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的10余年,中美中三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各具特点。总体上看,日本的现实表现最差,而美国与中国则属于“优等生”。这种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力量对比关系的演变使三大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态势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美国仍能维持竞争中的“老大”地位,日本却在竞争中暂时陷于被动。无论是从时代潮流还是从各方的战略需求看,巩固和推动中美日三边合作,实现互利是历史的必然,合作大于竞争,机遇多于挑战,应是对本世纪三大国间经济竞争关系总体发展态势的恰当描述。  相似文献   

2.
地缘经济学一般而言是研究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但中印两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已基本脱离了传统战争威胁,有能力追求地缘经济战略,因此可用地缘经济学来研究中国-东盟-印度之间的关系。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地理位置上横亘于中、印之间,对两国均有重要的经济、政治战略意义。用地缘经济学竞争理论分析中、印两国在贸易、次区域合作组织、能源、金融等方面的博弈,从地缘经济外交与防御、从竞争中寻找合作机遇、建立中国-东盟-印度合作新平台三个纬度提出应对方法,对中国发展和提升自身的经济安全,迎接其他国家的挑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能源合作是发展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领域,双方合作既有曲折又有成就。从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能源合作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能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日贸易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双边贸易关系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及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为进一步扩大中日双边贸易创造了机遇。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使中日双方的经济互补关系得以充分体现。但中日贸易关系和现状喜中有忧,两国贸易磨擦频发,日本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等都影响着中日双边贸易的合作与发展,两国唯有不断增加沟通交流,加强协调协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进一步挖掘、深化合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才能实现贸易繁荣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5.
材料一:2004年5月17日,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北京签署了中哈两国关于在油气领域开展全面合作的框架协议。这预示着中哈两国将加快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中哈能源合作的重点是共同铺设一条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阿特劳,东至新疆的阿拉山口,全长  相似文献   

6.
一是能源问题介入,成为中日双方考量的新因素。20世纪60年代末之前,中日在钓鱼群岛一线的博弈尽管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但能源因素从未真正进入双方的视野。然而诚如前文所述,此后随着对钓鱼群岛附近石油的预期、两国经济的能源需要以及国际能源状况的波动,能源问题成为中日两国需要面对的新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这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目前被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自第八次新课改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我国的中学历史课堂中被广泛运用,它"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传统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探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悠悠岁月,留下难忘的记忆。其间虽然有一段不愉快的经历,但自1972年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从而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与此相应,1974年双方签订了政府间贸易协定,1978年又签订了中日长期贸易协议,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并从一般进出口贸易发展到现在包括贷款、投资、技术、援助等全面的经济合作,对发展两国睦邻友好、繁荣经济、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此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际,面对世界区域经济态势,探讨中日经济合作前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的转折性变化,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中心的两极体系这种  相似文献   

9.
高教体制改革中如何理顺政府与高校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可以说是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最深刻的一场变革,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在这一变革中,政府与高等学校的关系正在发生一种缓慢的然而却是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某些变化已反映在中国近几年制定的法律当中,还有一些变化虽然还不太确定,但也已触及到了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一、高教体制改革中政府与学校行政关系向法律关系的转变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从法律的角度看就是一个权力如何分配以及这种权力如何行使的问题。从上…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背景下,能源合作作为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合作的“主轴”,将持续推动双方关系提质升级,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面对全球产业链格局变化,中沙两国深化能源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概述了中沙能源合作的基础与现状,分析了中沙能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共同维护中东局势稳定,拓展中沙新型清洁能源合作领域等方面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促进中沙能源合作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合作是提升综合人才培养实力,适应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走向。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在环首都经济圈,而廊坊市位处环京津、环渤海的“双环”区域,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新型的人才培养,提升城市科技实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上海合作组织是21世纪初建立的第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在加强地区合作、维护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前景来看,面临着不同层次的挑战。随着中国、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相互间战略关系的全面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是我国教育的核心问题,理清素质教育与减负、能力、创造性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对于我国21世纪的教育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形式上的减负不会有利于孩子们的能力、创造性的培养,因为竞争是绝对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键是如何调整竞争的时间表,改革我国的教育教学体制以及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从制度上寻找根源,这才是素质教育的中心。  相似文献   

14.
面向21世纪,面向世界,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指明了方向,即坚持和平崛起的道路,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下,既参与全球化又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靠对外扩张和军事对抗崛起,而是在市场竞争中与各国实现合作与共赢。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加入WTO就意味着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竞争,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将面临一个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这既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又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首先解决好教育观念和教育意识的前瞻性,才能适应21世纪的要求,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非洲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保持良好关系,这主要得益于中国长期不懈地在非洲的软实力方面的建设,包括无偿经济援助、平等友好的外交政策、中国文化和经济建设经验的吸引力。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非合作的范围更加广泛,政治上互信增强,中非关系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建设也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在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程中,更要积极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主动性。而从现阶段的高职教育发展状况来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处于政府有政策难落实、学校积极性高难推进、企业想参与没动力的尴尬境地。因此,在实践和教学过程中重新去认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这三者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关系,建立符合学生、学校、企业三方互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已六十年,在中巴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始终保持友好合作关系。新世纪中巴两国合作是在传统政治友好关系基础上进行的更全面、广泛的合作,其特征是以政治、军事战略合作为主,带动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经贸发展和文化交流反过来巩固双方的政治关系。目前两国合作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双方应在友好关系的基础上,在21世纪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更深层次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的和谐世界理论是指导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指导思想。根据胡锦涛和谐世界的理念,笔者提出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变竞争为合作,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通过卓有成效的对外能源合作解决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可以分两个步骤,首先建立区域能源联盟,在此基础上同美国、欧盟建立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具体可通过成立超级大型石油股份公司,由不同国家的石油公司共同投资入股,共同开发、分配、购买、运输石油,从而平抑石油价格,保障能源安全。具体制度设计包括:成立能源部,下设对外能源合作司;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公司化运营模式;建立国际石油区域联盟制度,进而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制度;建立能源合作的信息公开制度。通过以上制度,中国、美国、印度、日本、欧盟等形成一个巨大的战略利益集团,有利于世界经济长期平稳发展及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育技术起步较晚,大部分理念和技术都是从国外引入并逐步加以本土化的。国际交往对于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作为我国首次全方位关注教育技术国际交往的研究,其意义就更为重要。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当前的主要途径有国内师生出访交流,国外学者来华作报告、进行合作交流,对国外学者进行专访对话,学者赴外参加国际会议或国内举办国际会议,以及翻译国外著作等。10年来,随着国际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其研究越来越广泛并走向深入,主要集中在学科发展、远程教育和学习模式等10个领域。这些国际交往使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研究领域得到拓展,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和规范。评估10年的国际交往,今后更应加强实质性合作研究,提高交流实效,重视国际项目合作,避免停留在表面或流于形式,要以一种平等合作、批判性、包容性的态度进行国际交流和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