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志成 《文教资料》2005,(35):186-187
科学划界是西方科学哲学首要基本的问题。本文就这些不同流派的科学划界标准作出简要评析。最后,简单地就科学划界谈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非科学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科学哲学争论的焦点问题。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标准和波普尔的可否证标准,提出了绝对的划界标准;库恩和拉卡托斯则模糊了划界要求,主张一种相对标准;费伊阿本德从相对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要消解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最终,科学划界被置入更为广阔的视界,萨伽德的三要素标准与邦格的十要素标准为科学划界提供了更为可信的多元化准则。然而,科学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类,只有建立在科学道德基础上的科学划界才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它用来判别某种知识类型是不是科学知识,其目的是将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区分开来。科学哲学界对科学划界标准的讨论也是各抒己见,不拘一格。对此虽然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但是明确辨析科学与非科学以及伪科学之间的区别,不断深化对科学划界问题的研究,可以使人们对科学的本质和特性的认识更加清晰,有利于丰富科学的形象,捍卫科学的尊严。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划界标准与划界标准下的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科学或曰怎样给科学划界,这是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按照发展顺序,给科学划界的标准有三类,即描述性标准、过渡性标准和判定性标准。在不同的标准下,科学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科学的判定标准问题上,科学哲学的发展经历了理性主义、历史主义和科学实在论三个阶段。由于科学发展的无限性,对科学的判定标准问题只能有历史性的答案,不可能有最后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武元英 《考试周刊》2007,(26):108-110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首要问题,但时至今日,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非但未得到解决,反而陷入了困境,甚至得出科学沦为与宗教、文学、巫术为伍的结论。划界问题、科学与非科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全面、正确地指出和把握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科学划界是西方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何谓科学划界,划界问题的意义、实质;接着考察了它的历史演化过程;最后提出了如何对待它及其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科学划界问题(demarcation problem of science)。虽然人们认为这个问题不可能有完关的形而上学解答,但是瑞典科学哲学家图奥梅拉还是力图尝试找到一些标准,来刻画科学的本性或科学研究活动及科学方法的特征,把科学与伪科学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8.
逻辑实证主义开创了哲学发展的新方向,在哲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波普针对逻辑实证主义在科学划界的标准方面提出了他的意见。本文从理解的向度方面,首先论述了命题或者答案的意义在于它的问题,继而对科学进行探讨,为后文做铺垫,然后考察了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在科学划界方面各自的答案,最后阐明他们之所以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划界问题上,库恩用科学史的实例使人们认识到逻辑主义的科学划界的绝对标准之谬误;主张一个研究领域出现了范式是这个领域成为科学的充要条件,开创了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观。把这种相对主义推向极致,就导致费耶阿本德、劳丹、罗蒂等人的反对科学划界的标准消解观。相对标准观不能把占星术等从科学中排除出去,消解观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都让伪科学有生存的借口。之后的多元标准观越来越复杂,但未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科学划界。本文把可证伪性、实质普遍性、一致性和超余内容性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出了一个规范性的对科学的定义。这个划界标准既是逻辑的、又是历史的,能够排除形而上学和伪科学,也能得出人们以为科学通常都具有的各种特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了西方科学哲学中三种典型划界标准,认为,拉卡托斯的划界标准是波普尔与库恩划界标准的批判综合。拉卡托斯的划界标准更加符合科学史,但也带来新的局限性,如相对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倾向等  相似文献   

11.
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应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的研究方法,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应加强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2.
五四科学思潮并不等同于科学主义思潮,但其中确实包含着科学主义倾向,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五四科学思潮中之所以出现科学主义倾向,既与中国社会自身的内在需求有关,又与五四知识分子没有完全摆脱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联系.它对近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思想启蒙以及科技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实践要求紧密相联系的.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和时代依据,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地位,对于进一步认识"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这一要求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任何先进的文明,在包容了旧文明的精华以后,都无情地摧毁了落后的文明,这几乎是一个不变的规律.同时,文明发展的结果,总是在不断践踏自己所创造的成果,使自己暗淡无光;以至走向穷途末路,这时新的文明就出现了,人类伴随着新的文明又发展了,这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工业文明在创造了人类的辉煌以后,正在用它巨大的创造力摧毁自己,使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艰难境地,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来替代工业文明,科学发展观就是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科学思潮对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持消解甚至否定的态度。由于其肯定了科学中不可避免的主观或说人因素,有其合理性,而便于人们对科学作人性理解,进而有利于“两种化”的协调统一。但其对科学客观性的这种消解与否定,却又是一种矫枉过正,因而有过犹不及的消极作用,这是必须加以注意和批判的。  相似文献   

16.
Nola  Robert 《Science & Education》1999,8(4):427-439
Normative naturalism (NN), advocated by Larry Laudan, understands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ethod to be akin to scientific hypotheses which are then open to test like any principles of science. It uses a meta-inductive rule to test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against suitably presented episod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One strength of NN is that it provides the basis for a philosophical/historical research programme into the methodological strategies actually employed in the sciences. But for the philosopher interested in the grounds of scientific rationality NN is not without it difficulties such as: it adopts a strongly empiricist account of meta-method which rules out realist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ethod from the test procedures; it uses principles of test which are either not agreed upon, or stray from the meta-inductive rule; it reveals its limits in presupposing answers, rather than offering solutions, to problems of scientific rationality.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理论是以社会世界为研究对象的理论,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问题是西方学术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论题。研究者对马克思理论科学性的解读不可避免地运用了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科学观,而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辩护则打上了深深的实证主义烙印。巴斯卡领导的批判实在论是在对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批判中发展起来的另一种科学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关系密切。相对于对马克思理论科学性的实证主义辩护,马克思研究社会实在的方法和巴斯卡所创立的批判的实在论更相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分析科学的内涵入手,总结并论述了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作者认为,当今科学技术越发达,越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怀疑精神既是科学的基本精神,也是科学创新的支点。从培养创新人才要求出发,教育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怀疑精神。本文应用科学史案例来阐述科学的怀疑精神,从而为如何利用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怀疑精神提供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0.
思维方式的科学与否,决定着认识的对与错,决定着实践的成与败。当前存在的几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实现“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