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手术适应证、治疗方法和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03-02-2008-05月对60例早期乳腺癌病例实行保乳手术,其中Ⅰ期42例,Ⅱ期18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肿瘤局部扩大切除(距肿瘤2cm),冰冻切片证实肿瘤边缘无癌残留,腋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8~60个月,其中56例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1例局部复发,3例发生远处转移.美容效果优良率达93.3%(56/60).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条件下,保乳手术加术后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可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且能保持良好的乳房外形和心理心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P-gp、ToPoⅡ、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乳腺癌标本78例行SP法免疫组化法染色.结果:P-gp 阳性率为65.4%(51/78),Ⅲ期乳腺癌P-gp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gp 阳性率与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GST-π阳性表达率为70.5%(55/78),在乳腺癌临床Ⅲ期中其阳性表达率高达76.2%,与临床Ⅰ、Ⅱ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阳性表达率与5年生存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ToPoⅡ的表达为64.1%(50/78),临床Ⅲ期表达明显低于Ⅰ,Ⅱ期.结论:化疗前检测P-gp,ToPoⅡ,GST-π的耐药基因蛋白,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及指导化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期子宫内膜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1~2005.1月间收治的39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①39例患者中,Ⅲ期25例(64.1%),Ⅳb期14例(35.9%);手术治疗35例,单纯放疗3例,单独孕激素治疗1例;5年生存率21.8%.结论:子宫浆膜受侵、子宫外多处癌灶、宫旁组织受侵犯、宫旁淋巴管或血管有癌栓及淋巴结癌转移仍是影响晚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因素,Ⅳ期患者易盆腹腔复发和肺转移,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4.
分析青年与中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49例青年和98例中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食管癌占同期食管癌的6.55%,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肿瘤病变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病理分期、根治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与中老年组的手术死亡率分别为0.0%和2.0%,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青年人食管癌肿瘤病期偏晚,手术切除率更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优于中老年组,两者在生存预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背景与目的:近50年来,尽管外科技术有迅猛发展,但直肠癌的手术治愈率、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50%左右,治疗失败原因主要为局部复发率较高,特别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的病人尤其突出。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直肠癌病人术后的局部复发及提高低位直肠癌手术的保肛率,从而延长直肠癌病人的生存期和改善其生存质量。方法:选取62例可行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实验组进行术前联合放化疗。放疗每周5d,每次200cGy,共5周23次,总剂量4600cGy。化疗的给药方式以放疗期间口服希罗达胶囊1.5克,每天两次。休息4~6周进行手术。对照组直接手术治疗。结果:术前放疗组病例术后病理见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肿瘤供应血管明显变细,部分血管纤维化闭塞。肿瘤细胞水肿变形、核固缩及细胞崩解等,肿瘤组织血管出现栓塞,部分肿瘤组织出现液化、坏死。实验组保肛率达74.2%,3年局部复发率3.2%,对照组保肛率32.3%,3年局部复发率1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有意义.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能使肿瘤降期,切除率增加,提高保肛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同时副反应轻,患者依顺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MGMT、LRP、HIF-1α表达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4例老年肺癌MGMT、LRP、HIF-1α的表达,并与临床预后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GMT、LRP、HIF-1α在老年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16/34)、58%(19/34)、64%(22/34);MGMT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LRP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组织学类型、肿瘤体积无关(P>0.05);HIF-1α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肿瘤体积密切相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肿瘤组织类型及MGMT、HIF-1α阳性表达与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TNM分期、肿瘤组织类型及MGMT、HIF-1α可作为老年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客观疗效观察半年生存率为82.52%,1年生存率为36.89%,2年生存率为13.59%.生存质量有所改善.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配合其他疗法能使疗效得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70岁以上老年普胸病人的手术指征,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方法:1996.6~2005.6月我院共施行普胸手术578例,其中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118例,占20.4%(118/578).现对118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手术治疗及围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术后出现或加重的循环系统并发症34例占28.8%(34/118);呼吸系统并发症29例占24.6%(29/118);消化系统并发症19例占16.1%(19/118);精神神经系统并发症10例占8.5%(10/118);经综合治疗均治愈出院.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77.6%、42.8%.结论:对70岁以上老年普胸病人围术期处理十分关键,因老年人全身各系统器官的衰退及疾病本身的并发症相互叠加,风险较大;但只要手术指征选择合适,手术中间处理严密,围术期处理恰当,70岁以上老年患者施行普胸手术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
《学周刊C版》2017,(21):139-140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微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60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与开腹组,各80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所有入选者术前和术后外周血的CK20 mRNA,对其进行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比较手术前后两组外周血CK20 mRNA阳性率,比较腔镜组不同TNM分期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K20 mRNA的OD值。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CK20 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Ⅰ、Ⅱ期与Ⅲ期患者术后外周血CK20 mRNA的OD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Ⅰ、Ⅱ与Ⅲ期CK20 mRNA的OD值均依次递增(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并不增加进展期直肠癌的微转移风险,微转移的数量只与肿瘤的进展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收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组的胃癌根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全组342例患者中,发生腹腔感染患者26例,发生率为7. 6%;腹腔感染死亡患者1例,死亡比率为3. 8%。腹腔感染患者和无感染患者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0. 2%和58. 1%(P=0. 0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根据TNM分期,Ⅰ、Ⅱ、Ⅲ期腹腔感染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 2%、62. 9%、45. 