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缅甸的佛塔     
中国的友好邻邦缅甸,风光绮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们常说这个国家有三多,即佛塔多、寺庙多、僧侣多。确实,缅甸人大多信奉佛教,除了少数民族居住的偏僻山区以外,从东到西,由南至北,几乎村村都有寺庙,乡乡都建有佛塔,以供人们日常朝拜。从首都仰光市沿着伊洛瓦底江溯流而上赴曼德勒市,或者顺江而下前往伊江三角洲一带的县城,沿途都可以看见许许多多形式各异、大小不同的佛塔,有的金光闪烁,有的雪白洁净,巍峨耸立在绿荫丛中,与枝叶婆婆的椰林、棕狗交相辉映,给这一南国风光增添了几分绚丽而又神秘的色彩。缅甸人民所信奉…  相似文献   

2.
缅甸的“摆塔”李有观译在缅甸,有一座独特的佛塔,因为它可以摆动,故被称为“摆塔”。这座佛塔建于公元5世纪,坐落在一座陡峭的山上。但塔不是直接建在山崖上,而是矗立在一块三层楼高的巨型圆石上。这块巨石经常轻微摆动,每当它摆动时,佛塔也随着摇摆。这座佛塔为...  相似文献   

3.
缅甸古城曼德勒以日落闻名于世,尤其乌本桥的日落,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十大最美日落"之首,吸引无数游客蜂拥而至. 曼德勒是缅甸的第二大城市,位于中南部内陆,历史上几代王朝建都,因此有很多精彩的旅游景点,曼德勒山、皇宫、因瓦古城、马哈木尼佛塔、固都陶佛塔……但是人们都会在日落之前,赶到东塔曼湖畔,搭乘游船去等待乌本桥的...  相似文献   

4.
缅甸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它富饶的土地和发达的农业、矿业使它享有“金土地”的美称。缅甸是东南亚一带面积最大的国家,分布于全国7个州的人口共计4700万。缅甸是一个有135个方言迥异、文化不同的多民族国家。缅甸人民纯朴而友好;缅甸的自然风光令人流连忘返。去年12月初,我重访缅甸。那时气候凉爽,即使中午赤日炎炎时分,只要站在树荫下便暑意渐消,难怪人们都说一年中只有12月至2月是缅甸旅游的最好季节。这次重访,我携带相机与操着一口熟练缅语的上海挚友做伴,乘车、坐船、上飞机;先后寻访了该国最具代表性的风景旅游胜地:曼德列、蒲甘、仰水、东枝、茵莱湖等,行期5天;行程3000余公里,一路上饱览美丽风光。缅甸是个佛教国家,经过1000余年佛教文化的洗礼,这个拥有壮观塔庙建筑群的国家积淀了深厚而开放的佛教文化。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蒲甘塔群是缅甸“金土地”上的奇迹,分布着的5000多座佛塔使这一大片荒芜平原有了“佛塔建筑荟萃之地”的称誉。蒲甘塔群因其形态各异而引人瞩目,硕大的塔寺均有着超过50米的华丽尖顶:或是庞大的砖式圆锥形,或是硕高的华丽尖顶,或有着色彩绚丽的墙饰,或残留着工艺美术雕刻图案……。著名的曼德列市又称“瓦城”,城内...  相似文献   

5.
福建古塔     
塔源于佛教。西晋时,随着佛教传入闽中,福建出现了大量的佛教建筑,至迟在南朝时福建已有塔式建筑。五代时,福建造塔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闽国永隆三年(公元941年)所建的福州崇妙保圣坚牢塔即是此期的杰作,此塔为闽王王延曦为自身及眷属、臣下祈福而建,七层八角空心石构,高35米,全部用花岗石迭涩抽檐砌造,每层塔壁均六面设龛(第一层为七面设龛),龛中供浮雕佛像。宋代是福建古塔建筑成就最为辉煌的时期,代表作有莆田释边文佛塔、泉州开元寺双塔、福州龙瑞寺千佛宝塔等。位于莆田市广化寺东侧的释迎文佛塔,建于南宋乾道元年…  相似文献   

