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伶的名作《酒德颂》真实地袒露了其内心世界,是他的一封自白书。本文从《酒德颂》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发的情感两方面来还原刘伶以酒为务、遗落世事、睥睨礼法之士的狂狷性格,并以《酒德颂》为窗口探究魏晋之际酒文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刘伶以嗜酒著名,其唯一创作《酒德颂》也以歌颂酒的品格为宗旨,实际上刘伶一生的主要行迹与《酒德颂》的主旨很好地诠释了酒在那个时代的特殊品格。  相似文献   

3.
从白居易当时的思想状况和《醉吟先生传》中所写的内容看,他并末学成《五柳先生传》,而是自觉不自觉地走上刘伶《酒德颂》路子,成为它的嗣响。  相似文献   

4.
刘伶与酒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政局多变并且战乱不断的时期,它的社会背景也十分的混乱和动荡.竹林七贤中刘伶是最酷爱喝酒的名士,他自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刘伶留下的诗文虽不多,但他所写的《酒德颂》却当之无愧称得上中国一千年前魏晋时期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5.
刘伶与同时代大多士人无论是在外在生活方式还是在精神上都有诸多契合之处。在时代环境之下,其内心亦有着挥之不去的苦闷,其诸多看来是有悖社会伦理之行为,实是内心不满于时代环境的外在表现,而这种不满更寄予其两百余字的《酒德颂》中。撇开时代原因来看,刘伶与其他魏晋名士亦有着内在的本质相似,他们共同开创了魏晋风流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正>一李密的《陈情表》自《华阳国志》和《晋书》收录,尤其是南朝梁萧统选入《昭明文选》以来,历代文章评点家均赞不绝口。北宋欧阳修、释惠洪《六一诗话·冷斋夜话》:"诸葛孔明《出师表》,刘伶《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李令伯《陈情表》,皆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1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读《出师表》不哭者不  相似文献   

7.
酒,晋代文人江统的《酒诰》中有段的介绍:"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汉代刘伶《酒德颂》如此描写,"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益之感情。"酒醉之后,放浪形骸之外,逍遥尘世之中。所有的忧愁苦恼,都变得那么微茫。酒成为鬼神之外,人们精神的又一寄托。1李白高兴时得意的酒  相似文献   

8.
刘伶(221-300年),字伯伦,沛国(今江苏沛县)人.他个儿不高,大约只有一米六左右,相貌丑陋,而且好酒贪杯,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酒徒狂士.其实,这位以好酒贪杯而名传千古得魏晋名士,不仅博学多才,文章写得也不错.他的《酒德赋》,曾经是人们竞相传阅的名篇. 醉里乾坤是耶非 在我国民间,关于刘伶饮酒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杜康酿酒刘伶醉,不醉三年不要钱"的传说.从宋代至今的近千年岁月里,在广为流传的民间说唱文学里,"刘伶"和"醉刘伶"一直是美酒和醉酒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9.
济慈是19世纪初期英国浪漫主义诗坛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唯美的艺术空间为显著特点,追求"真与美的统一",为后世称道。选取济慈颂诗中的代表作—《夜莺颂》,着重从文体学的角度,从语音、词汇、修辞、主题等角度分析济慈诗歌唯美意境的建构,探讨其诗歌的美学魅力,以及其深邃的主题内涵。  相似文献   

10.
阮籍是竹林玄学时期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大家,玄学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方式,也渗透进了他的诗歌创作.他的《咏怀》诗旨意幽远,蕴含着深刻的哲思与理性,具有浓厚的玄学色彩.本文旨在从竹林玄学的人生态度和认识方法两个方面论析竹林玄学观念在其《咏怀》诗中的体现,指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态度使阮籍苦苦挣扎在淑世与超世之间,最后只能用“齐物论”来做最后的安慰;《咏怀》中大量意象的存在且复杂结合是玄学“得意忘言”认识方法的表征,而注重“人”的竹林玄学思想又使"意"表现为对人生困境的理性思索和对自由人格的追求.从而论证了玄学观念对阮籍诗歌创作的影响,揭示了《咏怀》诗所具有的丰富的时代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1.
刘勰对“颂”这种文体的认识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诗经》之《颂》为正体而排斥其后颂体的发展;颂体的特征上依“颂”之名立义,而不顾颂体创作的客观实际。这种局限性主要是受其宗经观念的影响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2.
《魏晋胜流画赞》是顾恺之一篇非常重要的画论。对于此文的真伪也多有争辩,然而殊少从文体发展的角度进行辨析。从文体的角度来看,《历代名画记》中所存《魏晋胜流画赞》实为顾恺之赞序集佚,由此,《魏晋胜流画赞》、《论画》是否题目互误的讨论也将得到推进。  相似文献   

13.
刘基出身于书香地主家庭,曾经满怀豪情地想为国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刘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为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奋斗的一生。在其著作和言行中蕴涵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儒道兼备的思想和元末存在的社会问题是刘基和谐思想产生的原因,自身修养、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刘基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刘基的和谐思想对于当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南北朝时,南朝的刘义庆带领他的一些门客,集体编著了<世说新语>,主要内容是评论士大夫的言行,同时也对艺术创作进行评论.<世说新语>对艺术创作的评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重视"俊逸"、"神骏",强调以形写神.其次,论曲折含蓄之美.再次,反对芜杂不裁和事事模拟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刘光第一生的政治理想与追求,在其旅游诗文中表露无遗,大致体现在:注重对祖国山河的歌颂,体现"安土重迁"、"故土难离"的传统情结;注重人格修养,体现了儒家"入世进取"、"建功立业"的理想人格;情牵民众,心忧国事,体现了"治国平天下"的爱国情思。  相似文献   

16.
概述刘景晨生平事迹,着重叙说他在方志修纂、《敬乡楼丛书》校印、图书馆事业、文物保护工作等方面的突出成就与社会影响。探讨他的诗作风格特色,借以透视其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首届全国道德模范刘霆,以“背起妈妈上大学”的实际行动感动了全社会,成为全国“孝子”的典范。详细介绍刘霆的发现、刘霆事迹宣传、引导刘霆健康成长的全过程,并对“刘霆现象”在继承和弘扬孝道美德。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所起到的榜样作用进行了研究,对于有关发掘先进典型、激烈更多青年健康成长或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诜平易文风在元代庐陵作家中是比较突出的,他的平易文风表现为对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平易的叙述代替情感直接的抒发、语言朴素行文纡徐三方面。他的文风和个人气质、文学主张及时代背景有关。他这种平易近欧的文风赢得了虞集、揭傒斯、欧阳玄等盛世文派大家众口一词的推崇,这对于我们认识元代庐陵文风的演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