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普通话水平测试作为语言测试的共性和个性谈起,紧紧围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目的,结合现代语言学界大力倡导的\"交际能力\"这一理念,提出普通话水平测试\"读单音节字词\"和\"说话\"部分应该以口语交际能力为出发点考查学生运用普通话的交际能力。本文最后借鉴其它语言测试的成果,针对PSC现存的问题,提出了笔者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看口语课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21(1):47-48,80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学生出现了一些情绪问题,这不是学生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的心理素质问题,从这些问题出发不仅要解决学生普通话的测试问题,还应该培养大学生全面良好的心理素质,给学生创造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教师口语》课程要以此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曹小敏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4(1):31-32
普通话测试中“说话”一题,令大多数应试者普遍感到畏难,出现错误也较多,成为测试达标的“瓶颈”。口语课教学除了加强普通话语音训练之外,还应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生活,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博闻强志”的品质,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水平"说话"项测试中的说明类话题,往往令应试者不知所措。其实说明类话题只要掌握好"明"、"全"、"顺"三点,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此外,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项的评分应更注重说话的水平。本文拟以此为基础,对相关问题作一番论述。 相似文献
5.
1.引言 所谓焦虑,是指"个体对于面临的某种情境,或将要面临的情境可能出现的麻烦,预期目标可能遭致失败的担心". 相似文献
6.
口语交际是语文新课标的重要内容,一直缺乏适当的评价方式,最终影响到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普通话水平测试作为唯一的汉语标准语口试,在测试目的语、测试内容、测试形式、结果解释方式等几个方面都对口语交际有适用性,开发口语交际评价应该充分重视这些适用性,同时充分考虑中小学口语交际评价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7.
陈晓云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26-27
高职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对在高校推广普通话有重要作用,能切实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在地方高职院校推广普通话和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这既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的切实需要,也是达成高职教育目标的职业教育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和完善测试站的功能建设,有效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8.
试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与高师教师口语课程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对高师“教师口语”课程的积极影响与暴露出的不足的分析,指出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教师口语”课程的不同性质,并且提出对“教师口语”进行科学的课程改革的几点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PSC说话项若干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华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4(2):13-18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说话”项的测评争议较大,现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说话”项的评判标准,存在一定的模糊性,突出地表现在考核形式,语音面貌的定档等环节上,从测评实践的角度,对“说话”项测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通过对现行《大纲》“说话”项评分机制的梳理与解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说话”项的测评提供较为合理的评判方法与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主语取向,对汉语话题链的英译策略及理据进行探究,发现简单话题链译为英语包孕句时,句子主语既可以由主话题对译而成,也可以由其他成分变译而来,从句主语由次话题充当;复杂话题链译成英语并列句时,主要采用对译策略,其主语由主话题、次话题充当并以延续、转换的形式排列。英译主语安排的理据为语篇话题,它不仅控制着汉语语篇的主话题、次话题的出现,而且统辖着英译主语的铺排;话题转换成主语时,最终受到目标语语言规则、思维方式等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高等学校教学应该使用和推广普通话。非师范院校,使用和推广普通话首先必须要解决认识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认识推广普通话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要正确处理好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形式,加强师生的普通话训练。此外,还要从制度上、措施上保证普通话的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初级汉语口语测验题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考察适合初级汉语学习者的口语测验题型。从口语能力构想、测验组织方式和考生水平三个方面选择题型,并通过实测来评价题型的适用性、信度和效度。本文通过教师问卷调查的形式最终确定了快速问答、图片比较、听后复述和看图说话四种题型,并编制测验对223名学习汉语半年至一年的留学生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四种题型均具有较好的评分信度和效度,其中快速问答的表面效度和共时效度最高,听后复述相对较差。考查词、短语和句子层面的题型比考查语段层面的题型更加适合初级汉语学习者,特别是只学习了半年的学生。研究结果还表明,从半年到一年的学习阶段是学生成段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加以引导和培养。 相似文献
13.
陈海燕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5):91-94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信度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标准有着密切关系。作为测试标准的(《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处理儿化问题时,存在着矛盾;《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这一问题上自身也存在着矛盾,应该按照权威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的标准来规范儿化韵,纠正《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这一问题上出现的失误,以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信度。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话水平测试具有“语音标准的模糊性、成绩评定的主观性、测评方式的个别性”特点,这不可避免地导致测评误差。因此为缩小测评误差,提高测试质量,我们必须深层次地分析导致误差的原因,探讨缩小误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韩承红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17-19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我国推广普通话的一项重要举措,测试的目的是"以测促训",这就需要切实加强测前辅导和培训的力度。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背景下,测试机构存在弱化测试培训的倾向,应从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工作体系和测试内容体系等方面加强培训,确保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82年至2020年8月期间普通话水平测试领域的2025篇学术论文和38部学术论著,从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路径等角度,分析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在学术发展的“三阶段四时期”的阶段研究特点,其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展,研究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学术观点不断从片面走向全面。目前,研究园地仍需拓展,研究范式正在尝试突破传统的束缚,建立注重逻辑分析、调查研究、实验实证的新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7.
孙叶林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3(2):100-103
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PSC”)在推普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PSC测试中字词错读失分有主客观两方面的种种原因。为提高PSC的信度和效度,PSC本身确实需要进一步地科学化、规范化,同时应试人也应从各方面提高自己,做好应该准备,从而在PSC中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评价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我国每年参加大规模教育考试的考生达数千万人。充分科学地挖掘和利用这个庞大的数据资源——对考试进行分析与评价,可以为不同层面的教育参与者(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文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为例说明教育考试评价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上服务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许多应试表现出焦虑紧张的心理,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紧张心理的出现既有应试自身准备不充分,存在侥幸心理等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外部因素如测试的形式、内容、环境等造成的影响。应试应重视排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干扰,克服紧张心理,以取得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斯坦福(Stanford)考试系列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发展和应用。着重阐述了三个考试即斯坦福成就考试、斯坦福阅读和数学诊断考试及斯坦福英语水平考试的各自内容,相关的技术和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