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社会发展史上的过渡时期社会发展是一种规律性的客观发展过程。在历史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发展,一种社会制度被另一种社会制度所代替:由原始社会转变为奴隶社会,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以後又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最後经过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制度)而转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社会发展的总法则。期间,每一种社会制度本身又各有其特殊的内在发展规律。所谓超历史的、永恒不变的社会制度是没有的。在阶级社会中,纯粹统一的社会制度是没有的。与统治的生产方式并行,同时存在着旧的生产方式的残余和新的生产方式的胚胎。例如,封建社会内部一方面有奴隶制的残余作为它从属的经济结构而存在着,另一方面,在封建社会的末期,从它内部又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资本主义使以前的生产方式都服从自己,同时又保留了它们的残余。这是因为这些制度都是建立在生产手段的私有制和人对人的剥削上面。不同的仅仅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在新旧两个社会制度上,私有制的形式不同了,剥削的实质却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2.
一、专题要点指要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包括: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和鲁国的初税亩;北魏至唐实行的时间长影响大的均田制;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西汉、曹魏、北周和明初实行流民与土地相结合的屯田制。我国封建社会的三种土地占有形态:封建土地国有制(如均田制、屯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实行的与土地有关的赋税制度,如田租、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等。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及评价。  相似文献   

3.
通过阐述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几个主要朝代的官服等级现象,说明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服饰,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每个朝代建立之初,都要“改正朔,易服色”,建立起自己的舆服制度,划分许多不可超越的等级,以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  相似文献   

4.
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五九四年)推行的“初税亩”,史学界(包括历史教科书)一般都认为是一次重大的土地改革,说它废除了殷周以来的公田制,承认土地私有,从而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细读原始资料,我们认为这一观点并不能成立。现在排除一切不可靠的史料和后人的推测解释,以几部公认为可信的古籍为根据谈谈我们的看法。其一,有关“初税亩”的原始材料证明它不是一次土地改革。“初税亩”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但仅“初税亩”三个字,无法考证它的具体内容。其次见于《春秋左氏传》:“初税亩,非礼也。谷出不过藉,以丰财也。”虽然  相似文献   

5.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曾经经历过五种社会形态的国家,她经历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变种),现在又开始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科学的历史分期应该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在中国按照五种社会形态来划分历史时代是最为恰当的。这就是说应该分别写出“原始公社时代”、“奴隶社会时代”、“封建社会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也就是说全部中国通史应该包括五种社会形态或五个历史时代。由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入,我国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而逐步形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起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前止,这个社会的性质是基本上没有  相似文献   

6.
张保军 《中国教师》2010,(Z1):316-317
<正>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教育也是如此。社会的发展前进需要社会制度的创新。社会制度的创新革命,使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个阶段,进而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社会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都是一次社会制度的创新,都要伴随着一次革命。社会制度的创新,带来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对“初税亩”的定性上,“三传”是基本一致的,即都认为宣公实行“初税亩”是不对的。在这一点上,苏轼的观点同“三传”基本一致。在对“鲁作丘甲”的认识上,杜预的解释与《谷梁传》的解释不同,苏轼以《谷梁传》为是。  相似文献   

8.
<正> 商品经济是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生产和交换方式。迄今,人类社会已循序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商品经济不仅可在以往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发展,而且可以在当代不同社会制度中发展。人类近代生产方式的发展史,就是商品经济以其旺盛的活力遍及世界的历史。商品经济已经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且尚在迅速发展之中。商品交换产生于原始社会未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虽然在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时期有过较大规模的发展,但总的看,在这两种社  相似文献   

9.
周代是封建社会还是奴隶社会,史学界还没有定论。但是从《诗经·豳风·东山》写战士那样留恋自己的荒凉的故乡和破陋的家庭,《诗经·周颂》的《载芟》和《良耒吕》写农妇送饭给农夫吃的情况看,这时代有一部分农夫应该是有自己的家庭和经济的,和一般奴隶不同。这种生产关系,比商代来得进步,它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剥削阶级的财富的积累,统治者的生活逐层腐化,周初的土地、政权的分封秩序逐渐动摇,封国和土地的兼并渐演渐烈。到了春秋时期,领主(或奴隶主)的土地世袭制度开始向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转化了,所以《左传》载鲁宣公十五年(前594)鲁国“初税亩”,鲁昭公四年(前538)郑国“作丘赋”,鲁哀公十二年(前483)鲁国“用田赋”。经济基础开始变化,作为上层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史学界讨论社会发展规律问题,发表了好多有创见的、发人深思的论著。关于奴隶社会是否为各国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提出了古代原始公社制崩溃后,可以过渡到奴隶制社会,也可以向封建社会发展的论断。这些同志认为在古代之初,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间并不存在先后承转关系,没有一定的先后之分,两者是可以并行发展的(以下简称“并行发展说”。)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我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过程中封建地主阶级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为政的时间不长,主要从事教育工作。他创办的“私学”,虽未必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私学”,但可说是当  相似文献   

