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冉彬 《教学与管理》2009,(10):114-115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前提。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本体主体性、价值主体性、实践主体性。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理应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说到底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现代社会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也为人的主体性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具有创造性、开拓性的现代化人才,主体性强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特点。教育面临的是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并积极参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人才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以主体教育作为指导思想来解决。放眼世界职教领域,越来越多地强调对受教育者能力的培养,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增强人的主体性,因此进行主体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也是一项主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因此,应以主体性理论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明确主体性教育目标、创新主体性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者主体意识等方式,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力,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4.
一、学生主体性的含义相对于客观世界 ,人是认识的主体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把自然生存条件置于自己控制之下 ,做自然的主人 ,这是主体性的第一层含义。把社会与社会实践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做社会的主人 ,这是人的主体性的第二层含义。做自己本身的主人 ,对自我进行解剖、设计和完善 ,这是人的主体性的第三层含义。教育的根本任务 ,就是要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 ,并促使他们成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求发展的社会主体。学生是学校的主人 ,在学校中处于主体地位。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意义(一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是现代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能动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中心,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通过弘扬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来展开的,而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就是人的主体性素质的不断培育和展现的过程,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关照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活动,教育过程也就是一种对受教育者的主体素质的培育过程.素质教育的任务是全面发展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既如此,就更应该高扬人的主体价值,关注其主体性发展,从而唤起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体活动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正确认识自我,是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前提.由此,在素质教育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独立、进取、创造、自由、平等、民主的品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着力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从而为其终身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论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 ,创新是思想理论教育的生命 ,发展是思想理论教育的主题。构建和发展主体性思想理论教育 ,是思想理论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方向。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性以思想理论教育自身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前提 ,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为保障和体现 ,以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8.
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①。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在本质上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主体性教学?主体性教学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能动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中心,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和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能动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中心,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  相似文献   

11.
论主体性的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是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在人已有的主体能力的基础上,以文化知识为材料,建构受教育者新的主体性的过程,其目的是把人发展为求真、求善、求美和追求自由的主体。这是不同于培养论的一种新观念。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实质上是以主体性方式建构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过程。因此,历史教学理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所谓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包括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教育就是在承认人的价值和差异的基础上,保护和升华人的存在价值,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育。主体性教育表现在学生观上,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表现在教学价值观上,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对人的价值关怀、培育主体性。当前思想政治教学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呈现教学模式单向化、教师权威化、教学内容纯理论化倾向。马克思实践观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强调人的主体性,指导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得到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的和谐发展。使其具有自我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进而不断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有必要立场鲜明地提出主体发展性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语文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钮克芳 《考试周刊》2008,(52):13-14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正>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道德教育客观规律的要求 ,培养受教育者对道德规范的认同感 ,推进道德教育的改革创新 ,道德教育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道德教育贯彻主体性原则的主要途径是实行自我教育法。为此 ,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大胆适当地加以引导 ,调动受教育者的道德上进心 ,并把个体自我教育与群体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得到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主体能力、主体人格和谐发展.并具有自我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进而不断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的过程.人的主体性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有必要鲜明地提出发展性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语文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浅议主体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发展、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的培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