6.
缅甸凉水坛     
当你在燥热的旷野中徒步旅行,当你在炙热的烈日下步履维艰,当你觉得自己即将被热带的阳光烤熟,并蒸发在这闷热的空气里时,你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对,是喝上一杯让人口舌生津、心旷神怡的凉水。在缅甸,不论是穿梭于蒲甘古老的佛塔间,还是漫步在仰光喧闹的集市中,你都可以体验到这种令人惬意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缅甸中部的蒲甘王朝(1044—1287)都城蒲甘遗址,是东南亚的奇迹之一。与柬埔寨的佛教古迹吴哥窟所不同的是,人们现在仍可到这里参观游览。在这片被太阳晒得干而发硬的旷野上,缅甸文  相似文献   

8.
博什瓦黑石刻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碗厂乡(现属普诗乡),画像面积达440平方米,画幅巨大,刻像众多,以佛教密宗造像为主,有波士涅槃、释迦、观音、四天王、明王、菩萨、佛塔、六人骑马出行图、供养人像、隶书汉字题记等,是迄今摩岩石刻画像中少见的,为地方史、民族史、宗教、艺术等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引起多方面专家学者重视.  相似文献   

9.
每年4月中旬有三天时间,泰国举国欢庆以泼水为重要形式的宋干节。这一传统节日是印度教和佛教奇妙结合的产物。人们在节日期间洗掉过去一年污秽的东西,佛像被集中在佛塔外,举行清洗仪式,每个人都要向佛陀表达敬意。人们向僧侣施舍,往长者手上撒水,为他们祈福。僧侣们也给每个人撒水。青年在节日里更是十分活跃,他们往往藏在篱笆后等着,向过路人身上泼水。  相似文献   

10.
早期佛教造像艺术在滇蜀地区有着广泛的考古分布,这些考古材料显示了汉代滇蜀地区与缅甸、天竺的佛教信仰及艺术传播之间存在联系。笔者认为,早在汉代之前,西南交通的滇缅道就已经存在,具有相当古老的历史。随着一世纪大乘佛教的兴起,佛教造像开始在印度和东南亚地区流行,并逐渐通过滇缅道传播到滇蜀地区,与当地的早期道教和神仙术信仰融合。从整个长江流域来看,滇蜀地区的佛教造像艺术出现最早,长江中下游后来出现的早期佛教造像艺术,应是通过西南滇缅道间接传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作为长期生活在北京的我,只是从报纸上和图片上看到东南亚一些国家及我国云南省傣族过泼水节的情况,但并不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前年我赴缅甸学习缅甸舞蹈,有机会能够亲身参加缅甸一年一度的泼水节,真是大开眼界。泼水节是缅甸的新年,是缅甸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也是缅甸人民最开心的日子。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泼去一年的污垢,干干净净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真是别有一番情趣。缅甸是信奉佛教的国家,在平常,男女之间的现距甚多,但泼水节例外,用缅甸青年人的话来说就是“一年疯一次。”从四月初开始,各个部门及各个大学都根据自己…  相似文献   

12.
正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有一处独一无二的佛塔群,曾在密林中沉睡长达千年,又遭附近的默拉皮火山大喷发一夜之间覆盖,直到19世纪初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当地政府共同努下历时八年修复才得以恢复往日胜景。这就是婆罗浮屠。"婆罗浮屠"这个名字来自梵语"Vihara Buddha Ur",意思就是"山顶的佛塔",也称为丘陵上的庙宇。婆罗浮屠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纪念塔,南半球上著名的古迹,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道,合称为东方的四大古迹。  相似文献   

13.
打开大门观赏外部世界,视野便会豁然开朗;打开国门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眼前展开的必是绚丽多彩的巨幅画卷。中国和印度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汉明帝时期,就曾遣蔡音、秦景等18人赴西域求法。公元67年,他们从西域把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请到都城洛阳,印度僧人还用白马将佛经也一同驮至中原。为表彰白马负经而归之功,汉明帝命人在洛阳西门外建造白马寺,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此后,佛教开始在中国生根。到盛唐时期,中国高僧玄奘和尚为寻觅佛学真谛,徒步万里去印度取经,经历了几乎死里逃生的历炼后,他带着从印度求取回来的657部佛教经论回到长安,写下了蜚声海内外的《大唐西域记》,成就了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中国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便以此为题材,讲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仅从公元2世纪到12世纪的1000年中,中国就翻译了印度佛教的经、律、论及其他教派的著作约1652种,5700余卷。参加翻译者中有70人来自印度次大陆,在藏地翻译佛经的典笈更多。佛教于公元前六世纪起源于印度,孔雀王朝得以空前发展,特别是阿育王统治时期,阿育王每年向佛教僧侣施舍大量金钱,经常举办豪奢的佛教法会,到处修建佛塔寺庙,树立石...  相似文献   

