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是数学课堂特有的文化,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综合性文化、情境性文化、持久性文化和理性思维为主流的文化.反思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数学课堂教学有重“知”轻“识”的功利化取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文化的缺失,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是教师的主权文化等.数学课堂教学文化建设应立足于:构建整体的数学课堂文化,重视数学生态课堂的生成,创建充满理性精神的数学课堂,构筑和谐文化交流的氛围等.  相似文献   

2.
厘清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内涵及育人价值、探求实现数学文化育人价值的有效路径、发现数学文化课堂教学行动中的问题,是关系到数学文化课堂教学活动能否持续、有效开展,能否有效发挥数学文化育人价值的重要问题。课堂中的数学文化是数学文化哲学观和数学文化价值观的共同体现,其实践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需要以教材为主线,挖掘内容丰富的数学文化素材;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价值取向,优化教学方式;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为原则,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当前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也出现了淡化"数学味道"、教师数学素养不能满足数学文化课堂教学需要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下的数学教学常以"科学性"至上,以传授理性知识、培养智力为主,却忽视了数学课堂教学的人文性价值,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数学文化品格普遍缺失,造成"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从"数学文化"的视角出发,深层次剖析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文化内涵;立足于课堂教学,追本溯源,关注数学的本源;返璞归真,发掘数学本质;阐幽显微,感悟数学思想;耳濡目染,品味数学之美。力求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寻求"以文‘化’人"的路径,让数学课堂更加深刻而灵动。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是数学课堂所特有的文化,对初中课堂数学教学文化的反思,是为了弥补当前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文化的缺失,建设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地位,并能够有效展开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在使学生树立问题意识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视野,以全面提升初中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文化育人目标.本文首先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文化进行了反思,然后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文化的建设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堂文化是将文化限定在数学课堂这个特定的情境之中.通过师生课堂合作交流所形成的民主、和谐、创新和多元的一种动态文化;是融合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数学文化、性别文化等各种文化整合而成的综合性文化。那么,如何用数学文化丰润数学课堂呢?在此,我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努力从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数学的历史、数学的美等方面切入,探讨数学课堂文化,以更为日常化、更具涵盖性的数学内容和教学实践表达我对数学课堂文化的理解,从而大力提升数学课堂文化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标改革,如何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并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是小学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思考的重点。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探讨了文化资源的挖掘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崔方 《小学生》2022,(7):97-9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数学教学工作具有积极作用。为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提升学生数学文化素养为研究主题,对如何利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数学文化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着手,以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而巧妙地运用数学文化,从而使课堂绽放美的光芒,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实例.而这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数学促进课堂教学,借用数学"历史"充实课堂教学,运用数学美学激活课堂教学等方式进行有效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9.
王静 《课外阅读》2011,(10):211-211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认同,《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作为人类文化的数学,其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都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已成为人类理性文明高度的结晶,作为以传承数学知识和数学文明为要义的数学课堂,其课堂教学行为自然不能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凸现人文理念。  相似文献   

10.
数学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汇集,更是创造性活动。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巧妙地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品格,积极传承数学文化。笔者以"倍数和因数"一课的教学为例,带领学生感受数学之奇,发现数学之趣,体会数学之真,品味数学之美,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格,引领学生传承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11.
课堂文化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与行为方式的总和。数学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具有动态性、情境性、发展性的特点。文章从课堂教学的理念、师生关系、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数学课堂学生主体性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该渗透在整套教材中。"数学文化是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活动、数学事件、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等的综合;数学教材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理性与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其与艺术性学科一样,也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内涵。将数学文化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进行补充与拓展,可以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意义。因此,笔者选择数学文化对小学数学教材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拓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史料、古诗、谚语、成语、数学故事、数学名人名言等,构建文化味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文化味。  相似文献   

14.
张珍玉 《教师》2019,(16):64-65
数学知识是数学世界的躯干,数学文化则是数学世界的灵魂,缺乏文化的数学课堂注定是枯燥无味的。教师不仅要在备课阶段,还需要在课堂教学阶段、课后活动阶段等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随时随地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主阵地是课堂,数学文化的渗透应融入课堂之中。狭义的数学文化是指数学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与发展。广义的数学文化是指除狭义内涵之外,还包括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游戏、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基于广义数学文化的理解,应开发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数学文化课程。  相似文献   

16.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将具有抽象性的理论内容作为了教学的重点,却忽略了对数学文化的渗透,而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因此小学数学课堂应当对此予以重视,将数学文化有效渗透到教学之中。文中将对数学文化的主要类型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方法展开探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17.
将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课堂具有提升学生的人文理念与兴趣、核心素养与实践能力等重要意义,故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入数学文化;应用新授知识,融入数学文化;联系实际生活,贯穿数学文化等方式,有效地把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一种文化,在新课标的不断改革深入下,数学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内涵的数学课堂,不仅关注教材内容,还要积极挖掘数学与生活、历史、活动以及思考等方面的文化内涵,通过语言文字、活动等形式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依据史海寻根——课堂匹配——活动支撑——效果检测——拓展延伸这五大关键环节,让数学史从历史知识形态走向教育教学形态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基于数学史实去琢磨数学家曾经走过的弯路、碰到的认知障碍,才会对数学教育有新的感悟,才能有效实现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融入,有效发展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文化已逐渐从理念走进数学课堂.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感受数学文化,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文化品味.积极通过课堂实践研究数学文化案例,如0是自然数;斜率精神;形数理论;抽象的“映射”;意境沟通——数学与文学的自然连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