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梦龙倡导和践行的“三主三式导读法”无疑奠定了他在中学语教学界实力派、技术派的地位,但“三主三式导读法”到底将语教学引向何方,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这一教学法虽有现代教育理论的包装但基本上还是属于传统教法的范畴,还是几十年来语教学重视基础、讲深讲透讲实的技巧化的翻版。钱梦龙的课为什么“雅俗共赏”,就在于既有“观赏性”,也具有应试的实用性,而语教学难道就只有这些内容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在我看来,钱梦龙在课堂教学上的“出神入化”总有那么一种“茶壶里面起波涛”的味道。  相似文献   

2.
郭橐驼是唐代一个“病偻”的残疾人,以“种树”为生。这样的一个小人物本来是不能为如今的我们所知的,但柳宗元的名篇《种树郭橐驼传》却使这个小人物“名垂青史”。中国素有“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就用这面小镜子照照现在的语教学吧。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语教学参考》2005年第5期和第8期上,人们围绕“语意识”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出现了激烈的学术争鸣。同时,在《中学语)2005年第7期上,发表了《母语教育病沉重处方投药须辨清》(以下简称《辨清》)一,该针对语教育“言语形式说”再一次进行了反驳,并以给语教育“治病”的名义。提出了语教育“言语内容、言语形式辨证关系说”。这一提法,确实避开了语教育研究“重形式”与“重内容”的角力格局。走在一条中间的道路上。这条路难道就一定符合中学语教学要求,一定走在语教学的道上吗?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它属于第三条路,但我们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它也是一条中庸之道。与传统思维橼式相吻合.律律带有很程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4.
何谓语?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因而,语教学也就应该既要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又要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但因诸多因素,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语教学始终存在着重“”轻“语”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诗词曲.只有读懂了.才能进行更高层级的鉴赏活动,就如同在学诗的“爬~走一跑”三阶段,我们会爬了,但不能跨越“走”的阶段就去“跑”。读者不妨根据笔者下面提供的几种方法尝试着去解读诗词,这几种方法是:词语变序法、句式倒装法、关系推理法、一语统领法、议论明旨法、龙睛显灵法。  相似文献   

6.
感悟     
我在军营里出生,我在军营里长大。看到的是那青一色的军绿色,望着的是那英姿飒爽的身影;听着的是那宏亮的“一,二,三,四”和雄壮而有节奏的军营歌曲。如今,我也要军训了,终于有机会穿上这迷彩服去感受一下这浪漫的生活了。当我走进学校的大门,昔日花红柳绿的校园,霎时间变成了绿色的林海。绿色的迷彩服映衬着一张张喜悦而稚嫩的脸,整个校园里欢声笑语,一种神圣、自豪的感觉顿肘涌遍我的全身。但是,就在我穿上迷彩服,走上训练场的那一刹那,我感到所有的幻想和那心中认为浪漫的色彩淡漠了。……在那炎炎烈日下,毒辣的阳光炙烤…  相似文献   

7.
王秀梅 《现代语文》2006,(12):101-102
“语味儿”,是语教学的本质特性。语课耍上出“语味儿”,本应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目前在我们的一些语课堂上,出现了一些“红杏出墙”、“为人作嫁”的非语、泛语现象,随着语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倍受瞩目的语教学,似乎是在无垠的草原里行走,于一路的奇山异水、繁花似锦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毫不夸张地说,语教学最大的悲哀就是语本体的淡化,失去语独有的真味。那么,我们语教学中的“语味儿”究竟是何以丢失的?又怎样才能找到回归的路?笔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就上述两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期待有识之士补苴罅漏。  相似文献   

8.
语教学改革二十多年了,但语教学的现状仍不尽如人意。盲目性、接受式、分析式、封闭式、功利性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面对语教学的现状,我们语教育工作不得不反思。21世纪的语教学再也容不得花样翻新式的把戏了,我们必须去掉“模式”和“步”“法”的装饰,恢复语教学的本来面目。语教学应该返璞归真了!  相似文献   

9.
让孩子在讨论中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设讨论情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在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中,幼儿总是活动的主体。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包括日常生活中),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需要所主动提出来的问题,是个体对自己活动的认知觉察,是反省认知发展的萌芽,教师对此要加以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创设讨论情境,使幼儿的探究动机得到很好的呵护。如在仿生学单元“学来的本领”的活动中,就迷彩服是不是人类从动物身上学来的本领这个问题,孩子们展开了讨论:有的幼儿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得出结论,认为“迷彩服”是从豹的身上学来的,因为只有豹才具有这种保护色;有的…  相似文献   

10.
所谓语课的延伸指语课的广延性和深入性,具体来说是使一篇课所学的“点”知识扩展为“面”知识,纵向深入,通过训练及时巩固,最终形成能力。叶老认为:“语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的熟练技能。”可见,语课延伸是语课堂教学环节之一,抓住这个环节,方能“举一反三”。下面笔就语课延伸教学思维形式发表拙见,以求正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1.
过渡语是课堂语言的一部分,设计好过渡语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过渡语就像一条渡船,把学生的思维从此岸牵引到彼岸,作为舵手,教师该如何巧妙地进行“摆渡”呢?下面以“24时记时法”为例,谈谈过渡语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立意三板斧     
钟益忠 《新作文》2004,(7):22-22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写作能力”是语素养的综合体现。”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作的份额占语试卷的半壁江山也就成了必然。在语界素有“得作得天下”之说,那么怎样才能“得作”呢?《红楼梦》里林黛玉教香菱写诗时说:“词句究竟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  相似文献   

13.
语该怎么学,我认为仅有课堂45分钟和若干篇课是不够的。即使在课堂内对若干篇课进行精耕细作,也很难学好语。因为语的范围就是生活的范围;生活有多广,语就有多广。这也是语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地方,叶圣陶曾说:“语教材无非是例子而已”,“国选本无非是一个凭借”,既是“例子”,“凭借”,意在举一反三、以一当十。教学实践证明,把课和课堂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语教材向来以“选型”为主流,为正宗,因而语教材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便落实为“选”问题的讨论。而讨论“选”,首先要弄清“语教材内容”的确切所指,弄清它与“语课程内容”以及与“语教学内容”的区别。否则,我们就不会有一个正当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强调: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教育资源,优化语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教育体系。仅就“学科间融合”而言,现行语教材中已有充分体现。如果我们姑且把小学语教材中的语学科知识与能力叫做“正学”,那么教材中的非语知识就可称为“杂学”了。一些老师认为,现行小学语教材中融合了以下一些“杂学”。  相似文献   

16.
“职高”与“普高”学生年龄段是一样的,之所以采用不同的语教材,是因为教育背景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因此语课程教育理念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不合逻辑”的语病,主要有以下十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董建奋 《教育家》2004,(9):45-46
在小学语课堂教学中推行“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小学语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符合小学语教学的规律,充分体现了语学习的实践性特点,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精神、实施语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因此,“合作”的学习方式,受到了广大语教师的一致首肯,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也因此很快在小学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风靡全国。现在,只要你步人课堂,就会发现教师都在积极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9.
语教学第一位的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汉语言能力,应该说,“工具性”是语教学的本质属性。但从上世纪50年代始至今,在语教学中,“工具性”就从没有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过,这不能说不是语教学的悲哀。  相似文献   

20.
曾几何时,有人说中国近几十年之所以没有诺贝尔奖获得,就是因为中学语教学的失误。此话几乎让所有的中学语教师不能接受,觉得是“耸人听闻”。可仔细认真地看一看目前自己正在从事的语教学的现状,不免有些“齿寒”:就像“球擦边”,道理似乎真有那么一点!因为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