14.
婆罗浮屠佛塔——一座八世纪印度尼西亚宏伟的佛教建筑物,已被人们遗忘了许多世纪。它遭受了地震的破坏,石块坍塌,大型的雕塑和华丽的半浮雕毁为瓦砾。直至十九世纪初,人们才在爪哇岛的热带丛林中重新发现了它的废墟。曾经不止一次地对婆罗浮屠佛塔进行过修复,但大规模的修复工程是在1975年开始的。随即出现了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搞清楚一堆堆石头原来的位置?怎样才能恢复这座纪念性建筑物的原貌呢?人们求助于计算机。修复者们给八十多万块石块编上号码,然后,把对所有碎石头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5.
法性,“法”,一切现象、存在。“性”,真实不变的本性。“法性”是指现象、存在的本性和本质。印度大乘佛教认为,法性是空,即一切现象。存在都是空无自性的。在中国传统观念的熏陶下,中国佛教学者对于“空”的理解往往偏离印度佛教,东晋慧远认为,一切现象的本性都是实有的,并把这种实有的本性与人的精神、灵魂结合起来,为阐明众生轮回转世的主体和修持成佛的根据提供本体论的论证,慧远的观点受到当时的大译经家鸠摩罗什的批评后,中国佛教学者又转而强调法性是真理之所在,法性即是真如本体,并进而将这种真如本体与众生主体合而…  相似文献   

16.
苦行僧之谜     
所谓“苦行僧”,现在一般是指“以折磨自己的方式来达到禁欲目的的和尚”。今天,凡是佛教盛行的国家,如泰国、缅甸、不丹、尼泊尔等国,都会有一批苦行僧。  相似文献   

17.
正字库塔,亦称为惜字楼、焚字库、焚纸楼。台湾多称圣迹亭,四川则称字库塔、文风塔、文峰塔等,客家地区称敬字亭。与用于烧金银纸的金炉不同,字库塔是用于烧毁书有文字纸张的地方,是古人"敬惜字纸"理念的体现。在四川,字库塔的存在还有着匡护一地文风、持守当地风水等多重祈福祝祷的功能。字库塔外形酷似佛塔,在一定程度上也吸收了佛教教义与佛教建筑精神,点缀着中国南北各地。它星罗棋布于中国民众的基层场域中,发挥着弘扬教  相似文献   

18.
一、佛教造像的引进和中国化的开端中国佛教造像的最早出现是在东汉时期。这时人们对佛教的理解只不过是一种外来的神仙方术而已,佛陀也只不过是个传说中的“神人”罢了,往往将其与中国的黄老视如一家,其形象也只是作为中国的一种神而被奉祀。目前可见的东汉时期的佛教图像有:四川乐山麻浩享堂横梁上所刻一尊坐佛像,头有圆光,通肩大衣,结跏趺坐,手施无畏印;四川彭山崖墓出土的陶钱树座底部的一坐佛二立侍像,头有肉髻,着通肩大衣,结跏趺坐;还有山东沂南画像石墓中的立佛像,作头饰圆光的童子状,有的肩生双翼。另外,江苏连云港…  相似文献   

19.
谈谈佛教与中国民俗方立天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以后,不仅对我国的伦理道德、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给予了影响和渗透,而且与各类民俗也有着广泛的联系,甚至有的民俗简直就是中土与印度佛教的混血儿。正是随着佛教的流传,我国的民风民俗在不断充实、变化,佛教气息、佛...  相似文献   

20.
隋唐时期,中国与缅甸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双方通过南方丝绸之路在音乐、佛教上都有往来关系,特别是双方的音乐文化有较深入的交流,使得中缅经济文化交流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这种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双方政治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