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蕪 《中国文化》2007,(2):216-219
母亲教我尊重女性,不是言教是身教。她是不幸的女性,平凡的女性,可是女性的尊严在她身上闪闪发光。我是她唯一的儿子,完全在她的这道光的照耀煦育下成长,不可能不尊重女性。  相似文献   

2.
舒蕪 《中国文化》2007,(3):216-219
母親教我尊重女性,不是言教是身教.她是不幸的女性,平凡的女性,可是女性的尊嚴在她身上閃閃發光.我是她唯一的兒子,完全在她的這道光的照耀煦育下成長,不可能不尊重女性.……  相似文献   

3.
正黛芙拉·墨菲在我大半生的旅行生涯中,我一直仰慕一位旅行家、作家——黛芙拉·墨菲(1931—)。她出生于爱尔兰的利斯莫尔,至今仍住在那儿。我从1960年代开始阅读她的作品,从她的第一本书《飞驰》(1965)读起。1969年,我在新加坡遇到一个自称见过她的英国人。他问她,身为女性,她是怎么做到为了写《骑骡游埃塞俄比亚》(1968)而周游那个国家的。她回答:"很简单,我扮成男的去那儿。"  相似文献   

4.
幸运的失误     
正琼斯太太不喜欢我,我不知道原因是什么。这令我非常苦恼。其实原本我可以不用在意的,之前我没有和她住在一起,只是在圣诞节的时候,才会和丈夫威廉一起回到她所在的位于弗里达州的家里。但现在不同了,她搬来我和威廉的住处,说要住一段时间。当威廉询问我的意见的时候,我同意了。毕竟她是威廉的母亲。  相似文献   

5.
花中之情     
在我的心目中,唯有她是世界上最慈祥、最可亲和最美丽的人。她是我二年级的老师,我长大了,一定要和她生活在一起——只要她肯等我。在教室里,我常常整个上午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想去厕所又不肯举手,因为我一秒钟都不愿意离开教室,不愿意失去和她在一起的珍贵时间。然而,每逢她问谁愿意擦黑板或者把作业收齐送到讲台上去时,我总是第一个举手。这是最好的差使,我可以接近她,把全班同学都撇开。我会把作业理了又理,放得整整齐齐,然后才恋恋不舍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新学期开学不久,我就老缠着妈妈在我的饭盒  相似文献   

6.
鬼话     
我爱她爱得发了狂,为什么会有爱情这回事呢?真怪,整个世界上我就只看上一个人,只惦着一件事,心里只有一个愿望,嘴边只有一个名字:这个名字象泉水一样,从心灵深处不断涌上来,涌到唇边,挂在嘴上,随时随地念叨着,象是念经一般。我毫无叙述这段恋史的意思。恋爱史都千篇一律。简单说吧:我遇到她,爱上了她。我在她的温柔乡内度过了一整年。她的粉臂,她的樱唇,她的荔水双瞳,她的冰肌玉肤,她的呼唤,将我俘虏了,把我牢牢地绑住了。我已经彻底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到了不分昼夜,不辨生死,不知是否身在人间的地步。然而她死了。是怎么回事?我不清楚,我不记得了。一天晚间下着雨,她回来的时候全身都湿透了。第二天她开始咳嗽。咳了一个星期左右就卧床不起了。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霍普金夫人:你知道,我们不是忘了给你写信。你是惦念着我俩的微乎其微的几个朋友之一。倘若你日久没有听到我们的消息,我想你会理解——我知道,你会由于我们而感到为难,但我们总是信赖你的。我本来打算让我妹妹去和你谈谈,但她不愿意。你知道,这对她来说并非易事,她还年轻,不谙世事。况且,她春天就要与埃迪·克拉克结婚,将成为一个冷酷而体面的太太——我对她的看法可能太尖刻了——她不愿意对任何人谈及我,而在我的亲人中,只有她知道我的事。我让杰西给她一个机会来摆脱我的影  相似文献   

8.
母亲把一堆油炸面包片堆在盘子上,然后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我向她指出,如果她不理睬健康顾问和营养专家的建议,她会早死的。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似乎是太残忍了,不过我的母亲这时已经99岁了。 我的母亲活了几乎整整一个20世纪,但她却从来不考虑什么是“合理”的饮食。她也从未产生过某种食品会对她有害的焦虑。闻  相似文献   

9.
正不知道外婆弥留之际有没有怪我,总之我对自己的评价是不折不扣的不孝孙。年前外婆跌倒,伤了后脑勺,从此我的梦里连续出现了惊悸和不安。我在梦里看到她的身体像风干的叶子一样被抛在悬崖下,她骨瘦如柴的身子已经单薄得不堪日晒雨淋。舅舅捋起她的裤管,用手捏捏她的小腿给我看,那里几乎已经没有肉,哪怕是松弛的肉也没有了,那刻我心里针扎一样,仿佛昨天还在路上健步如飞的她,怎么就不言不语了呢?我可是她最疼的孙子,我叫了几声,她半睁开眼睛,但是像怕  相似文献   

10.
我诞生在雅斯纳雅·波良纳村,并在那里度过童年时代的最初时光。我完全不记得自己的母亲,她去世的时候我才一岁半。真是个奇怪的意外,她连一幅肖像也没有留下,在我印象中留下的只是她的精神面貌。我所知道的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我之所以这样认为,并不只是因为所有的人向我谈起我母亲时都力求说她好的一面,而是因为在她身上确实有非常多的好东西。  相似文献   

