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教学以壮美的大海为题材的极富诗情画意的写景抒情散文《烟台的海》,教师不应该像教学一般记叙文或者叙事散文等那样去反复讲解、细细剖析,因为这样会破坏这一经典美文中所呈现的整体美,影响学生对蕴含于其中的诸多美学元素的深度品鉴。教学时,应该将《烟台的海》幻化成一幅壮阔美丽的大海风光图"悬挂"在每一个学生的眼前,让学生近距离地、自发地、静静地触摸、观赏、描绘《烟台的海》的文本。  相似文献   

2.
案例: 在学习《烟台的海》一课时,教师引导学 生感受夏日烟台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 恬静和惬意。学生入文人情地朗读,清晨,太 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 出。教师沉浸在学生美仑美奂的朗读中,深 感时机已经成熟,便将课前的设计和盘托 出:此时的大海定会与火红的太阳进行着一 番亲密的对话……后面的话尚未说完,突然 从学生中蹦出了4个字"请写下来"。 我立刻反思自己:学生是不是太了解我 的教学了?我的教学难道进入了一种一成不 变的模式之中?对学生而言过于熟悉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文质兼美,是写作教学的优质资源。如何向作者学写作呢?这里以《烟台的海》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浅见。一、梳理写作思路 师:《烟台的海》,作者为什么先写冬天的海?  相似文献   

4.
通过《烟台的海》教学片段中教师的提问及学生的回答,进行了教学思考。从而阐述了体验生命,构建生活化的语文世界。  相似文献   

5.
冰点到沸点     
天气异常寒冷,天空中不停地飘着濛濛细雨,寒风直往骨子里吹……我正津津有味地组织学生在学习《烟台的海》这一课,学生们也在认真地划有关描写“烟台的海”一年四季不同情景的句子。突然,一个声音响了起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阅读教学,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也是在阅读品味课上。那么,如何上好语文阅读课呢?这就要品味语言,试试"四字真经"。一、准点切入——将全文调动,教活文本我认为,要将文本讲好,首先要选择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只要这一点选对了,就不会将课文讲得乱七八糟。怎样"准点切入"呢?引用方智范专家的话"要目中有人,目中有文",即根据学生和文本的具体情况来定。例如:《烟台的海》品味语言的切入点可以选在文章的结尾:"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  相似文献   

7.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选自人教版高一(上册)的一首诗歌。这首诗语言质朴、意象简单、思路飘逸、形式工整,读后令人感到意犹未尽,但诗歌的主题却是许多学者争论的话题,因此,给这首诗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本文以饶满林老师执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对该课例进行研究。一、教学设计(一)合理的学情分析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过,备课要做到"三备",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其中的"备学生",我们通常理解为"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8.
语文素养是综合素质的体现,由长期积累而成。小学语文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教师要整合多种资源,使语文教学呈现开放性、融合性,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升语文能力。在《烟台的海》这篇课文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体验烟台的四季海景,学习文章的叙事结构,感受辞藻之美。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七课《烟台的海》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生动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烟台人民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文章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而且介绍每一季节的海结构相似、内容相近。所以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我爱海     
耳旁是经典歌曲《大海啊,故乡》,使我对海的向往充满着浓厚的梦幻色彩。而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也给了我无限遐想,让我第一次深刻地接触到"海"这个词。接下来的接触也逐渐频繁起来,高尔基的《海燕》、普希金的《致大海》……看了这些关于海的文学作品,我也对海产生了一种浓浓的向往。  相似文献   

11.
<正>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应该如何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适时训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我在《烟台的海》这篇课文的教学中,不断寻找有效教学的切入点。一、有声有色,在欣赏中感知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中描写冬天的海这段话,再想想画面,把这幅画读到脑子里去。生自由朗读。师:这幅画在脑子里有了吗?清楚了吗?如果还没有,就再读读。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练习《我爱大海》。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本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养成思考、感悟、总结的习惯,在师生互动中受到启迪,从而达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孙定康 《贵州教育》2012,(23):32-34
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本真"?应该是让学生细读文章,品味语言,揣摩意境,应是去掉非语文的内容,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在语言上下功夫,从而使工具性人文性相得益彰。由此,我萌发了以《荷花》教学设计案例来探讨阅读教学怎样体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为此我选了《语文报》2006年12月10日出版的"教材研讨"《荷花》教学设计教案进行评析,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供借鉴的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4.
哲学课堂,奏响“生活化”的乐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灵 《考试周刊》2011,(91):156-157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也应该做到"源于学生生活"、"立足学生活动"和"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做到树立"基于生活"的教学理念,贯彻"通过生活"的教学策略和实现"为了生活"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兴趣,体验生活,提升认识,回归生活,运用知识,使哲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更好地赋予哲学课堂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气味。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创设情境一时成为许多教师追求的"时尚",然而,在这些"热闹花哨"的情境中,究竟有多少产生了实效?因此,应该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相似文献   

16.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作者重点介绍了海底光线、声音、动物、植物、矿物等方面的知识。教学时我紧紧抓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重点词语采用“自学——导读——训练”的方法,体现教学思想。一、自学——立标见疑自学是学生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的学习阶段,教师应给学生创造自学机会,激励自学情感,教给自学方法。 1.激发兴趣《海底世界》一文。生动、形象地为孩子们揭开了海底世界之谜。教学时,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出示海底图,巧设疑问:“同学们已学过了《大海的歌》、《珊瑚》等课文,认识了大海的美丽、壮观。那么,波涛澎湃的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它们有哪些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呢?同学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一、乐意在丰富的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体验音乐 的表现力。 二、欣赏乐曲《海浪的嬉戏》与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片段《暴风雨》,感受大 海的变幻多姿,体验热爱大海的感情。 三、能用亲切柔和、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体会并表现 出歌曲所蕴涵的深情。 四、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尝试用声势、律动、演唱、朗诵等形式创作表 现大海。  相似文献   

18.
张辉 《现代教育》2013,(5):85-85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新课程倡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的一切环节都要围绕"主人"而设计,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课程标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得以实现,获得体现。那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呢?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