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从妈妈生病,爸爸悉心呵护这一平实朴素的日常小事入手,描写父母之间平凡普通的生活点滴,揭示作者对真爱的理解和感悟。文字朴素但内涵丰富,意蕴深厚。让学生理解"爱如茉莉"这一主题,是课文教学的关键,也是难点。为此,我展开三重对话,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追问心灵深处的真爱到底为何物。一、对话茉莉,挖掘真髓  相似文献   

2.
彭连华 《考试周刊》2012,(83):41-41
教学目标:精读课文6—18自然段,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真切体会真爱必须付出真心。教学重难点:抓文眼,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感人的亲情;抓细节,感受本课描写特色。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前导学:那株茉莉平淡无奇,为什么妈妈说真爱就像茉莉,你从课文哪些细节中感受到"爱如茉莉",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朴素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细节中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深厚的真爱,理解爱的内涵.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力求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及生活中懂得爱、学会爱、表达爱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都蕴藏着感人的细节,抓住这些细节进行品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爱如茉莉》一课,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语言细节、动作细节、情感细节,走进人物内心,引发情感共鸣,升华爱的认识,品味父母间平淡深沉而又令人回味无穷的真爱。  相似文献   

5.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最突出的表达方法是通过细节描写,在字里行间揭示什么是真爱。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细节的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  相似文献   

6.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最突出拘表达方法是通过细节描写,在字里行间揭示什么是真爱。2口何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细节的网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奎是课文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妈妈的小事,赞美了父母之间如茉莉一般平凡朴素的爱. 林珊老师执教的<爱如茉莉>,曾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课堂教学总决赛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析】《爱如茉莉》是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自己父母之间的一组组生活小镜头:生病住院的母亲叮嘱自己为出差归来的父亲煮一碗水饺,父亲顾不得吃一口水饺而“直奔”医院,病房里父亲紧握着母亲的手而母亲则露出了恬静的微笑……作者通过这些看似普通平淡的生活小镜头,让我们感受到了主人公之间那茉莉般的真爱。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品读文章的细节,感受主人公之间的真爱;课文的学习难点是:在作者的笔下,父母之间的真爱为什么如茉莉一般。针对文本的特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  相似文献   

9.
文本解读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全文以父母之间平淡无奇却又真真切切的相亲相爱为内容,以"我"对茉莉花前后不同的感受为线索,对父母在病房中相互关爱情景进行描写,引人人胜。此文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了父母间温柔、细腻的感情,一个个生活细节、一个个细小的动作、一句句看似平淡的话语、一个个微妙的眼神……传递着茉莉一样淡淡的真爱。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品读,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理解爱如茉莉的内涵。2.初步学会捕捉细节来表达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片段):一、自主品读细节,感受爱如茉莉1.指导品读师:是呀,爱茹茉莉,它流淌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同学们,这篇文章需要我们静静地用心灵去阅读,去关注细节。  相似文献   

11.
<正>《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美文。它从儿童的视角,用清新、朴实的语言,用平淡无奇、无声无息的生活小事,诠释了父母之间成人的真爱。课文用茉莉作比,用细小的生活细节表现,乍一看,易于学生感悟。其实不然,因为这种爱毕竟是成人之间的异性之爱,这在今天看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浪漫气息,连"我"这个小孩子在文中开头不也是"这也叫爱"的感慨吗!因此,要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绝非易事!特级教师薛法跟老师在他的《备课:善于  相似文献   

12.
正《爱如茉莉》一文描述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爱,一如平淡无奇的茉莉,洁白纯洁,素雅温馨。本课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细节的品味,领悟为什么妈妈说"真爱如茉莉"。一、巧抓细节"品"真爱《爱如茉莉》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那简单、平淡的动作和话语,那淡淡的神情,都犹如一朵朵茉莉幽幽绽放,最终产生爱如茉莉、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爱如茉莉》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了父母间温柔、细腻的感情,文中一个个生活细节、一个个细小的动作、一句句看似平淡的话、一个个微妙的眼神……都传递着茉莉一样淡淡的真爱,却经久不息。此文可谓“生活现真爱,细节谈真情;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引导学生关注细节,画下充盈着真爱的字词句,  相似文献   

14.
张晖萍 《考试周刊》2012,(51):53-54
引言: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倡导探究性的、自主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与文本真正对话,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批注式阅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课堂写真:《爱如茉莉》第三段教学片段师:课文的第三段,作者着重通过细节描写,在字里行间揭示了什么是真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细细体会,  相似文献   

15.
《爱如茉莉》是一个散发着茉莉般清香的真情故事,一处处感人的细节描写流淌着至真至美的爱,使人情不自禁地被感染、被打动。“我”——映儿,最初对淡如茉莉的爱不以为然,可是经历了妈妈生病住院这件事。特别是亲眼目睹了病房里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那一幕动人情景,内心受到震撼,再听到爸爸妈妈互相照顾的朴素话语,“我”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相似文献   

16.
王睿 《广西教育》2013,(29):61-61
开放性练习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载体。开放性习题作为语文教学的新题型,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式的题型而言的,但不是说传统的题型不重要,而是我们知道学习不只是能理解、能记忆,更重要的是对思维习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课文《爱如茉莉》是一篇以爱为主题的文章,全文字里行间弥漫着真情,充满着真爱,是一篇传递爱的好文章。与课文配套的练习册上有这样一道开放性的习题:  相似文献   

17.
《爱如茉莉》是国标本苏教版第五册第16课,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读之顿觉一股清新、芬芳之气扑面而来。全文以父母之间平淡无奇却又真真切切的相亲相爱的细节描写为内容,以“我”对茉莉花前后不同的感受为线索,形成了绝妙的构思,引人入胜,也令我们对“爱”有一种新的感悟。以下是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一、创设情境,触摸真爱1.(由轻音乐《好一朵茉莉花》引入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记得哪些写花的诗句?学生交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茉莉花。齐读课题。(1)(媒体出示:缠绵徘恻莫名其妙平淡…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小学语文培训资源系列》五年级下册的光盘中,有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杭州"全国小学语文‘情感型语文’课堂教学观摩会"的一节阅读教学课——《爱如茉莉》。薛老师以词语导入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抓住细节",感悟文本,逐步体会父母间的真爱就如茉莉一般平淡无奇——那让人回味绵长的爱。再次一睹名师风采,获益甚多。【片段一】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文章,你会读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生读:平淡无奇、缕缕幽香、弥漫、洁白纯  相似文献   

19.
【教材简析】《爱如茉莉》是一篇语句平实但又感人至深的记叙文。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心急如焚地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芳香怡人。文章笔触细腻,选材典型,文中通过一些看似平淡却感人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如茉莉般淡淡的温情,浓浓的挚爱。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芳香无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平淡无奇的真爱。”既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