11.
女神如是说     
<正>身高仅一米五四怎样,出生在乡村的穷苦家庭又怎样?美国乡村音乐的常青树多莉·帕顿通过多年不懈努力,奠定了无人可及的"乡村歌坛第一才女"地位,唱作弹全能的她主演过多部电影,主持过数次大型颁奖典礼,她的名字与成功女性画上等号,让我们看看如今年逾六旬却依然风姿绰约的她,有着怎样的成长心得分享给大家。"20世纪50年代,我在美国的大烟雾山地区长大,当时周围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我的言行。我是12个孩子中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见到雕塑家王小蕙女士,老实说,我实在无法将眼前这位身材小巧,安静优雅的女性与挥动钉锤、终日同冷冰冰的泥巴、木头打交道的雕塑家联系在一起。与其说是天生就具有的典雅脱俗的气质,不如说后天艺术熏陶所形成的特有的魅力,总之,小蕙女士深深地吸引了我。而在她带我参观了她的部分作品,  相似文献   

13.
《世界文化》2014,(1):38-41
<正>一个美丽的女人和她美丽的精神生活。读着她,心中便会充满了一种欢乐。那是唯有她能给与你的。记住她,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是个美丽的女人。她并且是一个作家。她并且不单单写小说,还写了很多批评的文字。像伍尔芙般在小说和评论中都取得辉煌成就的,古今中外,凤毛麟角。所以伍尔芙才堪称知识分子。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女性。她有她的思想。她才能穿越时空地流传下来,至今,影响着后世的许多人。  相似文献   

14.
她是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女人。年轻、漂亮、有气质美,身上散发着成熟的女性魅力。 她与他非亲非故,素昧平生,只知道他是在同一幢大厦工作的保安员,工资不高,生活困难,每月还须寄钱回四川养家活口,便主动掏出一笔钱给他,让他回四  相似文献   

15.
在1977年出版的美国文化史名著《伊甸园之门》中,莫里斯·迪克斯坦把我熟悉的欧文·豪和另一个叫苏珊·桑塔格的人誉为美国当时目光最敏锐的文论家。“谁是苏珊·桑塔格”?2002年的某个冬夜,我的心中浮现出这样的疑问。一、美国最智慧的女人我没有想到,苏珊当年如此年轻,才44岁时就获得那样的评说;更没有想过她是一位女性,在我的印象中,在思想界获得成功的女人可没有娱乐界那么多;更没有想到,在美国她早就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一个“明星”级的知识分子,过去四十多年中,她一直处于舆论的中心,关注世界和被世界关注。苏珊1933年1月16日生于曼哈…  相似文献   

16.
换季     
王潇跃 《大理文化》2013,(11):31-34
周然给我打电话,说想见我。我说你来。她就来了,不远千里。我去车站接她,她给我传过照片,中长发,长长的眉眼和嘴巴,我不知道这样形容对不对,只是感觉她就是长长的,像画出来的那样,人很漂亮,个子也挺高。  相似文献   

17.
惠灵顿植物园门口的郁金香依旧绽开,虽然她们的青春已近尾声——可不等我的到来,她们的妩媚怎会就这样谢幕。随心所欲地如此幻想后,我终于有点飘飘然,不知道是我的多情还是她们的多情。可我确信:惠灵顿植物园永远是如此多情。惠灵顿植物园的多情就写在她的每一片花瓣上,写在她蜿蜒的小径上,写在她潺潺的流水中,写在她路边雕塑的缝隙里,写在她鸭池边蹒跚学步的小鸭的翅膀上。等到我飘飘然的脚步爬上植物园的山顶,抬眼望去,看到了海湾,看到了城市,看到了只有一朵白云飘浮在碧蓝的天中……折射——惠灵顿植物园@郑文  相似文献   

18.
我从山中来     
在一个幸福家庭中,有一个自称"没有一天不快乐"的女孩,你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我,一个农村女孩.   我上了初中,不得不离开父母来到城里上学,我舍不得,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舍难分,因为我知道,这样一来父母给予我的爱就会随之疏远.……  相似文献   

19.
忆母亲     
程永嘉 《大理文化》2011,(11):44-46
2002年10月30日21时,是我们全家一个悲痛万分的日子。母亲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3岁的母亲,走过了一个农村女性不平凡的一生……在母亲很小的时候,我的段氏祖母就去世了。祖父领着她和父亲一起开始了艰难的生活。母亲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母亲就陪伴着祖父一路从艰难困苦中走来。也许是命运多舛,母亲一辈子都过得异常艰辛。  相似文献   

20.
“五四”狂飓的推动,崛起一位英才女性——冰心。她是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开山祖。1923年即赴美留学、游历欧洲,1946年又到日本东京大学(原帝国大学)讲学。她广纳新潮,又回归本土,浸润在世界文化的熏陶中。她的美韵之文,“美化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光泽,其精神之魁力,涌动着博爱的暖流,给人们以无尚的慰悦和心智的启发。近期我采访冰老时,聆听了她的文学卓见:每个作家走上创作之路,都有各自的因由和时代条件。我从小爱读文学的书,是我的海天相接、寂寞无伴的环境所致。“五四”那奔腾澎湃的划时代的爱国、文化革新运动,那强烈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