生智慧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中,依然会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场面。例如,课堂气氛相对沉闷;经常发言的只是少部分学生;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因表达不准确而被其他学生抢先回答了,再加上教师肯定不够,使得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学习不再积极;等等。笔者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不善于运用有效对话进行教学。"对话"作为一种核心理念,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其实质就是以文本为载体,教师与作者、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者、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对话"的过程。怎样在小学语文课  相似文献   

8.
陈涛 《贵州教育》2011,(15):35-38
纵观目前的课堂,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滔滔不绝地讲着,学生"若有所思"的听着,偶尔被提问才能说上几句;有的老师最喜欢听到学生回答"我没问题了"、"我都会了","掩耳盗铃"的认为学生没有问题了就说明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有的课堂被"权威学生"统治着,这些学生发言积极、回答正确率高。但他们无形地剥夺了其他学生深入思考和...  相似文献   

9.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化学课堂提问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主要途径,同时有利于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节奏,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课堂提问问法不当,质量不高的情况。1.模糊型。教师提出的问题目的不明确、没有层次性或漫无边际,学生没法回答。如"酸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时,提问:"盐酸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回答盐酸由氯化氢和水组成,有的回答浓盐酸有挥发性,有的回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课堂上有的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却昏昏欲睡;有的教师只为提问而提问,要么设计的问题难度很大,学生无法理解,要么设计的问题没有一定的梯度,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现象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教学低效。那么,怎样的教学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呢7  相似文献   

11.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化学课堂提问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主要途径,同时有利于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节奏,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课堂提问问法不当,质量不高的情况. 1.模糊型.教师提出的问题目的不明确、没有层次性或漫无边际,学生没法回答.如"酸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时,提问:"盐酸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回答盐酸由氯化氢和水组成,有的回答浓盐酸有挥发性,有的回答盐酸有酸性……许多回答不是教师的预期答案,课堂也比较混乱.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不是背书,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不能使学生参与是教师的最大过失"。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课前预习时,学生往往好像什么都已经懂了,发现不了问题,找不到有疑问的地方,而当课堂上老师要他回答问题时又答不上来。更让人苦恼的是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大部分问题过于分散、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老师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学生插同学的嘴。这些现象给我们有多少担心、多少困惑、多少欣喜与多少思考!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课堂中经常会见到这样一些现象:面对教师的提问。当一位学生不会回答时,教师会说“你再坐下想想”:当一位学生回答不全时,教师会说“谁来帮帮他”:当学生的回答不在教师的课前预设中或者一下子不知道对还是错时,教师会说“他的想法对不对呢?有没有道理呢?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去研究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不管学生水平的差异、回答问题的难易程度,在学生答对问题后,一律全班拍手,而受表扬的学生则表情漠然;而如果学生答错了,教师则说:“不对,下一位。”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出问题时,教师就会严厉指责:“听没听课?”这些做法虽然能及  相似文献   

16.
段振 《现代语文》2008,(3):56-56
不少语文教师在一起研讨时,总会谈到教学中一个共性的问题: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不配合老师,师生互动少,课堂显得“沉闷”。勿庸置疑,这一现象在课堂中经常出现,学生对问题不愿回答或不能回答,不参与课堂教学,不与教师形成互动,造成课堂的“沉闷”。那么,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来改变这种现象,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思考:  相似文献   

17.
庄美秀 《中国教师》2009,(Z1):421-422
<正>在我们的课堂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或是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或是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这些都是在数学课堂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学会倾听,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面我谈谈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俞建明 《教书育人》2012,(14):70-71
在日常的科学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满腹经纶,只顾自己侃侃而谈,对学生的回答则不耐烦:"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回答错了?""你是干什么吃的?""真笨,笨得像……"当然,也有的教师则倍加"呵护":"回答的很好""真好""非常好""太  相似文献   

19.
针时历史课堂出现学生不敢回答、不屑回答或不能回答问题等现象,本人尝试运用问题教学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学中,教师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将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20.
正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一些角色,或进行一些表演,有的教师把课前准备的一些道具带入课堂,信手放在讲台上。在随后的教学中,不少学生的眼睛一直盯着这些惟妙惟肖的道具,无法集中注意力,影响了正常的学习效果。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喜欢用一些花哨的图片。上课时,这些喧宾夺主的图片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削弱了应有的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