8%,与无感染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果表明: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与术前合并症和长时间手术密切相关,但是腹腔感染并不会降低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防方法。方法:对15例贲门癌术后患者按我国胃癌TNM分期:Ⅱ期5例,Ⅲ期10例,应用腹腔干灌注化疗术(方案FAM)预防复发。结果:随访2a以上,15例病人仅1例局部复发,复发率6.7%。结论:对贲门癌术后患者应用腹腔干动脉灌注化疗可有效预防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尿纤溶酶原激活物(urinary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ncer,CSC)和典型子宫内膜腺样癌(tipical endonetrioid adenocarcinoma,TE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86例、典型子宫内膜腺样癌58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UPA阳性表达率,并分析它们与癌瘤生物学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UPA在CSC和TEA中阳性率分别为56.98%(49/86)和58.62%(34/5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UPA在宫颈鳞癌Ⅲ、Ⅳ期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0期、Ⅰ期(P<0.05);内膜腺样癌组分化低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分化高者(P<0.05).UPA在CSC和 TEA中,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UPA高表达与子宫癌分期(或分化程度)及转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Survivin和Ki67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Survivin与Ki67的表达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食管鳞癌组织石蜡切片Survivin和Ki67的表达,分析Survivin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Ki67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2.9%(51/70),Ki67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7.1%(47/70).Survivin表达和Ki67表达与食管鳞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Survivin表达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和Ki67可作为判断食管癌组织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不同途径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2例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传统腹式子宫全切除术(TAH)273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TVH)166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LAVH)51例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TLH)112例,比较各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TAH、TVH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TLH、LA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相比较,LAVH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主要有出血和脏器损伤,TAH组明显少于LAVH(P=0.022);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比较,LAVH组显著长于TVH、T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VH组术后体温升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平均治疗费用比较,LAVH组与TLH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TVH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比较,TAH组明显长于其他三组(P<0.05),TLH组显著短于LAVH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比较,TAH组明显长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VH组与TLH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途径子宫全切除术各有优势,且互不能完全替代,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医院的条件等综合考虑,尽量选择微创、经济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围绝经期子宫出血的诱因,探讨其诊刮病理.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本院接治的52例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找出致患者围绝经期发生子宫出血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探讨诊刮治疗方法.结果:在本次研究的52例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中,有41例患者属于功能失调子宫出血,占78.85%,有11例属于分期和增生期子宫内膜改变,占21.15%(其中,5例属于单纯性增生,4例属于复杂性增生,2例属于不典型增生).结论:在围绝经期诱发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增生,同时患有其它疾病是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癌变的重要因素,而有效诊断围经期子宫出血的方法是诊刮病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作者随访334例临床ⅠⅡ期乳癌,结果提示:临床ⅠⅡ期乳癌无论采用传统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其5、10年生存率无差别;但单纯改良根治术后5年复发率高于传统根治术;放疗加化疗确能提高手术后(特别是改良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降低5年内复发率;手术后早期放疗和/或化疗不能改善10年生存率,降低10年复发率。因此,作者认为术后无条件行化疗和放疗的乳癌患者,尽可能行传统乳癌根治术。并强调手术后特别是改良根治术后放疗加化疗的必要性。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应定期化疗,局部复发或有远处转移者应结合手术行再放疗以提高10年生存率,降低10年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88例子宫肌瘤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88例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全子宫切除术48例,次全子宫切除术22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8例.结果:88例子宫肌瘤经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全部治愈,术后并发症少,无复发病例.结论:依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肌瘤类型及合并卵巢肿瘤等具体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均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原则上因尽量保留卵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成人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学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收治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骶尾部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病例8例(男2例,女6例),中位年龄34岁.6例患者表现为骶尾部疼痛,4例表现为骶尾部肿块和溃疡.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7例经病理诊断为良性畸胎瘤,术后无复发.1例为恶性畸胎瘤,术后84个月复发,二次手术后随访6月无复发.结论:(1)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成人骶尾部畸胎瘤难以诊断;(2)CT和MRI检查相结合有利于术前诊断;(3)手术入路和手术切除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组成,可以通过术前的CT和MRI来确定;(4)大多数成年骶尾部畸胎瘤是良性的,恶性畸胎瘤手术切除效果良好.即使对于复发性恶性畸胎瘤,再次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期间再次正常妊娠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获3 a随访,实验组正常妊娠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创伤小、恢复快,再次正常妊娠率高,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0.
顺铂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顺铂辅助化疗联合放射治疗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同期对比分析经放疗加顺铂化疗(放化组)60例和单纯放疗(单放组)60例Ⅲ期子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和并发症。结果:5年生存率放化组63.33%,单放组43.33%(P〈0.05)。局部控制率放化组80%,单放组60%(P〈0.05)。远处转移率放化组43.33%,单放组41.66%(P〉0.05)。放射性直肠炎:放化组13.33%,单放组10.00%(P〉0.05)。放射性膀胱炎放化组8.33%,单放组10.00%(P〉0.05)。无因治疗而引起的死亡发生。结论:放射治疗联合顺铂化疗能提高Ⅲ期子宫颈癌患者局部控制率和5年生存率,未改善远处转移率,副作用能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