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翻译是语言与文化的交汇场域,既是语言间的转换,也是文化间交流活动.文化信息涉及历史、风俗习惯、宗教、思维方式等社会各个方面.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就很难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文所要传达的意义、形成及风格.文章主要从物质文化信息、风俗制度和语言心理三个层面探讨文化信息对翻译的影响,以凸显语言与文化信息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
语言作为人类传播信息的符号和载体,由于媒介的不同而自身的人类历史文化的长河不断发展演变,是其是在网络时代,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功能呈现出新的膨胀扩张之势!媒介的革命极大地释放出语言几乎无限的潜隐功能,繁荣了社会文化,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献作为沟通历史学术文化与人们之间的桥梁与媒介,成为一种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在"文献"的传播符号体系中,图像符号具有特殊的传播力,尤其是在学术文化知识的普及传播与大众教育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华文化的学术知识谱系中,文字符号一直处于中心地位,而图像符号处于从属的地位.这种现象与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学术文化传统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进入电子信息化的多元传播时代后,以图像为中心的图像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我们应该加强图像语言手段在学术文献中的运用,采取科学的传播策略,以求真正发挥图像的传播力,紧跟图像文化传播时代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转型时期,语言暴力就像隐形杀手一般毁坏着社会和谐。语言暴力现象出现背后暗含了社会文化的心理机制。从语言禁忌、语言歧视、伦理道德、反传统情绪、审美心理、迎合心理六方面探讨语言暴力出现的文化因素,意在解决语言暴力,构建和谐语言。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语言推广与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各国增强国家软实力、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战略举措.为了维护并加强英国的国际地位,最大化英国的国家利益,英国政府于1934年设立了英国文化委员会这一海外英语推广和文化传播的准官方机构,积极推进英国的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英国文化委员会作为文化外交组织,其在语言文化推广方面所取得的成功是史无前例的.而世界“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正在迅速地以文化为依托向世界传播,这迫切需要我们总结发达国家推广语言、传播文化的经验、学习他们的成功方法,以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语言文化推广方针和政策.以英国文化委员会为中心进行语言文化推广策略的研究,正好可以为汉语国际推广的核心机构—孔子学院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冗余信息对交际双方的言语理解,以及语篇组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2010年1月到2013年10月的外交部发言人的例行记者会讲话为语料,结合言语交际学以及社会心理学,探究冗余信息在外交语言中的心理调控作用,包括政治心理调控、社会心理调控和文化心理调控。  相似文献   

7.
语言能表现出人的心理文化和思维方式。从汉英用词、功能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汉英语言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也借此分析了东西方不同的心理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后宫甄嬛传》的热播,爆红了"甄环体"。语言具有时空性、传承性及进化规律",甄环体"的兴起有其复杂的社会动因及文化心理。"语言模因"决定"甄环体"在语言信息传播中表现形式、经济性、简洁性、灵活性及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播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由最初的纸张传播到声音传播再到现如今的视觉信息传播,这对平面设计行业的需求量和要求指标也大大提高,尤其在以商业化背景下的新时代,包装设计的革新和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就包括对形态的转变和对包装设计本体语言——"视觉信息传达的再建",核心围绕图形、文字信息以及色彩这三种信息传达的方式,加以视觉文化的心理和设计表达的基本规律方面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0.
若论近代以来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历史教科书所发挥的作用自是居功至伟.晚清历史教科书诞生于新旧革命之际,恰逢东西文化交汇之时,在传播新史观、扩展新史实等方面贡献尤多.晚清乡土历史教科书更是独树一帜,它重视学生心理特质,取材地方历史文献,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却很少为世人所了解.  相似文献   

11.
"正能量"当选"2012年十大流行语"排行榜的榜首,成为去年13亿中国人日常交际舞台上当之无愧的主角,毫无悬念地成为电台媒体乃至国家领导人关注的热点。流行语"正能量"是一种的积极的力量、阳光的力量,其走红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对中国人社会心理的一种折光反射,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蕴含着相当深厚的文化史意蕴。本文将从"正能量"的语义特征、出现的语境、折射的文化意蕴和流行的原因四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门语言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英汉语言中以动物为喻体的词汇不胜玫举,且有各自的文化意蕴。本文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喻体文化意蕴异同的几种情况,揭示了其中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它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教育主要是传播儒家文化、弘扬儒家的文化价值观,以人文化成为主体的文化传播在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中一直是隐藏并处在教化明线后面的暗线。立足文化的视角,返观我国古代的文化传播和语文教育,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在文化传播方式、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动态形式和静态的文化内容、语文教育和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呈现出独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轨道。不同语言所具有的指称和反映事物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因此,我们在语言学习中,很难找到某两个词在意义和用法上是完全——对应的。本文选取日语的[かゎぃぇぅ]和汉语的“可怜”两个词,从词性、词义、组句功能、色彩、使用限制等方面通过用例加以分析,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尤其针对其不同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并从社会文化心理、思维特点方面探讨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脏话,一种独特而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的不同心理特征。说脏话的积极作用在于宣泄情绪、促进群体认同、折射心理状态,但不利于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脏话现象有中西、城乡、区域、性别差异,出于心理学本土化的思考,需要从心理学,特别是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对脏话现象进行心理学的系统研究,为本土心理学学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流行词语"非常+名词"的社会文化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既是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现象。对流行词语进行社会文化分析,有助于认清语言变异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多角度、多元化地认识现代汉语变化的轨迹。“非常”一词之所以流行,正是在于它所携带的丰富的社会文化含义,也就是说它包含了人们所指现象的社会观念、文化心态、审美取向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7.
汉语语言的忌讳、崇拜和谐音的关系密切.利用谐音表意形式可以具体反映汉民族趋吉避凶的文化内涵.谐音禁忌与谐音崇拜的产生有汉语本身的原因,也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语言中数字是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规模、大小的数和量,而由于各自语言中所包涵的文化传统、思维观念以及对数字的感知取向不同,故而赋予数字的社会文化涵义也不尽相同。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字文化,数字蕴含的文化信息鲜明地体现了该民族文化的心理、传统习俗与特色。文章从中西方数字文化中有代表性的吉祥数字和禁忌数字入手,探讨其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所体现出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审美观等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9.
招牌名称是民族文化土壤中形成并传承、发展的文化产品,是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载体。招牌名称与民族的历史、思想、心理等文化内涵密切相关。透视招牌名称,可以了解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典籍、社会背景、制度文化等历史文化内涵,也可感悟传统伦理道德、爱国思想、群体意识等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还可窥见祈福求吉、怀旧归真、求新求异等心理因素。可以说,招牌名称是民族文化的镜像。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中西方文艺理论的交流中,时空的转换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碰撞和共鸣.苏联杰出的语文学家、哲学家、美学家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指涉的虽然是欧洲文化的脉络,但他的理论思路对于当代中国的转型文化同样有着深刻意义.狂欢节转化为文学语言,即巴赫金概念中的狂欢化(carnivalization)."戏拟"作为狂欢化的一种主要话语策略,在小说写作中的风格体现为我们探究文化转型期小说的复杂面貌和创作主体的深层心理提供了一个参考借鉴的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