12.
1.下列古代农具中,动力和功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履亩而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二者产生的相同社会影响是  相似文献   

13.
唐朝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它同时又是一个转折时期,而中国文人的精神历程也恰好对应了这一转折。本文选择三位著名文人作为与时代对应的三个“精神标本”,阐述中国文人精种的巨大变化。作者认为,由唐入宋既是一个时代伪终结,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唐代文人的精神正是在这样一种“临界线”上的完美和发展,中国文人的精神历程也因此划出了两个时代。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一册《难老泉》中,作者在叙述晋水如何得名时,为了使行文活泼有趣,开拓知识面,且富有感染力,插入了一段“桐叶封弟”的历史传说,其中有一个细节很值得玩味。作者写道:“叔虞到了唐,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领导人民改良农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人民生活逐渐安定富裕,就成为唐人爱戴的封建领主。”“桐叶封弟”,是西周初年发生的事,那时正值奴隶制度的鼎盛时期。这里的“封建”与封建社会制度是两个迥然不同的概念,封建社会制度是专指人类社会发展中所经过的一个特定的社会制度,而文中所提及的“封建”则是“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素以礼义之邦而著称于世。“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夏启开国到春秋终结,历史车轮辗过了1500多年的路程。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征途上,“礼”从滥觞到发展,始终与奴隶制的兴衰紧密相联,两千多年前,儒家的鼻祖孔子曾哀叹“三代之礼”的衰微。在那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时代,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的“礼”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逐渐退出了政治舞台,然后,“礼”并没有就此而消失,随着封建社会的到来,它开始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1.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你认为目前做好这项工作应从哪些方面着手?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料记载,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已延续了2600多年的历史。材料二:从1949年到2003年,全国累计征收农业税达3945.66亿元。正是依靠农业“乳汁”的哺育,新中国从“一穷二白”的起点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1)为什么会出现“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这样的赋税制度?它们的实施有什么意义?(2)从经济学的角度,结合新中国的国情,谈谈国家征收农业税的必…  相似文献   

17.
西周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史学家们有不同的观点。大多数人认为西周仍为奴隶社会,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本无奴隶社会,夏、商即为农奴制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西周不是封建社会的开始。我们赞成西周是封建社会开始的观点,并为这一观点作些论辩。一、中国经历过奴隶社会何谓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就是奴隶制经济占主导地化的社会。这是较为一致的观点。问题是怎样理解这个主导地位。有的同志强调奴隶制经济在奴隶社会中的比重问题,因而特别  相似文献   

18.
西周是奴隶社会 ,战国是封建社会 ,春秋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春秋时期的社会性质相对西周有所变化 ,与战国时期又有所不同 ,既有奴隶社会的因素 ,又有封建社会的因素 ,属于半奴隶半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9.
现行统一高中《中国古代史》在《秦朝的统治》一课中这样表述:“……经济方面。第一,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这里提出了秦朝田租的征收标准。按其表述根据史实,我们应怎么理解呢?春秋战国以来,随着以井田制为中心的土地所有制被废除,封建田赋制度逐渐确立起来。当时田赋征收有“税地”之说。《商君书·垦令》记载,“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以及《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可见当时把粟与土地作为田赋征收依据。高中课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一节也讲到: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都是按土地的多少和好坏征  相似文献   

20.
1.下列古代典籍的引文中,最能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D.“富者田连吁陌,贫者无立锥之地”2.“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其实质都是 A.封建地租剥削B.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C.建立地主阶级统治D.建立封建制度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纷争,就其实质而言是指 A.周王室势力一落千丈,王徽之地只剩下洛阳周围 二百来里 B.由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称霸中原和吴越在南 方争霸向战国七雄转变 C.华夏族与周边其他民族的逐渐融合 D.我国由奴隶制时代向封建制时代的过渡4.吴起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